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越南臺茶】矛盾的起點? 遠在千里外的臺灣茶農

在我二○一五年第一次造訪越南的時候,林同省的臺商名錄上有二三十家臺灣茶園、茶廠經營者,換言之就是有二三十個臺灣茶老闆;但是在某些特定的話題中,大家都會意識到,有時候「老闆」只能是那個男人。

新聞
一點都不渣!好菌發酵廢棄茶渣 變身飄香墊料添加物

經過特定乳酸菌菌種發酵後,茶渣可以變成帶有香味的墊料添加物,具良好除臭效果,若添加於飼料,畜禽糞便的臭味也會明顯降低。這項「微生物發酵技術於茶副產物之加值應用」是茶業改良場與食品工業研究所合作的科專計畫,採非專屬授權,已有一家飼料添加物業者技轉這項技術,但會先用於墊料添加用途。

新聞
南投仁愛、臺中和平茶葉0413低溫農損逾8千萬 現金救助即日起受理申請

上週強烈大陸冷氣團襲臺,臺中市和平區及南投縣仁愛鄉等地茶葉遭受霜害,葉片熟化、焦黑枯萎,原本春茶已採收在即,卻不意遭此天災,讓農民損失慘重。農委會20日公告臺中和平及南投仁愛可辦理0413低溫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

新聞
這個茶餐不一樣 茶香才是主角10道以茶入菜新招大公開

農委會茶葉改良場選出10款特色茶,以特色茶本身的味道為主角,食材為配角,設計出10道茶餐,從前菜、主菜,小點、米食,到湯品、甜點一應俱全,茶改場請主廚設計出來的這些料理,在家也能做,食譜不藏私大公開。告訴茶改場你最喜歡哪道茶餐,還能參加抽獎!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興大研究證實】喝茶會肚子餓是真的! 四季春含「茶飢素」

四季春是台灣種植很廣,產量很大的茶樹品種,也是國內罐裝茶與手搖茶的主要茶品。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曾志正研究指出,四季春中含有「茶飢素」(teaghrelin)成份,能誘導腦部釋放飢餓訊號、提高食欲、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已在動物實驗上證實,研究成果登上期刊「食物生化期刊」。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北農沒賣掉的阿里山茶恐是稀土元素超標被退

高雄拿下對岸52億訂單,能否實現,受到外界很大關注,前立委賴坤城在臉書PO文指出,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北農總經理任內,曾與昆山水中仙公司簽署1萬盒阿里山茶的採購MOU,但最後只出貨700盒,以此質疑訂單實現的可能。韓國瑜向媒體解釋那批茶葉的問題,是因農藥殘留檢測沒過且有混茶情形才被退。

新聞
【植物醫師】植醫團隊加持有機紅玉 名間茶業重返榮耀之路

在臺灣說到茶,就不能不提南投縣名間鄉,這裡素來是臺灣茶業重鎮,俗話說,有名間鄉的人才有茶區,茶的學問可大著,從栽種、採收、發酵、揉捻、烘焙一路到買茶、泡茶、飲茶,想要成為茶的達人,恐怕花上三輩子也學不完。

新聞
【飽讀好書】手搖茶的隱憂:飲料茶

蔡宗南表示,早在臺灣第一波的南進政策之前,1981年就已有臺商將茶苗帶到越南試種。臺茶陸續往國外找尋第二春,除了因為外銷失利、國內市場崛起,「當時聽長輩們告知,有一個因素是風聞政府即將頒布政令,海拔1,500公尺以上禁種茶樹。」

新聞
友善動物栽培,如何也友善農民?

人類為了生產糧食逐步開發野生環境,和原本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動物產生衝突,過度使用農藥、水汙染等,也讓野生動物棲地受到破壞

新聞
杭菊減產問題有解!翻轉杭菊新種法,將投入健康種苗

近年杭菊花茶蔚為流行,茶業改良場也嘗試將杭菊葉製成茶葉,國內杭菊栽培面積約為27公頃,每年都供不應求,栽培面積逐年增加,然而國內杭菊經常受病毒感染而減產,讓農民十分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