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國門到田間農業第一線,防檢局實戰經驗大公開

荔枝椿象成蟲為黃褐色,胸部腹面披白色蠟粉。(圖片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副教授莊益源)

文/徐肇尉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外來入侵種不只對臺灣的生態環境造成顯著的衝擊,其中,疫病蟲害更會對農業發展造成影響,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從早期的福壽螺,到近期的荔枝椿象、秋行軍蟲的防治,一直是臺灣農業發展重要的議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做為國家邊境的守門員,多年來已累積不少實戰經驗,因應疫病蟲害對農業造成的危害。

檢疫、隔離層層把關 防堵有害生物入境臺灣

這幾年大大小小有關邊境檢疫及政策的新聞,讓社會大眾對於防檢局的邊境檢疫作業,特別有印象。2018年中國境內爆發非洲豬瘟,政府為了避免疫情傳入臺灣,對臺灣養豬產業造成毀滅性的衝擊,在2019年持續加強邊境檢疫的防護措施,也讓更多民眾認識到在國門認真工作、模樣可愛的檢疫犬。

當然,邊境檢疫業務不會只靠檢疫犬的鼻子,實際上,防檢局除了要管控旅客人員入境時,可能攜帶外來有害生物的風險,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阻擋病蟲害透過動植物貨物進口入侵臺灣。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以植物產品為例,包含農產品、活體植物、甚至是可能潛藏有害生物的木質包裝材料和栽培介質,都需要經過檢疫的程序。必要的話,活體植物也需要像歸國旅客一樣,待在指定場所(圃場)進行隔離檢疫,才能防堵害蟲、疫病流入農田。

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攝影/王志元)

鄒慧娟說明,如果有國家想要向臺灣輸入一種不曾進口的農產品,必須申請「首次輸入風險評估」,申請國須先提供該農產品的基本生產管理資料、可能危害該品項的有害生物清單及管理措施。「我們會先檢視所提供的有害生物清單,並查找、比對國際上的科學文獻與資料庫,逐一依有害生物的生物學特性、是否危害其他植物等科學證據,分析每一個有害生物隨該農產品貿易傳入我國的風險。必要時我方人員會到當地,實地查驗農產品的生產管理及有害生物防治情形,再訂定我們的輸入檢疫規定。這個檢疫規定制定的過程中,會持續與申請國討論可落實且兼顧貿易的有害生物管理措施。」

檢疫規定經雙方確認後,輸出國須依規定完成必要的檢疫措施、開立輸出植物檢疫證明書後,貨品才能輸出到臺灣,防檢局接著根據不同貨物風險,進行取樣檢查。鄒慧娟說,「有些病害沒辦法當下檢查出來,我們會有隔離檢疫的作法,例如薔薇科植物,我們會要求業者在申請植株進來前,就先提出隔離管制計畫和場所,且隔離場所需有防止有害生物逸散的防護效果。」隔離期間,由防檢局分局人員檢查並記錄,「隔離期可能長達一年或兩年,確定沒有我們關切的有害生物,才會放行。」

臺灣做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國,農產品輸入的檢疫工作已經和世界同步。鄒慧娟說,防檢局依據國內《植物防疫檢疫法》、WTO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SPS)」及相關國際標準,於完成風險評估後,公告「中華民國輸入植物或植物產品檢疫規定」,規範國外農產品輸入臺灣時應遵行的事項,並明列檢疫有害生物清單,對昆蟲、蟎類、細菌、真菌、病毒、植物菌質體、線蟲類、雜草、軟體動物類、寄生性植物與未確定致病因子等,約一千餘種有害生物進行檢疫管制,防杜這些有害生物隨進口農產品傳入臺灣。

因應氣候變遷及國際疫情瞬息萬變,防檢局持續根據各種有害生物的疫情及危害風險,包括不同國家的有害生物發生情形、進口的農產品種類及檢疫結果,調整輸入檢疫規定。若農產品確實帶有高風險的病蟲害風險,就會採取禁止進口的作法。

超前部署 秋行軍蟲的三階段防疫策略

除了在邊境第一線把關,防檢局還需時時刻刻對可能出現的外來種保持警惕。由於全球化及氣候變遷的影響,過去局限在特定地區的病蟲害,許多都已跨過地理障礙,來到臺灣的周邊國家,入侵臺灣機會隨之大增。2019年出現的「秋行軍蟲(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就是一個指標案例。秋行軍蟲原生於美洲地區,可能是透過農業貿易的管道,2016年跨過大西洋的地理屏障,來到非洲地區,由於秋行軍蟲的成蟲可藉著氣流進行長距離的遷飛移動,在2019年時已在東亞地區的國家陸續現蹤。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鄒慧娟表示,防檢局常態性地收集國外防疫檢疫資訊,並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會議,因此很早就掌握秋行軍蟲入侵非洲地區的訊息。2019年3、4月間,農委會派員參與WTO研討會,除了分享臺灣對與秋行軍蟲同科的「斜紋夜蛾」防治經驗,也在會中得到秋行軍蟲已入侵周邊國家的資訊,立刻展開超前部署。

政府參考各國作法,整備相關防疫技術與資材,並設偵察點,發現秋行軍蟲立即處理。防檢局研判,依照秋行軍蟲的長距離飛行特性,只在邊境做好貨品把關還不夠,秋行軍蟲仍可能隨著氣流進入臺灣,我們遲早必須面對這個會對本地農業造成極大危害的物種。

防檢局首先盤整秋行軍蟲對農作物的危害風險,並訂定階段性的防治策略,同時,參考同科的斜紋夜蛾的防治方式,研擬整合性的防治措施。防檢局規畫引入民間力量,以獎勵的方式,鼓勵民眾加入秋行軍蟲通報的行列,同時辦理教育訓練,提供秋行軍蟲辨識的文宣資訊,希望在預警期,就能加強農業單位辨識秋行軍蟲的能力。當時臺灣只有少數人看過秋行軍蟲本尊,當秋行軍蟲真的在田間出現,農民和農業單位要有能力辨認,防治單位才能立即進行處置,希望能在初期就能夠撲滅幼蟲。

2019年6月8日,臺灣首度確認秋行軍蟲在苗栗現蹤,農委會隨即成立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對受害作物採取焚燒掩埋的處置,希望在第一階段就能將災情控制在區域內。

國外的防治經驗顯示,秋行軍蟲一旦成為疫病蟲害,根治的難度非常高,因為只要周邊國家有秋行軍蟲,隨時都可能再跟著氣流進來臺灣,因此蟲害的處置對策,需要先一步思考農產業如何與秋行軍蟲共存,並予有效防治管理。因此,在第二階段,也就是發現秋行軍蟲已經產卵、有第二代的成蟲後,改以補助農民在發生區域強制噴藥的方式,避免災害疫情擴大。在第三階段則推動農民自主管理,以多元方法防治,政府也持續監測,適時提醒防範。

鄒慧娟說,臺灣自今(2021)年3月1日起進入秋行軍蟲防治第三階段的過渡期,政府提供兩次藥劑補助,不再補助施藥工資,鼓勵農民採取整合性防治措施。今年7月1日起,將正式進入第三階段,防檢局已為受影響的玉米、高粱擬定「作物病蟲害整合性管理(IPM)策略」,以「預防」、「監測」、「治療」的架構,讓農民可參照這些田間管理的指引,例如以清園、翻犁、淹水、輪作的方式,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維持作物監測,並發展赤眼卵寄生蜂的生物防治技術,有必要再進行化學劑防治。希望未來能在整合性管理策略的推動下,減少秋行軍蟲對產業的衝擊。

秋行軍蟲危害硬質玉米抽穗期。(圖片提供/防檢局技正蔡馨儀)
秋行軍蟲危害玉米情形。

強勢外來疫病蟲害 荔枝椿象的防治策略

近年另一個受到關注的外來疫病蟲害「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也是防檢局積極防治標的。荔枝椿象原生於東南亞、華南一帶,1997年首度在金門地區發現,2009年首次出現在臺灣本島高雄。到了2016年,荔枝椿象已對「荔枝」、「龍眼」等果樹作物帶來明顯的危害,因此近三年農委會每年都補助地方政府辦理防治工作。

荔枝椿象的寄主植物以無患子科植物為主,除了荔枝龍眼,常作為行道樹種的臺灣欒樹、無患子,也是牠的主要寄主植物。荔枝椿象除了會刺吸果樹的嫩梢、花穗及幼果,導致落花、落果或果皮黑化,也是簇葉病的媒介。另外,荔枝椿象在受擾時會噴出腐蝕性臭液,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會引起刺痛及過敏。為確保果樹收成,並維護民眾安全,荔枝椿象的防治變得非常重要。

防檢局根據荔枝椿象的生活史,搭配荔枝龍眼的慣行栽培時程,推動整合性防治,成蟲越冬與若蟲成長期為重點防治階段,這時以清園管理和化學防治為主;到了果樹花期,為了避免施用農藥干擾蜜蜂與花穗成長,改以釋放平腹小蜂做為生物防治手段。4、5月荔枝椿象產卵盛期,則以物理防治方式摘除卵片(葉上蟲卵)的方式移除,也有地方政府以每片5元收購,鼓勵民眾參與。由於荔枝椿象的危害不只出現在農業區,因此除了防檢局,各部會也會一起參與防治的研討會議,以屬地主義的方式分工合作,例如校園與林地分別由教育部與林務局來協助。

荔枝椿象每次產14顆卵,黃色較少見,綠色較常見。
荔枝椿象若蟲體色鮮艷,成蟲則為黃褐色。(圖片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副教授莊益源)

考量外來疫病蟲害在初期階段未有效控管,後續的防治作業會更加困難,防檢局持續監控新出現病蟲害發生情形,並請各政府機關在發現新的病蟲害時,通報防檢局進行鑑定。2018年,新北市八里地區出現「龍眼雞」,政府隨即啟動防治作業,監控是否有對農業造成危害。所幸目前並未對農業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當代的農業貿易已是全球化時代的基本架構,外來疫病蟲害隨時可能對臺灣農業造成危害,相關檢疫及整合防治措施至關重要;防檢局也透過農委會「田邊好幫手」App,提醒農民注意疫情相關訊息。「外來疫病蟲害如果已經在臺灣立足存在,不可能完全消失,我們能採取的,就是必須去面對它,積極管理它。」鄒慧娟希望防檢局針對外來疫病蟲害所推動的整合性管理策略,能夠持續發揮積極作用,將外來疫病蟲害族群數量控制在經濟危害水準之下,使農民所投入的防治成本符合經濟效益,也可兼顧環境友善及生態平衡。

防治荔枝椿象,可以釋放平腹小蜂卵片做為生物防治手段。(圖片提供/苗栗場生物防治分場助理研究員吳怡慧)
金門防範秋行軍蟲危害高粱,進行噴藥防治。(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