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迷生活】有植物的地方就有家

蕨對好種

在彰化北斗的「蕨對好種」,有著叢林般的植物造景。

文字.圖片提供/植子

「有植物的地方就有家」,在媒體報導觀葉植物的奇貨可居之前,我一直這樣看待生活中的植物。

變葉木、朱蕉、福祿桐、彩葉草、椒草……這些是早期在臺灣曾被注目的觀葉植物;疫情期間,源自雨林的觀音蓮、蔓綠絨、火鶴,經由精心拍攝的美照在媒體網路傳播,困在家裡的人們看見了擁有鮮明葉脈、絨布般質地、鮮紅或黝黑色彩等華麗葉片的觀葉植物,開啟了生活的新大門──那就來「獵」植物吧。把想要的統統蒐集進家裡,如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植物獵人前進熱帶探索,在常不見光的叢林找到讓貴族驚豔的植物那樣,觀葉植物讓疫情期間需要綠意滋養生活的人們,得到了身心慰藉。

價格是最簡單形容觀葉植物圈熱鬧程度的指標,但對於內心渴求透過植物獲得寧靜的我,始終沒法融入其中。因為小時候忘記帶鑰匙無家可歸時,我總在頂樓摸摸類似流浪植物的安靜夥伴,好奇這些在許多人眼裡算是雜草的植物叫什麼名字,無聲的對話與獨處時光讓我很自在。長大以後,發現植物總能療癒我的心。

2021年我成立「觀葉植物迷交流站」臉書社團,讓新入植物世界的愛好者們能在一個友善的社群環境裡學習與成長。社團裡充斥著植友求救、種植心得、迷因等與植物相關的創作大爆炸,成為一種善的循環。

愛上某種植物,但它已經不在進口許可名單內了,那該怎麼辦?也許自己創造一條路。

觀葉植物育種在以前是很神祕的資訊,因為多數人把目光放在蒐羅國外的新品種上;另一部分是栽植技術尚未累積到足夠往下一階段前進。學習育種知識,我一開始的目標僅是做出這個世界上沒出現過的新種,後來開始思考不同的性狀會如何遺傳下來。從設定目標到父母本的遴選,把握植株開花與授粉時機,等待果實與種子發育,得到種子後進入下一個循環。過程中小苗與亞成株〔註〕的性狀差異大,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摸索。小心翼翼面對所有新生命,每一步都有需跨越的門檻,也有著突破的欣喜,看著小苗一天天長大,帶給我滿滿的成就感,不只是單純的蒐羅持有,也為我的植物生活增添了許多意義。

〔註〕亞成株指離開發育期, 準備進入成熟期(具備生殖能力)的過渡階段。

地生蔓綠絨
地生蔓綠絨的莖節匍匐於盆土表面,屬於無須向上攀爬的地生型蔓綠絨種類。

PROFILE

植子 植物愛好者,線上課程《從小白到育種玩家:觀葉植物基礎栽培的10堂課》作者,開設臉書社團「觀葉植物迷交流站」,也是植物展會的課程講師。住在臺北的邊緣,嘗試植物雜交培育,為可能的多樣性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