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農田水利會
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源,也是農業不可或缺的命脈。臺灣的農田水利系統,從荷蘭統治時期就有雛型,隨著時間演進,民間慢慢形成農田水利會體系,早期採取區內硬性會員制,只有灌區內農民能夠享有灌溉水源,卻也因此造成灌溉渠道難以延伸灌區外的偏遠或困難地區。2020年10月1日,農田水利署揭牌成立,農田水利會由公法人組織升格為公務機關,隸屬農水署,除了維護現有農田水利設施外,也擴大灌溉服務,並透過跨部會、跨領域的合作,替臺灣規畫更全面的農業用水政策。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掛牌成立,首任署長蔡昇甫剛就任,即面對臺灣56年來首次沒有颱風造成水情吃緊的局面,蔡昇甫表示,農業用水換成由農水署管理,農水署與經濟部水利署是平行機關,將可確保農業水權,並可以大數據分析訂定作物用水計畫,超前部署,依據不同農地地形、作物種類調整供灌方式。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1日正式成立,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同時改制公務機關,成為農田水利署轄下17個管理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田水利會改制,基層農田水利老舊的灌排設施要全面更新,讓水資源可供更多農民使用,國家水資源調度也更有效率。
農田水利會10月1日將改制公務機關,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將同時升格成立「農田水利署」,農委會21日公告,農田水利署首任署長將由農委會現任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調陞,此人事異動將於10月1日生效。
109年農田水利新進人員招考,報名時間將在9月2日下午5時截止。報名方式採網路報名,但報考者仍須將學經歷等報名資格證明文件,以限時掛號寄送甄選專案組,須在9月2日下午5時前寄出,以郵戳時間為準。
行政院拍板農田水利法10月1日上路,農田水利會將正式改制為公務機關,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4日表示,農委會的農田水利處將升級三級機關,更名為農田水利署,17個農田水利會則會更名為17個「農田水利管理處」,農田水利會長的職務及職稱,將由農田水利理管處處長取代。
立法院2日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法》,水利會確定改制為公務機關,公法人身分將走入歷史。水利會改制面對反對聲浪,經過一整個下午的漫長表決大戰才過關,立院場外有農田水利會代表抗議,但也有5個農田水利會長親自前往農委會,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達支持。
《農田水利法》2日在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農委會表示,農田水利法相關10個子法將在母法正式施行之前修訂完成。農田水利會改制後,將維持水利小組等基層組織,繼續辦理農田水利業務,灌溉配水也將延續既有制度不會調整改變。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30日審查《農田水利法》草案,在修法前即引起外界關注,涉及農田水利會灌溉制度、農田水利會資產條文,因朝野立委對相關內容仍有疑慮,故保留送立法院會協商。
全國17個農田水利會今年10月就要改制為公務機關,法源《農田水利法》的立法有時間壓力,29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草案報告及詢答,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相關子法已經備妥,待母法三讀通過即可公布;同時,農委會農田水利處也會配合行政院6月的組改時程,改組為農田水利署,未來,17個農田水利會即改制為17個分署,分署長由事務官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