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彩葉芋「璀璨紅晶」、「櫻之雪」葉色多變 薄透輕盈質感全球罕見

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育成彩葉芋新品種「種苗3號─璀璨紅晶」葉緣為橄欖綠色,葉面中央為紫紅色塊斑及噴霧斑,對比強烈;「種苗4號─櫻之雪」葉緣橄欖綠鑲邊,葉面白色,但從紫紅色葉脈擴散出粉色塊斑,葉色隨成長由綠轉白再變紅粉色,更是多變。這兩種彩葉芋葉片均為半透明,其薄透輕盈質感在全球商業品種中相當罕見。

圖5.「高雄1號—曙光」設施栽培生育調查。
新聞
國產的斑葉網美龜背芋!電信蘭新品種「高雄1號—曙光」 要做觀葉、切葉亮點

在臺灣常見的電信蘭葉片一般為綠色,傳統栽培的商業品種缺乏流行性,因此高雄場近10年來積極開發電信蘭斑葉誘變技術,創造新的品種。目前已育成「高雄1號—曙光」,能適應簡易網室栽培模式,葉片的葉斑顏色會隨其成熟度及光度轉變,介於黃綠斑至黃斑。

封面故事
綠植相伴,居家養護輕鬆上手

養護觀葉植物網路上講得很簡單,沒想到蟲蟲危機、枯葉爛根統統來,懷疑買的植物有問題或自帶黑手指體質?擁有超過千盆觀葉植物的Louise(彭暖茹)和Ang(廖培安),因喜愛觀葉植物而相戀結婚,成為超級綠手指之前,也是從居家小規模種植開始,「初期經歷不少挫敗,繳了很多學費。」Louise表示,現在資訊流通快速,許多新手看到網友分享或達人教學,就依樣畫葫蘆模仿,卻忽略環境不同,對待植物的方式也需改變,「它們不只是漂亮的擺設,而是生命。」

Huan將皮革葉子分類收納
封面故事
皮革觀葉的迷你世界

「愛它不一定要買來養,擁有的方式很多。」一片片以皮革製作的細緻葉子,有的色彩斑斕、有的葉面破洞,葉形多變姿態以及略為凹陷的葉脈,在相框內排列整齊,還有等比縮小的觀葉盆栽,聚集在一起宛如扮家家酒的桌上小植園。皮革植物設計師Huan(吳雨歡)以精湛的手作技藝,讓收藏觀葉植物充滿更多可能。

封面故事
豢養一座都市叢林,用植物啟發創意

登上臺北建國花市附近一棟老公寓的四樓,與「日目247Visualart」共同創辦人陳普辦公桌相倚的,是一座有著上百種觀葉植物的半露天溫室。日光通過布幕轉化成柔暖的光線,空間瀰漫著飄渺霧氣,身處在滿室綠意中,總能為陳普帶來豐沛的靈感。他創作的「光獸Mossmo家族」、《黑青》系列等作品,都來自植物的啟發。

蕨對好種
封面故事
【植迷生活】有植物的地方就有家

「有植物的地方就有家」,在媒體報導觀葉植物的奇貨可居之前,我一直這樣看待生活中的植物。變葉木、朱蕉、福祿桐、彩葉草、椒草……這些是早期在臺灣曾被注目的觀葉植物;疫情期間,源自雨林的觀音蓮、蔓綠絨、火鶴,經由精心拍攝的美照在媒體網路傳播,困在家裡的人們看見了擁有鮮明葉脈、絨布般質地、鮮紅或黝黑色彩等華麗葉片的觀葉植物,開啟了生活的新大門──那就來「獵」植物吧。

封面故事
從培育到選品,植人打造宅栽園地

在社群媒體的帶動之下,臺灣掀起一波觀葉植物熱,疫情又助長「宅經濟」,觀葉植物價格水漲船高。園藝界異軍突起的新星「宅栽」,從地毯式蒐集臺灣既存的老品種、看準潮流回歸,到搶先培育未上市新種,利用網路社群行銷,在YouTube累積近八萬人訂閱,賣出觀葉植物新商機。

苜一植栽
封面故事
把森林搬進房間

自從疫情進入生活,限制了外出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人們開始想念那片綠意。但入手一盆植物不像掛上一幅畫,只要欣賞就好;要照顧它、觀察它,和它一起成長,對於新手來說或許稍嫌困難,這時候就需要專業人士如「苜一植栽」主理人Dora,替植栽新手一一指引。

封面故事
【植迷生活】植於心間的靜好

幾年前因室友搬離、由邊間挪移至面對社區中庭的房間時,最中意的即是有了一方窄仄陽臺。靠近耶誕節的日子,我興沖沖自店家攜回一株心儀已久、上板至淺色木片的二叉鹿角蕨,彼時此種並非原生於臺灣的雨林植物熱潮正悄悄掀起,加上以毛茸茸走莖惑人心志的兔腳蕨,兩株帶著動物名的植物與老闆相贈的小精靈空氣鳳梨,成了小陽臺的第一批房客。

封面故事
北回歸線以南,龜背芋與她們的產地

原始熱帶雨林的樹冠底層,大型多年生植物龜背芋的蜷曲嫩苗緩慢舒張,造就深綠葉緣不規則的獨特羽裂,因為與有孔洞的瑞士起司有幾分相似,被賦予Swiss cheese plant 的可愛暱稱。人們無法預測她下一秒的變化,只能靜靜等待葉片羽狀裂口的張力美感,而她的根系慢慢地、慢慢地伸展,觸碰臺灣國境之南,在屏東縣長治鄉生根茁壯,引領羅鈞瀚走入龜背芋與她們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