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茶包
封面故事
花蓮場做母雞 中草藥產業撥雲見天 輔導栽種到銷售,讓黃芩和紫蘇扎根東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蓮場)積極推動東部中草藥產業,從較早建立有機栽培模式的當歸、丹參和黃芩,到新近推出繁殖採種及茶包調製技術的紫蘇,在法規夾縫和火熱的大疫保健趨勢中,花蓮場專注勾勒適合本土產銷的中草藥栽培藍圖,屢屢催生成功的發展案例,為臺灣裹足不前的中草藥產業點亮一盞明燈。

豐年7208疫健植物大補帖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8月號 農醫跨域起步走 疫健植物大補帖

荷和紫蘇,臺灣中草藥種類多如繁星,總計種植面積卻僅有500公頃。按理說「生吃都不夠」,實情卻是本土中草藥難以打入國內中醫藥材的供應鏈,臺灣所使用的中藥材幾乎全是國外進口。如今「清冠一號」一舉成名,中醫藥界開始著手聯合農業界,臺灣中草藥產業化幾十年來舉步維艱的困境,期待有解。

新聞
水耕當歸全株可利用 深水式栽培省水、產量更高

冬季冷颼颼,許多人喜歡吃藥膳食補暖暖身,藥膳常用中藥材當歸國內以土耕栽培為主,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日光蔬活水耕農場合作開發「當歸深水式水耕栽培量產技術」,不僅比一般水耕栽培來得省水,單位面積產量甚至高於傳統土耕栽培方式。

新聞
害蟲現形記!一次掌握「當歸」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及管理

危害當歸的蝸牛種類多為非洲大蝸牛,每年春夏季為其高度活動季節,於梅雨季或颱風豪大雨季節更易發現其蹤跡,喜歡取食當歸葉柄及莖基部,造成植株多處傷口,開放性傷口易造成感染,造成植株腐爛。

新聞
縱谷養生新三寶:當歸、丹參、紅糯米

無論飲食風潮如何改變,養生飲食永遠不退燒。過往臺灣使用的中藥材如當歸、丹參多以進口為主,有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量疑慮,近年在花改場與農民的努力下,宜蘭、花蓮也加入了生產行列

新聞
打造中草藥發展契機,當歸、丹參邁向六級化休閒農產業

臺灣中藥材多仰賴進口,但常有農藥、重金屬殘留等問題,嚴重影響民眾食用安全。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積極推動東部地區中草藥產業發展,建立優良農業操作 (GAP) 栽培技術及有機栽培技術,生產優質、安全的中草藥。

新聞
走進當歸白色花海和丹參紫色花叢間,到花蓮來場產地小旅行

說到保健養生食材,大家可能吃過當歸與丹參,但應該很少見過它們在六月花期盛開的樣子,因此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將於今年六月期間,與花蓮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合作,共同規劃「產地小旅行-好鮮‧好味‧好好玩」的農遊活動

新聞
【產地餐桌 部落廚房】以義大利風格演繹原民料理、在地飲食的Giwas Ali

一間餐廳,搭建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以料理及故事使原住民族與其他族群相互交流,滿足口腹之餘更讓彼此相互尊重,他們使用原民傳統食材,卻以創新手法調理入菜,他們緬懷兒時記憶,更將當初艱辛化為一道道沁人心脾的美味料理,Giwas Ali以美食串起對原民文化與社區支持滿滿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