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16號具強健生長勢,以9吋盆栽培亦能生產優質果實,果重約1.9公斤左右。(圖片提供╱宇辰種苗)
豐年雜誌
洋香瓜「臺南16號」 網紋緊密肉細緻:抗白粉病綠肉新品種 涼溫期栽培理想選擇

洋香瓜屬於甜瓜大家族,和同屬甜瓜家族、在臺灣栽培已有3百餘年的香瓜相比,洋香瓜果皮較厚。為提供農民於晚秋至早春期間,亦即涼溫期種植更具競爭力的綠肉網紋洋香瓜品種,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多年間深入研究抗白粉病、適合涼溫期栽培的特性,育成「臺南16號」,為我國洋香瓜產業添注活水。

豐年雜誌
你吃的是什麼米?認識稻米分類和臺灣品種

你知道自己吃的米是什麼品種嗎?水稻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育種研發也極為興盛,國家種原中心有紀錄的稻米種原資料便有上萬筆。稻米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根據考古調查,約4千多年前的臺灣史前原住民已有種植旱稻,目前旱稻仍有部分部落、農友種植。若以影響口感的澱粉成分黏性區分,稻米則可分為秈稻、稉稻及糯稻。

芳榮執行長、第四代長媳黃麗琴(左)和小姑張美雪(右)持續與農民溝通,使集團契作穩健發展。
豐年雜誌
百年深耕在地 芳榮米廠伴農友轉型:拚品質不拚產量 集團契作價可高於公糧

位在臺南後壁的芳榮米廠成立至今98年,臺灣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對進口稻米帶來的衝擊,芳榮於2005年成立稻米產銷專業區迎戰,一路走來共有70多位稻農契作,今年交出漂亮價格成績單。

兩個蓬萊米品種臺南16號、台農71號,每百臺斤各是1,380元、1,280元,第四代長媳黃麗琴說,與今年一期作的蓬萊稻穀每百臺斤市價相比,農民收入等於每百臺斤各多出380元及480元,創下史上新高。

烏日農友林凡閔(中)以臺南16號品種稻米赴日參加第24屆「米.食味分析鑑定競賽」,獲得「特別優秀賞。( 圖片提供/烏日區農會)
新聞
臺灣農友再獲日本米.食味鑑定大賽肯定 林凡閔鑽研臺版越光米臺南16號國內外豐收

臺灣稻米再度國際爭光,臺中市烏日區農友林凡閔以臺南16號品種稻米赴日參加第24屆「米.食味分析鑑定競賽」,獲得「特別優秀賞」,臺南16號有臺版越光米之稱,改良自日本越光米,讓它適合在臺灣種植,101年命名推廣以來至今10年,加上這次日本競賽,已有10次得獎紀錄,目前在臺灣種植面積1,000公頃以上,彰化二林、雲林斗南的種植面積較大,多以契作方式種植。

新聞
臺版越光米口感佳有彈性 臺南16號獲獎常勝軍

為了提升國內稻米產業競爭力,提供消費者體驗優質的在地米飯,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南改場)與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合作,利用傳統育種方法搭配現代分子標誌輔助選種技術,將臺灣在地水稻品種「臺農67 號」特有的日照長度鈍感特性導入「越光」,終於在民國101年推出與越光有95% 相似度的水稻品種「臺南16號」,其米粒外觀晶瑩剔透,米飯口感及稻穀產量皆能媲美日本生產的越光米。

新聞
稻米達人冠軍揭曉 崁頂顏仙水、池上官聲燐榮登米王

農委會農糧署109年「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冠軍出爐!今年由屏東縣崁頂鄉顏仙水奪得臺灣好米組冠軍,臺東縣池上鄉官聲燐拿下臺灣有機米組冠軍。今年4月有強烈大陸冷氣團帶來低溫,6、7月氣溫卻偏高,不利水稻生長,但參賽稻米仍維持高水準表現。

新聞
水稻「臺南19號」節水、Q彈、產量穩 有機栽培、特色米新選擇

水稻香米新品種「臺南19號」,生育天數較一般水稻少20天,可節省灌溉水量,且具抗稻熱病特性、產量穩定,其帶有芋香味、口感軟Q,更能受到消費市場歡迎,適合有機栽培及特色米消費市場,目前已公告稻種繁殖技術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