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提早甦醒 臺東水稻負泥蟲族群密度較往年高

負泥蟲幼蟲正在啃咬水稻葉片(圖片提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負泥蟲過去是臺灣水稻五大害蟲之一,在國內水稻栽培廣泛使用化學藥劑後,發生情形已大幅減少,但迄今臺東縣東海岸及北臺灣尚可見其危害。今年1月氣溫較高,部分負泥蟲提早甦醒,臺東縣長濱鄉田區已發現其族群密度較往年增加;由於東海岸地區鼓勵農友友善環境耕作,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民加強巡田,發現害蟲將其掃落田土,即可收防治之效。

負泥蟲又名稻葉蟲、稻泥蟲,因其幼蟲會將排泄物覆蓋其身上,農民又俗稱「揹屎蟲」。負泥蟲常見於東海岸靠山邊濕冷田區,其成蟲多在稻田附近禾本科植物草叢中休眠越冬,翌年春季感受到溫度回升,便飛入田中稻株葉片上取食並交尾產卵。一般負泥蟲2月中旬起飛入田中產卵,3月中旬幼蟲密度便會達到高峰,但臺東農改場發現,今年負泥蟲族群密度比往年還高,推測是因為今年1月氣溫較高,部分負泥蟲提早甦醒所致。

入春氣溫回升,負泥蟲成蟲即飛入田間交尾產卵。(圖片提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負泥蟲的成蟲、幼蟲均會取食水稻葉片,其取食葉片上表皮及葉肉,殘留下表皮呈現白膜狀長條食痕,故當族群密度高時,田中水稻便呈現一片白色枯乾被害狀;稻株葉片若嚴重受害,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可能使水稻抽穗期延遲4至5天,穀粒充實不飽滿,影響產量。

目前長濱地區水稻約插秧後1個月,大部分田區尚未進入分櫱盛期,稻秧葉片正柔嫩,極易受負泥蟲啃食,啃食嚴重可能影響水稻分櫱。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林駿奇表示,負泥蟲危害水稻以幼蟲影響最大,幼蟲約5至7公釐大小,體型呈黑褐色洋梨形,若發現每欉水稻密度有2至3隻,田間稻作危害達10%,就應採取防治措施。

稻葉被負泥蟲啃食,呈現白膜狀長條食痕。(圖片提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進行有機、友善栽培農友,可以將田水放乾,在早晨露水未乾、幼蟲出來活動時,即以掃帚或動力噴霧機撥弄稻欉,將葉上幼蟲掃落田中,林駿奇說,若田中蓄水,幼蟲掉落水面,可能飄到植株繼續危害,但若是落在乾的田土上,幼蟲一般就「爬不起來了」;如此每天1次,連續操作3、4天,防蟲效果即可達95%以上。

若是要施用化學殺蟲劑,有機磷類殺蟲劑如撲滅松、芬殺松,以及氨基甲酸鹽類殺蟲劑如加保扶、納乃得等,均對防治負泥蟲有效,但考量人體健康,建議使用毒性較低的9%培丹粒劑(20公斤/公頃)即可。

農民以竹竿撥弄稻欉,將葉上幼蟲掃落田中。(圖片提供/臺東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