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花蓮
花蓮、宜蘭地區文旦栽培面積共達1,186公頃,是該區重要的果樹產業之一。由於傳統栽培上文旦採收時間是在白露節氣(每年不同,約在9月7~9日之間)前後,對文旦的採收與銷售較為不利;而利用早收栽培技術,提高8月下旬文旦果實品質,使其具備採收銷售的潛力,有助於舒緩白露採收的缺點,進而維護果農的生產與銷售。
中颱杜蘇芮近日為東臺灣帶來致災豪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8)日前往花蓮縣鳳林鎮中心埔及玉里鎮長良、東豐等地勘災,特別是鳳林、玉里二期西瓜已屆採收期,卻遭豪雨淹溺,農民欲哭無淚,陳吉仲允諾即日公告現金救助「免現勘」,並將推動西瓜保險保障農民收入,避免看天吃飯。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慶修院流露日本風情,每隔一陣子造訪,都會發現新奇事。新奇事其實一直存在,只是隨著自己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眼中所見不同罷了;而另一層意義,也代表擁有百年歷史的慶修院故事精彩,足以品味許久。
「花蓮7號─豐美」是臺灣目前唯一取得品種權的食用萱草。不僅耐病性好,生長勢強健,相較其他金針更帶有甜味濃郁的蜜香。新鮮花蕾可做沙拉,一般大家常用的乾燥花蕾用於燉煮雞湯、炊飯都是不錯選擇。有望成為國內萱草產業最強生力軍。
強勢的外來入侵種埃及聖䴉本周一出現在花蓮壽豐鄉,2天時間就宣告成功移除,保住花蓮的鷺科鳥類生存環境。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周一(16日)下午接獲通報,花蓮出現3隻埃及聖䴉,周一傍晚啟動移除計畫至周三早晨7時,獵人打下第3隻埃及聖䴉後,告一段落,雖然只找到2隻埃及聖䴉屍體,另1隻沒有找到屍體只有殘羽,但經林管處地毯式搜尋再無發現任何埃及聖䴉蹤跡,研判3隻均已移除。
農曆過年前後從陽明山移居花蓮種畜場的陽明山水牛即將結束隔離期,預計清明節連假後可以前往空間環境更好的圈飼場安居下來,不過,從隔離區到圈飼場需要經過一段道路,為了保護水牛能安全走過這段道路,需要修補一段圍籬,等圍籬修補完畢就會引導水牛走到新家。
花蓮為全臺有機耕種面積最大的縣市,再加上中秋檔期將至,花蓮縣府今宣布與頂級超市業者合作,集結縣內農場與業者,於全臺7家city’super超市展售花蓮有機食材與農產,花蓮縣縣長徐榛蔚也趁此機會,北上推銷花蓮的優質農產與伴手禮。
花蓮縣有好山好水,還有好的農產品,但受限於距離北部都會區遙遠,臺北消費者接觸不易,花蓮縣政府推出「花蓮好近」選物品牌,進駐臺北信義區ATT 4 FUN,首檔推出今年蜜香紅茶評鑑榮獲金銀銅牌茶品,設置「覓蜜茶寓期間限定概念店」,22日正式開幕。
花蓮縣今年平地種植金針花部分田區開花率不佳,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原初判疑似低溫不足所致,但6月複查,發現花況差的田區鄰近田區還是會開花,顯然開花率不佳並非受單一氣候因素影響,因此無法申報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