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第二苗圃舊茶園。(攝影/里昂紅攝影工作)
新聞
草山曾經有茶園──陽明山上被遺忘的臺灣茶產業

大屯山區不僅是雲霧繚繞、氣候較為潮溼的丘陵地帶,且離港口市鎮(淡水)距離不遠,有商業貿易上的便利性,故適合投入經濟作物的生產。所以,不論是從自然環境或從人文環境的角度來看,大屯山區的丘陵坡地確實適合作為茶樹的種植環境,這個地區不僅符合茶樹生長條件,也有利於後續茶葉的產銷。

新聞
讓世界看見臺灣東方美人 苗栗青年製茶師奪英國三星大獎

出身三代茶葉栽培、製茶設備世家的苗栗頭份青年製茶師張家齊,以臺灣的東方美人茶,拿下全球最大美食飲料競賽盛事、英國Great Taste Awards最高三星大獎。在競爭最激烈的「單一莊園茶類」組別中,僅有3件作品榮獲三星大獎,張家齊的東方美人就包辦其中2件。

新聞
受疫情影響市場不穩 越南茶葉去年唯對中出口仍維持穩定

越南茶葉出口目前世界排名第五,茶產品可輸銷到74個國家與地區,茶葉產量則位居全球第七,總生產面積12.3萬公頃,年產量18萬噸,2020年度出口預估達13.5萬噸,出口額2.2億美元,國內銷售額3.32億美元,茶行業總收入5.52億美元。

新聞
魯冰花花期來到 二二八連假正盛開

今年因農曆年前氣溫已明顯回暖,魯冰花平均提早1至2周開花,現在已進入盛花期,包括苗栗市八甲茶區、桃園龍潭大北坑休閒農業區,以及木柵貓空樟樹─樟湖步道均看得到,民眾可把握時間賞花,今年花期預計會在3月中旬前結束。

農業技術
抵禦茶葉大敵!茶角盲椿象的生長與防治

茶角盲椿象(Helopeltis fasciaticollis Poppius),或稱茶蚊子(tea mosquito bug, TMB),原為一種森林害蟲,隨著人類對山林的開墾與種植,該蟲轉向取食人類的作物。茶角盲椿象廣泛分布於各個產茶國家,包括孟加拉、斯里蘭卡、寮國、越南、西馬來西亞、臺灣、巴布亞紐幾內亞、烏干達、肯亞、中國,以及印尼的爪哇與蘇門答臘,此外,茶角盲椿象亦為海南島腰果等經濟作物的重要害蟲。

新聞
不只豬肉 明年元旦起香菇、大蒜、花生等20農產散裝食品須標示原產地

農委會經與衛福部食藥署協商,修正「散裝食品標示規定」,強制規範明年1月1日起,香菇、花生、大蒜、紅棗等20項農畜禽散裝食品須標示「原產地(國)」,未依規標示可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標示不實可處4萬至400萬元罰鍰。

新聞
【愛上臺灣茶】阿里山迎客來 高山茶鄉飄醇香

雲海、日出、霞光、神木、櫻花、高山小火車……,身為臺灣最具知名度的景點,阿里山的美麗風光,宛如夜空中的繁星,光芒閃爍,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的旅遊人潮。2014年起,農委會農糧署為阿里山再添新亮點。座落在阿里山區的優遊吧斯瑪翡茶莊、小山霂茗、FKUO山芙蓉茶業、飲山郁茶館等入選「亮點茶莊」,讓遊客飽覽風光之餘,也能一飲聞名中外的高山茶,不枉阿里山之行。

新聞
有機農作有益茶園生物多樣性 蜘蛛數量、種類均較慣行多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近兩年在南投縣魚池鄉及新北市坪林區茶區進行田間蜘蛛類調查,發現有機農作茶園蜘蛛數量及種類,均較慣行農作茶園來得多,顯示有機農業對蜘蛛這種害蟲天敵物種的生存有益。

新聞
邁向臺灣茶產業3.0之轉型契機

「一杯春露暫留客」、「寒夜客來茶當酒」,以茶會友自古就是友善的待客之道,更在濃茶淡水、細斟慢酌中,品味人生。當快速便利的泡沫紅茶、手搖飲、罐裝茶滿街竄起,店招密集程度幾乎與超商不相上下,又是另一番世道人情即景。面對飲茶文化的消費習慣和市場改變,臺灣該如何站穩腳步、精準布局,甚至進軍海外,以追求最大的營運效益,這不僅要靠經驗,更得借助現代智慧科技策略。

新聞
【越南臺茶】一個菁味、各自表述 隱身於進口茶裡的臺灣餘韻

在臺灣的茶店、茶行,或是報紙、雜誌、媒體中,時不時可以看到一些讓我至今佩服不已的茶界高手,在花了大半輩子喝遍臺灣各地茶之後,他們可以帶著高深莫測的神情說,這是哪個茶區,甚至是哪片山頭的茶,大到梨山、阿里山的一片茶區,小到翠峰、瑞岩的幾里山頭,遠到一海之隔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