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特寫】防堵非洲豬瘟看眉角,飼料跟載運車輛潛藏防疫風險

文/林宜潔 首圖攝影/黃世澤 攝影/黃世澤
臺灣豬飼料原物料幾乎全為進口,面對非洲豬瘟的威脅,有專家提醒注意豬飼料中以由豬血製成的營養添加物「血漿蛋白」所帶來的疫病傳播風險。中國在爆發非洲豬瘟後,已於9月中旬全面禁止血漿蛋白用於製造飼料,農委會則表示,目前臺灣進口的血漿蛋白來源為美國、加拿大,不只來自非疫區,還要經過現場查廠才能輸入,風險控管嚴格。

豬飼料暗藏風險,中國禁止血漿蛋白用於飼料

全臺防堵非洲豬瘟,除在邊境持續禁止從境外攜入肉品,國內廚餘養豬場落實確實蒸煮廚餘達到殺菌溫度,或改用乾料餵食以外,明天(26日)將於屏東進行防疫演習。另有防疫專家指出,豬飼料亦是值得注意的防疫熱點。

目前國內許多企業化大型養豬場已全面改用植物性蛋白質飼料餵食,但是在小豬階段,仍有不少中小畜牧場為了營養添加,會給予含有動物性蛋白質營養添加的飼料。這些動物性蛋白質的來源,主要就是來自屠宰場豬隻血液的副產品,比如「血漿蛋白」。

「血漿蛋白主要是給小豬補充動物性蛋白質,比起植物性蛋白質成本也較高。」國立宜蘭大學生物科學與動物科學系教授林榮信解釋,血漿蛋白適合在小豬時期當作營養添加物,過去也被當作屠宰場廢棄物(豬隻血液)循環利用的一環。

受到非洲豬瘟爆發影響,今年9月13日,中國農村農業部已發出公告,所有飼料企業禁用血漿蛋白。

林榮信也說明,受到動物傳染病盛行,國內也有愈來愈多養豬戶標榜自己的豬是「吃素」(植物性蛋白質)的,甚至也有添加更高成本魚粉的飼養方式,但仍有畜牧場會使用添加血漿蛋白的飼料。如果是血漿蛋白來自非疫區當然沒有問題,反之如果來自疫區,會大大提高防疫風險。

監控豬飼料原物料也是防堵非洲豬瘟重要的一環,其中常添加於小豬飼料的血漿蛋白原料為豬血,防疫不可不慎。

農委會:血漿蛋白經查廠才能輸入,中國為疫區,動物性蛋白禁止進口

主管國內畜牧飼料的農委會畜牧處牧場管理科科長林瑞蓬指出,目前國內動物飼料原物料以進口為主,以豬飼料為例,主配方八成由玉米粉、黃豆粕組成,其它則是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油類,也有一些會添加血漿蛋白粉、肉骨粉等。

根據農委會統計,去年1月到今年7月底,從中國進口的飼料原物料約有1.5萬噸。「中國進口的原物料主要都是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林瑞蓬強調,中國是動物疫病的重點疫區,「中國的動物性蛋白質受到檢疫規定,禁止進口。」

農委會防檢局局長馮海東則說,目前血漿蛋白粉主要的進口國為美國、加拿大。「血漿蛋白粉管制嚴格,進口來源不只是要非疫區,還要經過現場查廠,確定製程,才能進口。」

林瑞蓬表示,臺灣製造的飼料,一天含畜產加水產總量大約有2萬多公噸,一年約有750萬公噸。玉米一年就進口將近400萬公噸,主要來源是美國、阿根廷、巴西等地。動物性蛋白質相關的肉骨粉等,最大宗來自澳洲、紐西蘭等非疫區。

至於中國的動物性蛋白質是否會有藉由轉口貿易,輾轉進入臺灣的情況?林瑞蓬則表示,就算是轉口貿易,還是會寫原產國,一切依照規定,只要是疫區的動物性蛋白質就不能進口。

飼料車與載運車須經嚴格消毒,雲林明起禁廚餘養豬

非洲豬瘟在歐洲一年傳播的速度是100公里,在俄羅斯則已有11年但控制得當,並未全面擴散。8月進入中國後卻迅速蔓延,最主要就是並未妥當消毒豬隻相關人車,透過如飼料車跟載運豬隻的車輛移動,才讓病毒四處傳播。

馮海東指出,目前已建議畜牧場把飼料儲槽放在圍牆邊,防止飼料車在各場之間移動可能造成的病毒傳染。他說明,如果畜牧場設備較老舊,必須讓飼料車進入畜牧場補料,則一定要使用四種經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可的消毒劑,對飼料車輛全面消毒。

防檢局建議畜牧場將飼料儲槽移放在圍牆邊,避免飼料車進入畜牧場,減少疫病傳播風險。

他表示,這些消毒藥物早就在畜牧場廣泛使用,只要業者要徹底做好消毒,消除非洲豬瘟病毒沒有問題,包括載運豬隻的車輛都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徹底做好生物安全的防治。

為防止廚餘養豬成為非洲豬瘟的防疫黑洞,雲林縣也首開全臺第一槍,今午宣布明天起全縣禁止廚餘養豬,並將配合中央辦理豬農離牧或補助轉型飼料養豬。

花蓮壽豐鄉發現死豬堆疊,檢體今急送家衛所

另外,接獲民眾通報,今在花蓮縣壽豐鄉一處橋下發現遭人棄置死豬,已由花蓮縣政府動植物防疫所派員進行消毒採樣,防檢局主任秘書鄭純彬表示,今天已經急件將檢體送到家畜衛生試驗所,化驗結果如出爐將盡快向各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