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全志祥生活的一部分,但他小時候並不喜歡狩獵,在父親過世後二、三年才重拾獵槍尋找與父親的回憶。(圖片來源/全志祥提供)
新聞
移除上千埃及聖䴉!下水入田顧魚塭的布農獵人全志祥

拾起獵槍,下山從事移除埃及聖䴉的工作,原本不在全志祥想像中,但沒想到因緣際會可以讓他們有機會發揚獵人精神、重拾獵人尊嚴,是「很不可思議」的過程與轉變。

新聞
拚年底清零最後一哩路 「埃及聖䴉」全臺剩數百隻

埃及聖䴉40年前從私人野生動物園逸出後,開始在臺灣野外繁衍,數量數以萬計,危及臺灣原有生態,108年啟動獵槍清除計畫後至110年第3季,已清除超過1萬7千隻,根據獵人們推估全臺大約剩下數百隻,如果成功完全清除,臺灣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清除入侵埃及聖䴉的國家。

新聞
花蓮林管處40小時移除3隻埃及聖䴉 將擴大搜索確保清零

強勢的外來入侵種埃及聖䴉本周一出現在花蓮壽豐鄉,2天時間就宣告成功移除,保住花蓮的鷺科鳥類生存環境。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周一(16日)下午接獲通報,花蓮出現3隻埃及聖䴉,周一傍晚啟動移除計畫至周三早晨7時,獵人打下第3隻埃及聖䴉後,告一段落,雖然只找到2隻埃及聖䴉屍體,另1隻沒有找到屍體只有殘羽,但經林管處地毯式搜尋再無發現任何埃及聖䴉蹤跡,研判3隻均已移除。

新聞
埃及聖䴉首度現蹤花蓮 林管處3處布重兵緊急啟動移除計畫

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昨(16)日接獲通報壽豐鄉發現埃及聖䴉,立即派人前往搜尋,確定現場有3隻埃及聖䴉後,邀請銅門部落獵人共組專案移除隊至現場處理,2天下來,雖尚未成功移除,但已掌握埃及聖䴉棲息地及覓食區,明日將派3組人馬駐點防守,發現行蹤即選擇適當時機開槍移除。

封面故事
聖鳥的錯位!埃及聖䴉從萬隻限縮到二千隻的防治歷程

原生於非洲的埃及聖䴉,是近年來影響國內生態與農業的外來物種,其特點是粗黑下彎的鳥喙。由於其形象特殊,原先作為觀賞鳥類,由私人動物園引入臺灣;不過在三十多年前,卻首度在關渡溼地發現野外個體蹤跡。多年下來,因無天敵且適應狀況良好,已逐漸發展成龐大的野外族群。為避免埃及聖䴉持續與原生物種產生競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林務局自2013年度起,積極投入埃及聖䴉的移除工作,慶幸目前已達顯著成效。林務局保育組組長尤美娟說,相較於2019年度全臺埃及聖䴉族群數量高達1萬4,000隻,2020年度則下降至2,000隻左右,希望未來能完全根除。

新聞
從根本阻絕入侵種 高風險生物進口黑名單將增列2千種 增4倍

鬣蜥雖然因為嚴重影響臺灣本土生態需要被移除,但有人以鞭炮炸牠、拿箭射牠,讓動保人士看不下去,要求政府制止虐待動物行為,並落實源頭管理。農委會林務局表示,從源頭管理很重要,原本禁止輸入動物的黑名單只有501種,今年將盤點禁止進口種類並更新黑名單,數量可能多達2,500種。

新聞
【槍殺喊停?!】埃及聖䴉攻佔西部沿海 林務局採取巢區管制及網具移除

黑色新月形長喙、潔白羽身的埃及聖䴉曾是民眾賞鳥時的驚喜,如今卻成了台灣生態隱憂。本月4日林務局及嘉義縣局處會勘東石繁殖巢區,估計成體約有2500隻以上、孵育的蛋約有5000顆,巢區已影響當地鳥類生態。原先傳出要以空氣槍進行撲殺;林務局回應,考量巢區地勢平坦且適逢繁殖季,將以更有效率的陷阱及網具移除,避免驚擾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