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非洲豬瘟
有關昨(30)日媒體報導有貨運業者接到自中國大陸透過航空快遞寄送來臺的活蟹,疑似有非洲豬瘟防疫漏洞一事,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今(31)日指出,活蟹、死蟹,均不會傳播非洲豬瘟,也不是應施檢疫之動物品目,輸入時不需向防檢局申報檢疫。
喜歡跨國網購的民眾注意了,為防堵非洲豬瘟,今立法院三讀通過《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34條修正草案,若輸入需要檢疫的物品,一律只能使用快遞,不得選擇郵包寄送。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解釋,跨國快遞皆要在桃園機場經檢疫犬、X光掃描,可統一控管,降低引入動物傳染病風險。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通報,天津海關21日在天津恩彼蛋白質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豬血球蛋白粉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由於該公司官網提到其產品會出口至南美、東南亞、臺灣、日韓等地,引發外界懷疑這批豬血球蛋白粉可能已流入臺灣。農委會防檢局稍早澄清,根據相關檢疫法規,中國的豬血球蛋白粉禁止輸入我國,查詢今年至今的輸入資料,也沒有發現來自天津恩彼蛋白質的產品紀錄。
今年8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短短4個月已擴散至23個省份,為避免非洲豬瘟進入國內影響千億養豬產業,今日進行首次全國非洲豬瘟防疫演習。行政院長賴清德指出,若國內不幸發生疫情,應優先在疫情發生地的豬場就地掩埋,而非運送至焚化爐,避免疫情擴散風險。專家提醒,應先就地焚燒再掩埋,避免病毒存留在病死豬體內,若野生動物挖出死豬,疫情將會持續擴散。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升溫,農委會呼籲中國依循「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通報疫情,且宣導來往兩岸旅客禁止攜帶肉製品。另外,針對網購商品贈送違規肉製品,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表示,中央將組成跨部會小組,不排除修法或立法擬定規範作業。
臺灣豬飼料原物料幾乎全為進口,面對非洲豬瘟的威脅,有專家提醒注意豬飼料中以由豬血製成的營養添加物「血漿蛋白」所帶來的疫病傳播風險。中國在爆發非洲豬瘟後,已於9月中旬全面禁止血漿蛋白用於製造飼料,農委會則表示,目前臺灣進口的血漿蛋白來源為美國、加拿大,不只來自非疫區,還要經過現場查廠才能輸入,風險控管嚴格。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擴散,農委會這個月開始率先稽查全國2,045家廚餘養豬場,發現有66場未具有廚餘蒸煮設備,僅300多家蒸煮廚餘的方式有達到環保署標準。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加溫,農委會今在行政院指示下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主持第一次跨部會聯繫工作會報。由於春節是兩岸往返高峰期,賴清德除要求各部會加強邊境檢疫,12月26日將舉辦全國演習,模擬非洲豬瘟傳入後撲殺處理流程,另要求農委會安排金門小三通、農場防疫行程,親自視察,「要將病毒阻絕於境外」。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延燒,為防堵旅客或不肖業者走私疫區肉品進來臺灣,農委會修法提高罰則,最高罰鍰提高到100萬元,該法上週五(14日)生效,但經過一個週末發現旅客攜帶肉品違規入境並無趨緩跡象,截至16日止仍有41起違規案件。
旅客攜帶肉品闖關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本月1、2日攔截桃園機場入境旅客自重慶攜帶臘腸,自哈爾濱攜入紅腸,經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我國自9月開啟非洲豬瘟邊境防疫以來,共計攔截319件肉品,且已累積5件檢出非洲豬瘟病毒。農委會今進一步發簡訊通知全國民眾共同防疫,切勿攜帶肉品入境,保護國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