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鄉間小路5009
無花果
含膳食纖維與鈉、鎂、銅、鉀、鈣、磷、錳等礦物質,葉酸及各種維生素、胺基酸。
產
有「生命之果」之稱,產季為每年六月至十二月,臺灣各地皆有農民投入種植。品種眾多,其中以「波姬紅」最常見。無花果之名,源自它是隱頭花序,果實內絲狀部分即是花蕊。
當初,「森之形」的好朋友柏璋,才聽到我正到處訪茶,居然就能立刻介紹小白大哥給我;大哥的岳父就是茶農,在苗栗銅鑼種茶,更精確的地點是九華山。
據說,那裡原先整片茶山景色,因土地徵收,現陸續開發成科學園區。
雖說如此,有些茶農用被徵收的錢買了旁邊的地,繼續種茶。聽說有些則趁園區尚未移除原先的茶樹,禁止開發、無人進入期間,私下還是會偷偷回去採茶。
我們約好一天,正式拜訪小白大哥的岳父,巫先生。
澎湖以玄武岩地形著稱,海岸周圍多是險峻岩壁。
百萬年前海底熔岩迅速冷卻收縮,使岩體形成多角柱狀的陣列,稱為柱狀節理。無論是直的、彎曲的還是傾斜的,柱狀節理經過長期風化、海蝕作用,形成澎湖列島獨特地景樣貌,也造就了不少經典觀光名勝。像是遊客必訪的「大菓葉柱狀玄武岩」,是日治時期為了連接西嶼和馬公之間的海上交通,在大菓葉海岸建設碼頭期間,意外挖掘出來的奇景。
從暖暖車站往源遠市場的公車已經滿載,全是目測七十歲以上的長輩──是一輛萬歲公車。到站時,除了我們,還有一位身穿紫金湖人隊配色的阿嬤下車,兩手空空、沒拖菜籃車,她說她也要去菜市場。
剛踏進市場,攤商婆婆們便爭相告知:「十一點才開啦!」她們說的是市場裡那間咖啡店,或許在阿嬤的認知裡,低於四十歲的人,都是來喝咖啡的。源遠市場小,站在市場頭,就能望見尾,各攤坪數不大,眾人距離緊密,以正常音量就能和所有人談天。
夏天的英國日照時長,到了晚上九點、十點天還不會黑,雖說許多人抱怨倫敦的天氣差,但比起臺北,我倒覺得倫敦的天氣還算客氣,夏天時經常是風和日麗的藍天白雲,再怎麼樣熱,對以前在臺中讀書、租屋沒冷氣的我來說都是小菜一疊。
夏天一到,英國各大超市開始推出燒烤組合,說明了夏日的英國,是個燒烤的季節。走在路上,傍晚各處的後院都會傳出炭烤香配上動感歌曲。
開始種無花果的契機,源於家中在海邊的荒地,為防海水淹沒進行墊高作業,凃清溪因此意外發現附近鄰里種有一株無花果樹,鄰居要他拔一顆吃吃看,「很澀很難吃。不過,隔幾天,我又去堆土墊高,發現有隻鳥在啄無花果。很奇怪啊,那麼澀,鳥怎麼可能會愛吃?我就去摘那一顆鳥啄的果實下來吃,沒想到很甜很好吃。」他眉開眼笑。那顆甜美的果實,讓退而不休的凃清溪自此啟動了無花果農新人生。
溫柔而不過於炙熱的陽光灑落嘉南平原,碧空萬里。車沿臺八二線快速道路經國道三號轉臺十八線,很快來到中埔,轉進嘉一八二鄉道,續行一段,阿里山脈絡愈發清晰,轉眼便抵達了至今已傳承百年、臺灣著名的栗子產地,「林家栗園」。
第三代經營者林志賢說,曾祖父林長成於日治時期從阿里山區帶回種子,先在澐水的山坡地種下中埔第一棵板栗老欉,經長期不斷改良育種,並將枝苗分享給親友與鄉人,逐漸成為今日中埔盛產,光芒奪目的「黃金板栗」。
龍眼在臺灣是有著超過百年種植歷史的古老果樹;被叫作「桂圓」、「福肉」的龍眼乾,在日常生活中亦有深刻的文化意涵,廟裡敬神、結婚沾喜、中醫養氣、家裡坐月子,它都是要角。隨時代轉換,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棵龍眼樹的景象日漸消失,原本以土窯柴焙慢燻而成的桂圓,也逐漸被低價的進口龍眼乾替代。不過,在龍眼的大產區東山,出生龍眼世家的「山頂壯圓」創辦人陳昀鎂,是以成立自家品牌,進而致力異業合作,凸顯臺灣桂圓的獨特。
秋天整日彷彿都帶點淺淺橙黃,透明的,像一枚乾淨濾鏡篩過所見的世界,樣樣東西都看起來特別可口,讓人肚饞。暖涼交替間的不安定,總歸甜食最能沉靜身體與心靈。
運用今秋最佳的三種食材,桂圓、栗子與無花果,我們跟著文學甜點師Jamie江舟航,一起手作甜蜜,無論一個人獨食或一群人分享,皆能感受幸福滋味。
農曆七月是俗稱的鬼月,民間相信鬼門開期間,俗稱好兄弟的孤魂野鬼來到人間「放假」。普渡現場會準備很多好料讓好兄弟飽餐一頓,其中有一碗神祕的湯,湯裡只放了空心菜,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人們款待好兄弟的暖舉。
空心菜湯是為好兄弟特製的,雖說是湯,但沒有任何調味,不加蔥蒜,不打蛋花,只用熱水稍稍燙過,有些地方甚至不切段,直接使用整把菜浸在湯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