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 擴大服務抗氣候變遷 農水品質監測保食安

農水署署長蔡昇甫

(圖片提供/財團法人農田水利人力發展中心)

口述/蔡昇甫 採訪.整理/田育志 攝影/吳尚鴻

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源,也是農業不可或缺的命脈。臺灣的農田水利系統,從荷蘭統治時期就有雛型,隨著時間演進,民間慢慢形成農田水利會體系,早期採取區內硬性會員制,只有灌區內農民能夠享有灌溉水源,卻也因此造成灌溉渠道難以延伸灌區外的偏遠或困難地區。2020年10月1日,農田水利署揭牌成立,農田水利會由公法人組織升格為公務機關,隸屬農水署,除了維護現有農田水利設施外,也擴大灌溉服務,並透過跨部會、跨領域的合作,替臺灣規畫更全面的農業用水政策。

遭逢百年大旱挑戰 行政決策與補償效率提高

農水署成立之初,面臨的首項挑戰,就是2021年初的「百年大旱」。在與相關部會及行政院的研討下,我們經過精密的計算,迅速做出決策,現有灌區的31萬公頃中,有7.4萬公頃停灌來確保最基本的民生用水,為了照顧農民生計,也發出停灌補償。但與過去不同的是,因為農水署升格為公務機關,能直接與其他機關介接,統整農民的地籍、銀行帳戶等資料,以往從宣布停灌到補償費用入帳,平均要花半年的時間,這次在1個月的時間內,有99%的農民都能領到補償,不只是行政效率上的提升,最大幅度地保障農家生計,也大大降低了他們對停灌的恐慌。

至於剩下的23.6萬公頃農地,所能使用的水資源只有以往的一半左右,我們則採取數項措施來因應。首先,透過事先的抗旱座談會,向農民宣導節水灌溉、分區輪流灌溉,根據農水署的精密計算,將各農戶種植水稻時需要大量用水的整田插秧期與抽穗期錯開,分散用水尖峰;其次,鼓勵農民使用乾式整田法,省下50%的用水量,同時向經濟部水利署各河川局及地方政府調用防洪用的抽水機,將符合灌溉水質的河水抽至埤塘作為調蓄使用。

在多元抗旱措施與農民配合下,雖然面臨缺水窘境,但令人振奮的是,這23.6萬公頃的稻作不僅如期收成,產量與品質還比以往更好,能賣得更高的價格。對農水署來說,農民的歡欣是我們的成就,特別是抗旱過程中,不論是停灌補助的發放,或是多次座談中的溝通與配合,都感受到農民對我們的信任,現在回頭檢視這場百年大旱,是個危機也是個轉機,更是拉近農水署與農民關係的一大契機。

桃三灌區110年第一期作供灌地方座談會
桃三灌區110年第一期作供灌地方座談會。(圖片提供/農水署)

雨量分布愈趨極端 短中長期策略多元抗旱

而這樣的契機,也是農水署面對氣候變遷的重要經驗。檢視臺灣百年來的降雨紀錄,總降雨量並無太大差異,乾溼季的雨量分布卻越來越極端,為此,我們擬定了短、中、長期的策略,一步步打下未來乾旱頻繁趨勢中的用水基礎。

首先,去(2021)年我們推出「節水管路灌溉」補助。對於種植花卉、蔬菜、雜糧的農民來說,用水量並不如稻作來得多,透過管路灌溉反而有助於作物生長,原先編列2億元預算,因為反應熱烈,最後共發出4億元補助農民拉管線、做噴頭。這是短期內採取的策略,鼓勵農民透過管路灌溉系統,達到節水又穩定收成的效果。

中期來看,我們將加強蓄水與引水設施。臺灣山高水急,一年約900噸的降雨量,從工業、民生到農業用水,實際拿來使用的只有約170噸的量,有80%以上的雨水都流入海中,若能透過適當的措施多留下5%的水量,勢必能讓各界用水都更有餘裕。

在蓄水設施上,我們著重在畸零土地上開挖埤塘,或是在大型渠道中間規畫出蓄水空間。這類分散型的蓄水措施是國際趨勢,儲存的水資源除了可以增加抗旱能力外,在雨季及豐水時期也能減少下游洪患,同時更能調節氣候、補助地下水,這不僅是在農業上,在經濟、社會以及生態各層面,都有極高效益。

至於長期策略,則以「智慧灌溉系統」為目標,面對極端氣候影響,勢必得引進不同領域的科技協助,未來我們預計在田間布設感測器,精準掌控土壤溼度,並透過雲端的大數據計算後,調控水庫閘門的開放、河川取水量多寡,以及渠道在幹線、支線以及分線該提供田間多少灌溉水量。

從今年開始,我們也挑選南部的嘉南管理處灌區以及桃園石門水庫灌區作為示範區,展開為期4年的智慧灌溉研究計畫。在百年大旱的處理經驗以及短、中、長期的策略規畫下,相信我們應對乾旱的準備能更加完善。

智慧灌溉系統。
智慧灌溉系統。(圖片提供/農水署)

擴大灌溉服務措施 形塑地方創生產業效益

另一方面,在現有灌區的用水規畫外,農水署也希望能照顧到更多的農民。過往農田水利會只有服務特定地區,導致仍有許多土地未能享有穩定的用水服務,農水署目前已經完成全國農田水利事業區域外的整體灌溉服務需求調查,並規畫在2025年以前,可以多提供8.8萬公頃的灌溉服務。

這些擴大服務到的區域原先都是「看天田」,種植旱作為主,現在透過我們建置的灌溉管路與蓄水空間,在農業用水的服務上,直接由原先的0分進展到80分,這樣擴大灌溉服務的措施,對於受惠的農民來說,是相當有感的。

更特別的是,擴大灌溉服務原先是要解決農業用水之苦,卻連帶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南投縣埔里鎮大坪頂地區是我們最早開始建置的地區之一,因為農業用水的穩定,此處種植百香果的發展也蒸蒸日上,帶動相關產業如肥料、農業資材、合作社、農產加工、運輸通路等等,形成綜合的經濟效益,此處的幼稚園與國小入學率也跟著增加。

這其實與近年來各界所關注的地方創生、農村再生是類似的概念,比起舉辦不定期的活動,反而是增加該地的經濟能量,才更能讓人民在此處紮根,甚至是吸引人口回流。於是我們對於擴大灌溉服務的政策更加堅定,相信在各地所建置的系統能像嘉南大圳一樣,歷經百年依舊能替沿線土地與居民帶來效益。

農業水質管控 跨機關合作24小時智慧監測

談論了這麼多有關水量的議題,在農水署所負責的範疇中,「水質」也是重要的一環,就像人一樣,要能吃得飽,也要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在農水署成立時同步施行的《農田水利法》第14條就明文規定,在農業專用渠道裡,原則上禁止非農田的排水排入,這是對於水質管控的重要法源。

在全國各地,我們在農業專用渠道設立了2,300多個檢測點,去年1年就抽驗了3萬多個點次,農水署也自建3個通過國際試驗標準的水質檢驗室,並定期將檢驗結果公布在「灌溉水質資訊服務平台」,藉以管理農業用水的安全。

檢驗水質
農業專用渠道內的灌溉水定期檢驗水質,確保農業用水安全。(圖片提供/農水署)

然而,農水署的水質檢測僅限於渠道內,農業用水卻有80%是從河川引水灌溉,於是我們與主管河川水質的環保署合作,透過放置在河川內的移動式智慧水質監測器,隨著水流24小時監測河川水質,以防不肖業者排放廢水,補足定時定點監測的不足,加強維護灌溉用水品質。

事實上,不論是透過與各部會合作進而提升行政效率,或是在用水量與水質的短、中、長期規畫與監測,我們在在體認,農業用水不僅僅是關乎農民生計,也影響消費者食安與環境生態的保護。農水署成立雖然只有1年多的時間,但良好且有保障的農業用水管理,我們責無旁貸,未來也將繼續以此為目標努力,替農業以及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農水署署長蔡昇甫
農水署署長蔡昇甫認為農業用水關乎農民生計,也影響消費者食安與環境生態保護,如何良好管理農業用水是重要課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署長 蔡昇甫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所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所、農業經濟所雙碩士,曾任農委會企劃處長、農委會秘書室主任、農委會輔導處科長、農委會農田水利處經營發展科科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 廣告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