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恐龍亂入農田!美洲綠鬣蜥的人道移除策略

文/田育志、陳慧萍

美洲綠鬣蜥(Iguana iguana)原產於中南美洲,過去曾是臺灣寵物明星,遭人為棄置或野放後,在野外後快速繁衍,已在臺灣建立族群,成為超強勢入侵種,不僅破壞植被並與原生物種競爭,影響本土生態,也造成農業損失,危及食物供給安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2019年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將綠鬣蜥列為有害的外來入侵種,並積極與各縣市政府合作移除。

不過,隨著體積龐大的綠鬣蜥屢上媒體版面,越來越多民眾自發性「為民除害」,也出現以不當手段捕捉綠鬣蜥的脫序行為,引發虐待動物爭議。如何在移除外來種、維護臺灣生物多樣性、降低農損的同時,兼顧動物倫理與人道處置,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供過於求 昔日寵兒變全民公敵

「綠鬣蜥過去屬於野保法規定的保育類動物,寵物市場貿易主要為人工繁殖個體,臺灣約在2001年開放進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表示,早期綠鬣蜥進入臺灣多屬非法挾帶進口,價格不菲,很多人願意飼養;開放合法進口後數量激增,市場開始供過於求。

「2003、2004年間,綠鬣蜥一年大約進口兩萬多隻,但市場需求其實只有幾千隻。」陳添喜說,隨著綠鬣蜥價格大跌,開始有業者或飼主將綠鬣蜥丟棄至野外,幾年過後,綠鬣蜥逐漸在臺灣建立起野外族群。

目前綠鬣蜥在臺灣的分布狀況,以高雄、屏東地區最多,其次是嘉義與臺南,近兩年也在雲林、臺中、彰化、臺東地區發現零星族群。陳添喜說明,綠鬣蜥來自熱帶地區,臺灣北部與山區冬天較冷,會讓綠鬣蜥活動力下降,幼蜥容易被猛禽或是鷺科的夜鷺、小白鷺捕食,因此綠鬣蜥不容易在北部及海拔較高山區建立族群。

綠鬣蜥的繁殖潛力相當高,「母蜥大概第三年就會達到性成熟,此時吻肛長約23至24公分,平均2年會產一次卵,產卵數大概不到30顆;等到吻肛長超過35公分,不僅每年都會產一次卵,每次數量還多達50至80顆。」陳添喜解釋,由於公蜥與母蜥尾巴長度不同,也會碰到尾巴斷裂狀況,一般通常以吻部至肛門(泄殖孔)直線距離來計算綠鬣蜥體型;大型母蜥因產卵數量多,為有效控制野化族群擴張,在移除綠鬣蜥時需首要處理。

「每年3月中至5月初正是綠鬣蜥產卵季節,相關單位在這段時間應該要有積極作為。」陳添喜指了指褲子上的泥土,說自己在受訪前才剛去協助捕捉綠鬣蜥。「若是碰到暖冬,產卵季可能會提前至2月底;而綠鬣蜥的卵怕水,過去擴張速度不快,可能是受到梅雨影響,這幾年剛好梅雨下得不多,孵化率變高,若又遇到暖冬,活過冬天的幼蜥個體數也增加,那就會繁衍得比較快。」陳添喜分析近年綠鬣蜥暴增的原因。

綠鬣蜥「見青就吃」農民叫苦連天

綠鬣蜥是植食性動物,容易造成農損。「以臺語來說綠鬣蜥是『見青就吃』,只要綠色、嫩的或含水量高的植物都是牠的覓食範圍。」陳添喜說,綠鬣蜥在夏天因野外食物充足,常會吃桑科的構樹,到了冬天則改吃豆類的芯或是葉菜的苗,「靠水邊的紅豆田,很容易就被綠鬣蜥吃掉一個角落,許多農民都在唉唉叫,因為當季農作的收成獲利就這樣沒了。」此外,綠鬣蜥慣於河堤或魚塭土堤中挖洞產卵,也會對當地設施造成破壞。

2019年8月中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公告美洲綠鬣蜥為「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陸域野生動物種類」。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表示,棄養是造成綠鬣蜥在野外開始繁殖的主因,公告綠鬣蜥是有害的入侵物種後,飼養綠鬣蜥的民眾必須向當地的縣市主管機關登記備查,且未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繁殖;林務局希望透過此項規定,降低飼主棄養機率;針對現有的野外族群,則補助各縣市政府進行移除。

綠鬣蜥見青就吃,經常造成農損,左圖為綠鬣蜥侵襲過的絲瓜棚,右圖為被捕獲時嘴裡還塞滿地瓜葉的綠鬣蜥。(圖片提供/机慶國)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攝影/王志元)

捕捉綠鬣蜥 小心被抓傷或咬傷

需移除綠鬣蜥的地方政府,通常會與當地的相關團體合作,例如屏東縣政府就曾委託屏東鳥會執行,曾就讀於屏科大森林系的机慶國,即是當時從事捕捉作業的一員。机慶國說,團隊正式進行捕捉前,會先請專家授課說明綠鬣蜥的生態,以及正確的捕捉方式;主要使用的捕捉工具是一隻可伸長至10公尺的竿子,前頭有活套可以套住綠鬣蜥脖子,或是在綠鬣蜥常躲藏的排水孔或堤防裂隙洞口,設置陷阱捕捉。

另外,也會依據綠鬣蜥習性而有不同捕捉選擇。机慶國說明,在求偶季時,公蜥會占據地盤求偶,此時會以抓取母蜥為主。「留著公蜥當作誘餌吸引其他母蜥靠近,就能趁母蜥懷卵前先抓一批。而懷卵到產卵時期,因為懷卵數量多,也是會選擇優先處理大型母蜥。」到了冬季則以農損為考量,机慶國會選在綠鬣蜥覓食的中午時段,巡視屏東的紅豆田,若遇到綠鬣蜥出沒,就能利用工具捕捉,盡可能降低農損。

捕捉到綠鬣蜥後,机慶國強調,在將綠鬣蜥放入或抓出袋中時,需特別注意以免被抓傷或咬傷。「如果是蛇的話,會先閉起嘴巴,再突然將頭彈射出來咬人,常常防不勝防,但綠鬣蜥則是先張開嘴巴威嚇,如果仍繼續靠近,牠才會咬人,所以看到牠嘴巴張開就不要接近牠。」机慶國通常在套住綠鬣蜥後,會用腳踩著身體再將綠鬣蜥抓入袋中,但也曾有過踩得不牢固而被反咬著腳踝的經驗,由於綠鬣蜥咬住後會像狗一樣甩動頭部,所以那次也讓机慶國的腳踝嚴重撕裂傷。

最短時間最少痛苦 才是人道移除方式

近期因綠鬣蜥頻頻登上媒體版面,許多民眾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捕捉,其中不乏有人以過當方式對綠鬣蜥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引發動物保護團體抗議。羅尤娟呼籲民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少的痛苦結束生命」,才是移除綠鬣蜥正確的方式,先前發生將鞭炮塞入口中炸死綠鬣蜥的案例,已由當地政府依據動保法移送檢調,若涉及虐待動物,一定依法處分。

陳添喜指出,國外常見的做法,就是以空氣獵槍一槍擊斃綠鬣蜥,或是利用工具捕捉到綠鬣蜥後,用尖物穿刺直接破壞腦幹,兩者目的都是要在最短時間內擊殺綠鬣蜥;目前國內多半使用後者,利用附有彈簧金屬棒的擊昏槍,快速將綠鬣蜥的腦幹破壞。

提及捕捉方式與後續處理,陳添喜語重心長表示,錯誤的使用工具常常會「幫倒忙」,例如在田邊架設網子,但是網目過細、吊繩放錯地點,或者有農民選擇下毒,常會捕捉或毒死鳥類、蛇類等非目標物種;使用弓箭或是彈弓也是不正確的方式,在野外常見到身上帶箭或是眼睛被打爆的綠鬣蜥,非但不人道,也因無法一擊斃命,造成綠鬣蜥四處亂竄,反而讓族群因此擴散到他處,並引起更多人的反彈。

「民眾到處亂射箭除了讓研究團隊怕有生命危險,不敢隨意進出高風險區域,也因為他們不斷擾動,造成監測上的困難。」陳添喜面露無奈,也透露有農民抱怨,近來有民眾為了獵捕綠鬣蜥而踩壞作物,反而造成比綠鬣蜥還要嚴重的農損。

綠鬣蜥常在排水大圳旁掘土挖洞,破壞堤岸結構,若遇颱風暴雨,可能造成堤防崩塌。(圖片提供/屏科大副教授陳添喜)
綠鬣蜥幼年時期身體呈現翠綠色,頭型圓潤,模樣討喜可愛。(圖片提供/屏科大副教授陳添喜)
公蜥(圖上)體型較大,顏色鮮艷,頸部有大片喉垂;母蜥(圖下)頭部較小,繁殖季身體顏色較暗。(圖片提供/屏科大副教授陳添喜)

宣傳正確移除流程 不應汙名化綠鬣蜥

綠鬣蜥的移除控制看似棘手,目前雖無完全移除的案例,不過國外已有成功控制的經驗可參考。陳添喜舉例,位於加勒比海、面積比臺北市還小的大開曼島(Grand Cayman),去年(2020年)在疫情來臨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抓了一百二十幾萬隻,成功移除了島上95%的綠鬣蜥。他說,大開曼投入經費相當可觀,除了訓練一百多位專人進行捕捉,也與民眾簽約,在抓到綠鬣蜥的當天就直接送至掩埋場人道處理,一鼓作氣解決綠鬣蜥的入侵問題。

「要成功移除並不困難,關鍵是要下定決心!」陳添喜建議,針對綠鬣蜥的移除,得先確立目標,將錢花在刀口上;根據他的分析,可針對現有的兩大族群進行處理。第一種是新擴散的野外族群,因為數量較少,應盡快派人清除,第二種則是有一定數量的核心族群,得慢慢壓下數量,控制不要往外擴散。同時不僅僅是追求數量,確實捕捉大型母蜥或有懷卵個體,才能更有效率地達到移除目的。

針對下一步的計畫,羅尤娟表示,政府會持續與學者專家合作,將綠鬣蜥的生態習性、人道處理方式、移除銷毀等流程書面化,作為教育訓練的依據,並將相關內容透過網路、媒體或活動場合廣為宣導,讓民眾能知曉正確的移除方式,「綠鬣蜥雖是有害外來物種,但仍是生命,不應被汙名化後慘遭虐待。」另外,政府也會持續監控族群分布,才能因應生態變化,隨時調整合宜的移除措施,儘早解決綠鬣蜥帶來的生態困擾。

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舉行外來種移除訓練。(圖片提供/林務局)
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舉辦多場生物多樣性講座,讓參與受訓的人員及志工了解綠鬣蜥的生活史及正確移除方式。(圖片提供/林務局)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