標籤: 水稻
玉里地區水稻育苗場通報疑似秋行軍蟲危害,經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會同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現勘後確認為秋行軍蟲,國內秋行軍蟲的寄主植物,新增「水稻」一項。專家表示,秋行軍蟲無法在有水的稻田裡生存繁衍,這次花蓮發現的稻苗嫩葉為秋行軍蟲所啃食,是仍在覆土的盆苗階段,秧苗還沒種到水田裡,所以稻農不必過度擔心。
花蓮縣水稻近來好發稻熱病,包括玉里鎮、光復鄉等鄉鎮總計2千多公頃田區均有罹病,普遍發病原因與近來氣溫變化大及濕度高有關,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罹病嚴重者多是位於靠山不通風、濕度高的田區,特別又與農民習慣下重肥有關。
對於農業生產來說,若能透過科技預測各項可能發生的問題,便能提前著手預先防範,一舉降低農損,更可能藉此提高銷售,像是日本農研機構新開發的焚風預警系統,便可減少水稻災損。另外近期日本也發現可透過近紅外線糖度感測器進一步預測蘋果褐變,兩項技術的運用便是最好的例子。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因此自日本引進省工機械,建立有機水稻自主育苗流程,育苗過程中「浸種催芽」時間可從7至10天縮短至2天,稻穀發芽率則可達9成,幫助農民穩定生產有機水稻栽培所需秧苗。
清明節前後氣溫回暖、雨水增加,是水稻稻熱病容易發病的時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民適時施藥防治,並且,由於雲嘉南產區水稻將進入孕穗期,農民陸續開始施用穗肥,也建議農民合理化施肥,避免因氮肥過量使植株組織柔弱,降低抗病性。
負泥蟲過去是臺灣水稻五大害蟲之一,在國內水稻栽培廣泛使用化學藥劑後,發生情形已大幅減少,但迄今臺東縣東海岸及北臺灣尚可見其危害。今年1月氣溫較高,部分負泥蟲提早甦醒,臺東縣長濱鄉田區已發現其族群密度較往年增加。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醒,太早插秧有機會使水稻幼穗分化至抽穗期間遭遇低溫寒害,發生稻穀不稔實情形,即俗稱「空包彈」,影響稻穀產量,花蓮地區適合插秧期間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宜蘭地區為2月中旬至3月中旬,切勿過早插秧。
臺東老農謝美國以有機水稻「高雄147號」拿下日本「米.食味分析鑑定競賽」金賞大獎,具日本米食味鑑定士證照的米商簡碩宏表示,謝美國的參賽米具有濃郁的米飯「回甜」香氣,繼之才帶出淡雅的芋頭香,咀嚼後吞嚥入喉,還有「少見的滑順感」,而受到評審青睞。
12月1日這一天,臺東池上鄉產生一名巨星,突成為全國知名人物,他種的米今年在日本獲得金賞獎,僅以2票之差,輸給了北海道的農夫,打破紀錄外,消息傳回台灣,更讓農業界驚訝,頻問他的米真的這麼好嗎?
高雄148號以抗病性強為其主要特色,對抗稻熱病、飛蝨病等病蟲害的能力不錯;同時,也耐貯藏,比起台稉9號的冷藏3個月不改變品質,它可以冷藏4個月,米質不改變。抗病力較高,且更耐放一些時間,是高雄148號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