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雙年展】身土不二──凝視美術館內毒豔的河水污泥之後

文/諶淑婷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從一張地圖開始,台南社區大學在今年雙年展的展出,要讓觀看者從典雅明淨的臺北市立美術館踏上污染廢土。這一步是某些人的金錢利益,下一步是當地人的眼淚,踩裂的是我們這一代守護環境的承諾。

臺南市有多條溪流,由南而北有二仁溪、二仁溪支流三爺溪、竹溪、台南運河、鹽水溪、鹽水溪支流柴頭港溪、嘉南大圳排水、鹿耳門溪、曾文溪。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多年前剛接觸二仁溪時,溪水是黑色或橘色,三爺溪還飄著夾帶酸味的惡臭,溪邊堤岸有各種電子廢棄物。

本應清澈的溪水成了臭水溝,應該孕育生命的流水行經之處沒有生物能存活,然後直接流入海洋。臺灣河流問題污染嚴重,由環境運動學者黃煥彰帶領的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多年來監督地方污染與開發案,他們透過影像記錄、採樣、分析,揭示環境被殘害的真實樣貌。

晁瑞光,《土地的臉譜》。此作品展示於2018年台北雙年展,透過畫面呈現出臺南魚塭所遭受到的汙染,每種顏色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成分。

台北雙年展此次展出的《臺灣之醉》,是「臺灣之最」,也是「臺灣之罪」。地圖標示的是小組成員長年關注的環境事件,也是他們的憂愁與惡夢。例如在臺南市安清路以焚化爐爐渣、污泥回填的魚塭,空拍出一個洞一種顏色,代表不同的污染源;或是因為生活在長期被偷排放有毒廢棄物的有毒埤塘而導致全身發綠的福壽螺。明明任何人都看得出來有問題,政府和業者卻堅持沒問題──為這段歷史作證的,便是那一瓶瓶裝罐的受污染廢土。

這塊土地被污染的不只是水,還有土,以及其上生長的植物。採集藝術家林芝宇在山林採集野草時,走入了一條產業道路,等待她的不是滿眼翠綠,卻是枯黃一片,緊鄰在旁的野溪上竟還飄著一隻死螃蟹。人貪圖方便隨意對土施毒,毫不在意順手毀了其他生命。

土地不會說話,從土裡長出的生命就是它的語言,林芝宇決定為土地煮一鍋茶,開著貨卡,走遍臺灣,採集雜草。但她很快就知道,這些雜草一點也不雜,它們有自己的名字,就算是從人類角度出發好了,也有煮茶、治病、料理等功用,根本是天生我草必有用。

摻雜在不同植物中一起生長、充滿生命力的雜草,是自然生態豐富的多樣性基礎。每片土地都有自己的草相,煮出來的茶也有無法被復刻的獨特風味,林芝宇從採集、曬乾、調配到煮茶的過程中,以五官感受雜草在各階段的香氣與觸感變化,那是土地給人類的天然配方,連她也無法預料下一鍋雜草茶味道會是如何,她能做的就是將每一號茶,以利用雜草根部製成的「草根筆」寫下配方簡單記錄。至於茶湯入肚後,會帶給人體什麼變化,就要個人去仔細感受了。那是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滋味。

林芝宇也發現,越來越多農民不再欲除雜草而後快。雜草可以保護田地、果園表土,不易被雨水沖刷而流失。她在推動草生栽培的友善耕作農地裡,觀察到豐富草相,生態比一般慣行農法或使用除草劑的農地豐富許多。

「雜草稍慢」之城市採集。

像這樣的農家智慧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這次雙年展所展出的陸季盈的日記,除了日常生活,極大部分是耕作筆記,從施藥與施肥種類、用量、降雨量到收成紀錄,鉅細靡遺。

臺灣人並不熟悉這位臺灣農夫。1916年出生的陸季盈,從1933年7月13日開始寫日記。那一天,他以日文寫下:「決定今天開始要寫日記了。」除了1944年因戰爭暫停書寫,直至2004年過世前,他都持續以文字為自己與這塊土地留下紀錄。在長達71年的日記裡,他寫下了日治時期至21世紀網路時代間的常民生活變化。

接受過日本基礎教育的陸季盈,剛好處在日本於殖民地推廣現代化農業改良技術的時代,他在高雄橋頭種過稻、甘蔗、鳳梨等不同作物,每天記錄天候、土地、肥料等工作方法的改良研究,這些作法或許比現代農夫還用心。戰爭結束後,他成為培育農村子弟的「四健會」的輔導員,改以中文簡單條列記錄。

說起來,陸季盈是跨時代的「科學農夫」吧!他的日記中,還將降雨量、植物病蟲害、收成的量化紀錄等,作成圖表比對呢!這讓我想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農業歷史紋理的《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這本書由臺灣農業推廣學會策劃,曾擔任文字記者的楊鎮宇撰寫。

楊鎮宇在書中寫道,如果不是《食.農》,他不會知道自己童年每天上下學經過的新社農藥種子行,其實大有來頭,這家店費心地保留及販售在地品種;也不會知道學校附近那間黑黑舊舊、上頭寫著「采田福地」的老房子,其實是平埔族竹塹社人的祖祠,奉祀竹塹社七姓歷代祖先,且由清乾隆皇欽賜興建,全臺僅只一家,是竹塹社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見證。

陸季盈於耕種筆記中記錄1961年第二期水稻管理法。

如果不是寫作讓他爬梳臺灣農業70年歷史,他不會知道自己從小生活的社區就有珍寶,而這本書所談的,還包括人與食物的關係,為什麼臺灣人從吃米吃番薯,變成愛吃麵條麵包,那不只是個人飲食習慣轉變,還包括文化認同、營養科學、國際貿易等因素,以及戰後政府推動以農養工政策,犧牲了農業,卻沒有規劃出下一步臺灣需要什麼型態的農業;而在國際貿易壓力,逐步開放國外農產品進口,更是臺灣糧食自給率逐步下滑的主因。

陸季盈的日記與《食.農》,讓我們不是從零開始摸索認識臺灣農業,然而,前人的思想與行動積累,我們又該如何承接與開創?「吾人日進三餐,誰云與農業無關」,從飲食而起,對農業、土地錯綜複雜的連結與問題不再迴避。或許,我們可以先走訪一條離家最近的河川,蹲下來看看平時毫無知覺踩踏的雜草,提筆記錄下自己與環境的簡單互動,慢慢地,從思考到行動,填補起與食物、人與土地、人與文化、人與人的疏離和斷裂。

延伸閱讀

【2018台北雙年展】與藝術共熬一鍋雜草茶──「後自然」策展人吳瑪悧專訪

相關資訊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展期:2018/11/17~2019/3/1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官網: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