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萬隆小菜攤。
土地
【菜市人生場】打不死的小菜攤

我家附近貼著山壁的巷子裡,有個閒置已久的鐵皮屋小空間,不過呢,目前有個週末菜攤駐紮其中。一年沒來,早忘了開攤時間,索性挑個不三不四的9點半過來,將抵達時,沒有預期聽見的喧嘩,只遇上幾個老太太正在散步。轉進巷子,發現鐵門關著──我心已打烊──我的下週伙食啊!準備返家,迎頭碰上一位太太,她見我就高喊「來了來了」,納悶轉頭,發現一輛休旅車尾隨我駛進巷子。

新聞
用碎米做甘酒 丹參給啤酒添「蔘仔氣」 花蓮農改場助在地農產加值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利用在地生產稻米及丹參兩大農產品,開發出深具在地特性的加工產品。以良質米碎米,開發無酒精發酵飲料──甘酒,進而製成冰品;另外,花蓮場將中藥材丹參加入啤酒,開發出高單價精釀啤酒,適合夏天涼快暢飲。

DB鄧爸麥酒
封面故事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鄧爸麥酒為臺灣農產譜寫精釀詩篇

春夏秋冬,不同時節的作物濃縮了大地的養分,以果實記錄了冷暖更迭、酸甜苦辣的滋味。鄧心承將大自然的恩惠,釀成一杯杯層次豐富的佳醞,讓更多人品味臺灣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啤酒乾杯
封面故事
釀酒工藝×特色農產 臺灣精釀啤酒的美味密碼

紅棗啤酒?馬告啤酒?酸柑茶啤酒?別鬧了,竟然還有香菜啤酒?

有別於大量生產的商業啤酒,精釀啤酒業者堅持少量多樣與原創精神,經過無數次試驗,耗資費時推出各種酒款,有的獵奇奪目,有的雋永暢銷,帶給世人無窮驚喜。臺灣農業技術精良,品項繁多,提供釀酒人源源不絕的創作素材,各大精釀啤酒品牌,近年爭相從臺灣在地農產汲取創意,以釀酒工藝淬鍊出新滋味,在各項國際比賽大放異彩。

還有哪些農產品適合釀成啤酒?以國產麥芽和本土啤酒花釀造的「百分百MIT啤酒」是否可能?臺灣農產品在麥芽、啤酒花與酵母的催化下,還能迸發出哪種絕妙滋味?可以確定的是,精釀啤酒精神,象徵的是無限可能,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支爆紅的作品會是什麼。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蔡慶修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興大生物科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慶修 產官學合作 打造原汁原味島嶼精釀

2002年臺灣因應加入WTO,取消行之有年的菸酒專賣制度,與此同時,政府也為了要振興921地震災區,允許民間設立釀酒廠,讓當地的農特產品有更多元的出路。在開放初期,最踴躍申請設立酒廠的是各地農會,期盼以農村釀酒業來行銷地方特色農產品,同時帶動觀光產業。

封面故事
釀酒師的酒食學──劉家緯

劉家緯

貨車司機,隱藏身分是自製肉品跟自釀啤酒達人。釀酒資歷超過七年,釀過啤酒、蒸餾酒、琴酒及蘭姆酒。經營粉專「肉肉大集合」,販售培根、火腿、燻肉、香腸等肉品。

封面故事
The 58 Bar──給國際旅人來杯島嶼精釀

說穿了,這家落在西門町邊陲靜巷的小酒吧,起先只是七個愛喝酒的大男生酒後的小玩笑。「就大家太愛喝了,突然有人提議,要不要在誰家安一支生啤機?」

封面故事
達人對談:來一杯啤酒吧,風土釀酒師的微醺哲學

宋培弘、宋慶文與陳微熱,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自釀啤酒玩家因相同興趣而認識,各自在不同的城市開展啤酒事業,屢屢用臺灣食材釀出令人驚豔的啤酒。他們對臺灣味啤酒的看法是什麼?開發的背後又有什麼故事?他們來到臺北大稻埕的酒吧,一人持一杯啤酒,還沒坐下,話題就已經聊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