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異軍潛襲!林務局緊盯陸域入侵種

銀合歡有強烈排他性,造成單一林相。

文/田育志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海島地形的臺灣,擁有獨特的島嶼生態系,卻也容易受到外來物種的影響;在諸多外來種當中,能夠建立穩定族群、快速繁衍擴散,且對原生物種帶來威脅,就被稱為「外來入侵種」。林務局作為外來入侵種主責機關,從小花蔓澤蘭、銀合歡、刺桐釉小蜂、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到埃及聖䴉、綠鬣蜥等,皆投入相當資源進行防治、宣導與移除,希望能有效管理,避免其造成生態衝擊或重大損失,為生物多樣性的維持與原生物種的保育上,多盡一份心力。

外來種不一定有害 威脅生態的「入侵種」才需移除

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指導原則,只要是被引入到原生長範圍之外的物種(包含可讓物種繁殖、生長的配子、種子、蛋或繁殖體),就屬於「外來種」;當外來種的擴散影響到原有的生物多樣性時,才被稱之為「外來入侵種」。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對於入侵種也有明確的定義:「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態系或棲息地中立足的外來種,且會促成改變,而威脅到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者,即為『外來入侵種』」。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張偉顗表示,外來種與入侵種不能混為一談,外來種也非全都是負面,舉凡茉莉花、朱槿、桂花、龍柏等常見的植物,其實都是外來物種,「這些外來種經馴化後,並沒有對生態造成影響,還能使用在園藝、景觀造景,林務局比較在意的,是繁衍快速,抑制了原有樹種生長空間的外來入侵種。」

近年來由於交通的便捷及貿易的拓展,外來入侵種對於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人類健康所造成的影響越來越顯著,逐漸引起各界重視。為避免外來種入侵對臺灣生態與經濟造成衝擊,維護生物多樣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已整合相關機關,依照分工權責建立「入侵種生物管理機制」。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羅尤娟說明,目前入侵種生物的防治,陸域的動植物由林務局主責,水產生物是漁業署,海域生態入侵種是海洋委員會,若有傳染疾病疑慮,則由防檢局負責邊境檢疫和防治。目前入侵種以動物方面來說,林務局優先移除對象有沙氏變色蜥、埃及聖䴉、綠鬣蜥、斑腿樹蛙等,植物則以小花蔓澤蘭、銀膠菊、銀合歡、刺軸含羞木、互花米草為主。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張偉顗。(攝影/王志元)

銀合歡、刺軸含羞木具排他性 造成單一林相

外來物種的來源可分為經由天然途徑(如:鋒面)或運輸工具(如:飛機、輪船、火車)而擴散至外地的「主動入侵」,以及因農業引種或貿易行為、娛樂觀賞用途、生物防治、科學研究等目的,而透過人為力量引進外來種的「人為導入」。

「1640年代,正值荷蘭人殖民臺灣,當時混雜在牛、馬飼料中的夏威夷銀合歡種子,就隨著船運進入臺灣。1976年,國人為了造紙需要,又引入了樹皮含量低、木材比重高的薩爾瓦多銀合歡。」張偉顗舉例,銀合歡就是透過主動入侵與人為導入等兩種方式,兩度進入臺灣。

由於銀合歡生長快速、適應力強,一有荒蕪的裸露地,很容易就遭到銀合歡的入侵。「銀合歡會分泌含羞草素,抑制其他樹種的生長,具有很強的排他性。」張偉顗說明,在臺灣沒有天敵的銀合歡,目前已遍布恆春半島,改變了當地原生植群樣貌,降低生物多樣性,使得當地形成單一林相。

屏東林管處於2006年墾丁大尖山附近,整治銀合歡後復育造林地。

銀合歡除了分布在海拔3,000公尺以下的山區、河邊、荒地及路旁等區域外,海邊衝風地帶也常可見到銀合歡的蹤影。張偉顗表示,在地勢允許的情況下,會以機械進行移除,而在衝風地帶,因考量防風林的功能,使用「保留一行銀合歡、移除下一行銀合歡」的混淆密植方式,將耐旱的原生樹種,如相思樹、黃連木、茄冬、臺灣樹蘭、棋盤腳、臺灣海桐、欖仁等穿插種植其中,進行孔隙地的復育造林。

同樣會分泌含羞草素、造成單一林相的,還有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的「刺軸含羞木」。根據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調查發現,刺軸含羞木已入侵臺東境內的安朔溪、朝庸溪及大武溪等溪流,除了造成河道淤塞,因刺軸含羞木大量吸水的特性,有很強的蒸散作用,容易造成溪水消失;目前多以怪手剷除後、焚燒掩埋的方式,防堵刺軸含羞木向北擴張。

刺軸含羞木原生長在南美洲,繁殖力強,每平方公尺可產生9,000顆種子,且全株生有毛茸和銳刺,分泌的含羞草素能壓抑其他植物生長,剝奪原生植物生長空間,名列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圖片提供/臺東林區管理處)

「毒草」銀膠菊與「溼地殺手」互花米草

當外來入侵種對生態造成巨大危害時,也常被冠上別名,被國際上視為「毒草」的銀膠菊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試驗站主任黃士元的研究,原產於中南美洲的銀膠菊,其種子可能在20年前隨著雜糧進口夾帶入境,因強盛的生長力而蔓延臺灣西部與金門地區。

主要生長在低海拔及濱海地區農地、荒廢地、田埂、溝渠、道路分隔島及路旁邊坡的銀膠菊,幼苗近似艾草,開花時又像滿天星,容易被民眾誤認。而銀膠菊除了破壞生態,腺毛、花粉等部位,也會對部分人類及家畜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花粉症、過敏性支氣管炎等過敏症狀,林務局特別提醒民眾,在進行人工拔除時,應穿著長袖衣物、戴上手套、口罩等防護措施,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銀膠菊生長力強,經常大面積分布在低海拔及濱海地區。(圖片提供/特生中心試驗站主任黃士元)
銀膠菊

另一個有別號的入侵種,則是「溼地殺手」互花米草。張偉顗指出,約20年前在金門與馬祖就發現互花米草入侵的蹤跡,近年來更橫跨臺灣海峽進入本島,由於耐鹽、耐淹的特性讓互花米草十分適應潮間帶的高鹽分環境,對於沿海地帶原生物種的生長已造成威脅,也因此有「溼地殺手」之稱。

針對互花米草的移除,除了常見的人工拔除、割除與機械挖除外,尚可採取其他3種物理防治方式。張偉顗說明道,「在秋末,互花(米草)種子成熟前,可以採取『火燒法』防止種子擴散;夏天割除互花米草後,也可以用『覆蓋法』,在上面覆蓋黑色塑膠布並壓上重物,使其死亡;或是透過『圍堤水庫法』,藉由長時間的浸泡讓互花米草缺氧死亡。」。

「溼地殺手」互花米草對沿海地帶原生物種造成威脅,圖為淡水河出海口左岸八里的互花米草。(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
互花米草分布面積大,常以重型機械挖除,再就地掩埋。(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

「綠癌」小花蔓澤蘭 林務局首要移除入侵種

目前林務局的入侵種移除、防治工作,「小花蔓澤蘭」是當前的首要之重。原先為了坡地水土保持、綠美化而引進能快速達到綠覆蓋的小花蔓澤蘭,由於繁殖速度過於迅速,林務局每年都需投入相當資源進行防除。

「小花蔓澤蘭每一平方公尺就能產生17萬顆種子,飛散出去的範圍極難控制,另外它的節點跟芽都能進行無性繁殖。」如此驚人的生長速度,張偉顗解釋道,若沒有進行定期移除,小花蔓澤蘭一旦攀爬上樹木,將會阻礙與陽光的接觸面積,阻斷光合作用造成植物衰弱和死亡,也因此被冠上了「綠癌」這聳動的稱號。

為了進行小花蔓澤蘭的防除,張偉顗指出,農委會訂定每年8月15日至9月15日為小花蔓澤蘭防治月,並選定9月第1個星期六為全國防治日。而林務局轄下的各林區管理處也會在防治期間同步與公、私部門合辦大小活動,例如去

(2020)年嘉義林管處在嘉義縣中埔鄉舉辦「2020蔓跑-除蔓新森活」活動,透過「蔓跑」(慢跑)讓參加跑者體驗小花蔓澤蘭驚人生長速度;花蓮林管處則在鳳林鎮舉辦「慢城不蔓市集」,結合花蓮在地特色市集,展示小花蔓澤蘭多元利用產品的開發與運用。

小花蔓澤蘭為菊科蔓澤蘭屬蔓性草本植物,原生於中南美洲,蔓莖的生長速度極快,在國外有「一分鐘一英哩雜草」之稱。
臺灣每年8月15日至9月15日為小花蔓澤蘭防治月,圖為民眾響應參與除蔓活動。

從根源防治做起 對外來入侵種進行全面監控

對於林務局多年來投入在外來入侵種的防治與控管,張偉顗表示,外來入侵種具有快速繁衍的特性,要能做到全面移除確實是件難事,但逐年的宣導與移除,仍然小有成效。以小花蔓澤蘭為例,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19年底的監測資料顯示,分布面積已由2001年的5萬1,852公頃減少至4,736公頃,已大幅抑制小花蔓澤蘭的蔓延。不過,小花蔓澤蘭繁殖力極強,仍須持續防治。

同時,張偉顗也強調,礙於島嶼地形限制,要能做到入侵物種在全臺分布地區的調查,仍有一定難度,加上野外條件隨時在變化,在某處移除入侵種後,很難保證不會在另一處再現蹤跡。「除了請民眾一起參與移除外,我們更希望民眾不要隨意攜帶未經過檢驗的種子或植物入境,若是不幸逸散出去,後續得花上更多的精力與資源來處理入侵的問題。」這樣的觀念,也是林務局在每次舉辦的防治活動中,一再強調的。

而在科技的發展下,張偉顗透露,若能藉由空拍或衛星影像掌握入侵種的分布範圍,就能針對各地區的狀況對症下藥,更有效地移除入侵種;「我們之後也會以『適地適木』為原則,將臺灣現有的106種原生樹種種回來,達到原生種的保育及維持生物多樣性。」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