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鳥的錯位!埃及聖䴉從萬隻限縮到二千隻的防治歷程

文/李柏寬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原生於非洲的埃及聖䴉,是近年來影響國內生態與農業的外來物種,其特點是粗黑下彎的鳥喙。由於其形象特殊,原先作為觀賞鳥類,由私人動物園引入臺灣;不過在三十多年前,卻首度在關渡溼地發現野外個體蹤跡。多年下來,因無天敵且適應狀況良好,已逐漸發展成龐大的野外族群。為避免埃及聖䴉持續與原生物種產生競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林務局自2013年度起,積極投入埃及聖䴉的移除工作,慶幸目前已達顯著成效。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說,相較於2019年度全臺埃及聖䴉族群數量高達1萬4,000隻,2020年度則下降至2,000隻左右,希望未來能完全根除。

埃及聖䴉有三害 掌握族群數量是移除的第一步

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簡稱林管處)副處長朱木生分析,埃及聖䴉的危害主要有三:首先,由於埃及聖䴉多於溼地、沼澤覓食,與本土鷺科鳥類的族群棲位重疊,導致食物來源及種間競爭問題甚劇,甚至部分季節性來臺的候鳥族群的生存繁衍也受到影響。其次,由於埃及聖䴉亦經常出現在魚塭、農田等地,並以稻苗、魚苗、魚飼料為食,已造成民眾農漁業經營損失。第三,則是埃及聖䴉的築巢習慣,經常會將樹木頂梢折斷,使原先樹叢植物與原野地景產生劇烈轉變,更使其他本土鷺科鳥類被迫另覓棲地。

然而,由於鳥類移動頻繁、足跡難以追蹤,因此埃及聖䴉移除工作最困難、但也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埃及聖䴉的棲地。朱木生說,為了降低埃及聖䴉對本土生態及農漁業的衝擊,目前屏東林管處採取多管齊下的做法:例如使用空拍機進行區域性搜索,鎖定景觀有明顯改變、植被遭受破壞的區域進行調查,或是密切觀察埃及聖䴉的飛行路線及方向,來找出埃及聖䴉的築巢地點。另一方面,林管處目前也與轄內村、里長、農漁民建立聯繫管道,協助回報埃及聖䴉的棲息地。

羅尤娟也說,由於埃及聖䴉棲地不易找尋,因此防治工作需集結眾人之力。目前,林務局也透過委託學者專家研究,以更加熟悉埃及聖䴉的習性;或藉由各地野鳥學會協助監測、回報埃及聖䴉族群狀況,並設立「外來種鳥埃及聖䴉防治宣導」粉絲專頁,提供民眾回報埃及聖䴉現蹤地的管道等作法,來支援移除工作。

埃及聖䴉巢區位於樹冠頂端,易造成樹木頂梢折斷,且難以接近。

執行生殖控制與成鳥移除 事前需先受法務訓練

當確認埃及聖䴉的主要築巢地之後,下一步則需執行移除工作。羅尤娟說,林務局過去曾參考國外埃及聖䴉防治的相關研究,嘗試在埃及聖䴉的鳥蛋上塗玉米油來防止鳥蛋孵化。然而,實際執行後卻發現,因為臺灣多雨的環境易減弱塗油的效果,導致成效不彰。

因此,自2018年起,林務局決定採取更為積極移除的策略,一方面藉由「生殖控制」,取走巢區中發現的鳥蛋及雛鳥;另一方面則執行「成鳥移除」,如委託原住民獵人使用合法獵槍,來控制埃及聖䴉的族群擴張。羅尤娟強調,外來種鳥類是無辜的,移除是在考量整體生態後不得已的作為,因此在執行移除的過程中,林務局不斷提醒移除工作者,需抱持尊重生命的精神,並以人道的方式來執行。

朱木生則詳細說明埃及聖䴉移除的實際作法,在成鳥移除方面,目前多借助原住民的獵人團隊的打獵技能來執行移除,但因應部分地形地貌的差異,也會採用陷阱、網具或十字弓等工具來執行;同時,林管處內也成立受過槍枝訓練的移除專隊,出勤執行埃及聖䴉移除。至於生殖控制及巢區移除方面,目前則多委託各縣市農業處,在繁殖季中後期(約4月中下旬)執行移除。之所以選在中後期,是因為若過早執行移除,埃及聖䴉即有可能在繁殖期內另覓他處築巢,導致監測不易、加劇移除難度。

此外,在進行移除工作前,林管處也會事前進行法規訓練,並同時做好安全性評估,例如協請警察機關封鎖部分區域,避免人員出入受到波及。在移除過程中,林務局則即時提供團隊各項器材的協助;若於移除現場發現部分巢區位於私人土地,則林管處也將與當地農漁民協調、取得地主同意,始進入該區域內移除埃及聖䴉。

朱木生說,在此過程中,林管處皆會明確告知移除專隊或獵人團隊,外來種移除是生態防治手段,而非娛樂的過程,故需以謙卑的態度來看待移除工作,不能出現任何不當的行為或發言。在移除的同時,也需儘速使鳥隻死亡,降低其痛苦或掙扎。至於在埃及聖䴉移除後,為避免鳥隻屍體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所有移除個體皆會儘速送往化製廠焚化處理,避免對生態造成衝擊。

埃及聖䴉與本土鷺科鳥類的族群棲位重疊,造成種間競爭激烈。

控制埃及聖䴉成效顯著 但外來種問題仍須從源頭著手

羅尤娟表示,藉由各種積極的移除手段,目前埃及聖䴉的族群已受到控制。就巢區分布的狀況而言,原先埃及聖䴉在臺灣各西部縣市,例如臺北關渡、彰化芳苑、嘉義東石、屏東林邊等地皆有大量族群,但如今大多已發現其巢區,且數量也獲得控制。

至於移除成效方面,2019年全臺共計移除了近6,000顆卵、近千隻雛鳥及超過一千餘隻的亞成鳥及成鳥;2020年度,成鳥移除數量顯著成長,共移除了1,440個卵、1,231隻雛鳥及12,690隻成鳥。目前根據林務局的初步估計,埃及聖䴉全臺的族群數量,應已下降至2,000隻左右。羅尤娟指出,目前林務局規畫的目標,是在近一兩年內,將埃及聖䴉從野外完全根除。

林務局曾在埃及聖䴉的鳥蛋上塗玉米油來防止孵化,可惜臺灣多雨導致成效不彰。
當埃及聖䴉腹部出現黃色的繁殖羽,表示牠們已經配對築巢甚至是生蛋育雛的狀態,應儘快找到巢區並移除。

對於這樣的成果,朱木生認為,這是包含林管處、縣市政府、民間鳥會、鄉鎮公所、村里辦公室及各地民眾,有效率橫向連結的成果。他也期待,透過彼此間的合作與努力,可望在今年底前不再看到埃及聖䴉群聚的現象。但朱木生也坦言,由於當前埃及聖䴉族群數量已顯著減少,日後需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找到鳥隻,使得移除工作可能會變得更為艱難。因此,未來在族群監測上,則需有更為精細的策略,才能避免族群再度成長。

羅尤娟則說,在外來種的防治上,若要避免其對本土生態產生影響,最重要應從源頭管理。目前政府的作法,是在外來種動物輸入之前,委請專家評估該物種進入本土之後,若有不慎發生流入野外的情況下,該物種是否會形成不可控制的族群。若確有此種可能性,而會造成生態危機的情形下,則會函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公告,將該物種列入禁止輸入的名單之中。同時,在評估的過程中,也須將該物種對本土生態、環境及人類活動納入考量,以謹慎面對其可能造成的各類影響。

至於其他已進入本土的外來種,林務局目前依據該物種的移除可能性,盤點尚有機會移除者,透過調查該物種的生態特性、制定移除計畫並實際執行,來維持生態多樣性。

移除人員利用橡皮艇進入水域中的埃及聖䴉巢區。
原住民族獵人追蹤埃及聖䴉,並取回擊中的埃及聖䴉。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