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法三讀通過 污染灌溉水最高開罰2千萬

立法院會經過漫長表決大戰才過關《農田水利法》,農委會表示,未來灌溉水質更有保障、灌區擴大、服務更多農民。(攝影/農傳媒)

立法院2日三讀通過《農田水利法》,水利會確定改制為公務機關,公法人身分將走入歷史。水利會改制面對反對聲浪,經過一整個下午的漫長表決大戰才過關,立院場外有農田水利會代表抗議,但也有5個農田水利會長親自前往農委會,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達支持。陳吉仲表示,不論行政院最後決定的施行日期為何,農委會「農田水利處」都會如期在10月改為「農田水利署」,提升機關層級,服務更多農民。

《農田水利法》三讀通過後,陳吉仲回到農委會召開記者會表示,法案的通過對於農業改革、農民用水、全國水資源調度等,都留下非常重要的歷史紀錄,法案通過了,對農委會來說,才是工作的開始,「農委會會承擔下所有的工作,但需要17個農田水利會長、2千多個員工、以及小組長們、工作站主任一起努力。」

陳吉仲說明農田水利法立法效益,包括:透過全國性的水資源調度,可以提升用水使用效率;配合農業政策興設農田水利措施,以逐漸擴大灌區服務範圍;農田水利署將有法源依據針對污染灌溉水質、盜水、破壞農田水利設施等行為開罰,被查獲污染灌溉水質最高可開罰2千萬元。

同時,陳吉仲也再三保證,現有水利會員工的工作權及福利薪資都可獲得保障,甚至,未來提供更多灌區服務後,福利也可望跟著提升,而且水利會工作人員的雇主,將從水利會變更成政府,未來保障會更多。不過,灌溉小區的小組長則由遴選改為遴派。

有些水利會因為擁有龐大資產,改制成公務機關後,資產是否納入國庫,引發外界關注,陳吉仲強調,農田水利會資產一定專款專用,且原資產會成立專戶,各作業基金排除國產法限制,基金不僅不納入國庫,農委會還會繼續撥補經費,每年總金額60億元的預算會撥補到基金中。

農田水利諮議會的組成,也曾受到質疑,因為擔心灌區內農民的心聲無法獲得重視,根據三讀通過的《農田水利法》,由會務委員會轉型成的諮議會,成員有專家學者、地方人士、農民,且農民人數要超過3分之2,陳吉仲認為,諮議會成員可以充分反應農民的心聲與需求。

七星、石門、南投、高雄、屏東等5個農田水利會會長力挺農田水利會改制公務機關。(攝影/陳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