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雋珩 攝影/林靜怡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蓮場)積極推動東部中草藥產業,從較早建立有機栽培模式的當歸、丹參和黃芩,到新近推出繁殖採種及茶包調製技術的紫蘇,在法規夾縫和火熱的大疫保健趨勢中,花蓮場專注勾勒適合本土產銷的中草藥栽培藍圖,屢屢催生成功的發展案例,為臺灣裹足不前的中草藥產業點亮一盞明燈。
清冠一號熱銷,帶動十味藥材國內生產概況的討論,包含具清熱解毒功效的黃芩。目前全臺黃芩種植面積約5公頃,以花蓮縣藥用保健植物生產合作社(簡稱合作社)為最大生產者,幕後推手為從事中草藥研究逾20年的花蓮場研究員張同吳和合作社理事長紀進池。
前端研究引導後端生產 有機模式提升安全與品質
「我們鑽研黃芩超過10年了。」張同吳回憶,花蓮場自2005年起投入建構東部成為臺灣中草藥生產基地的目標,考量地方有栽種歷史和大眾熟悉度高,第一炮選擇在玉里安通推廣當歸,並針對現代常見疾病,同步將其他潛力作物納入長期發展架構。
他舉例,好比當歸補血,在中藥複方調理上,便需搭配活血的丹參,另外主治肺虛等呼吸道症狀的白沙參、增強免疫功能的半枝蓮、小油菊等,也都在花蓮場保存種原並奠定有機栽培模式後,逐步推展至生產端。
以合作社為例,目前底下約30位契作農友,品項囊括黃芩、當歸、丹參、白芷等40多種藥用作物。由合作社負責收購,交由紀進池成立的玉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工成萃取物原料,再供應大型生技藥廠發展終端產品。
有關黃芩栽種心得,紀進池分享:「我們一年一收,秋天播種、隔年7~8月收成,並採高密度栽培, 產量才大。」因黃芩主要取用根部,除了土壤需排水良好,有利根系伸展外,黃芩少有病蟲害,只要施用有機肥作基肥,播種後覆蓋抑草蓆防治雜草、定期噴灌即可,無須追肥,總體來說栽培門檻不算太高。
得力於東部低汙染、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地,紀進池也強調,「臺灣的黃芩,有效性成分含量比進口藥材更高。」屬唇形科植物的黃芩,主要成分包含黃芩素、漢黃芩素、黃芩苷、小檗鹼等,有消炎殺菌、抗腫瘤、抗氧化及抑制肝癌細胞增生等功效。近年有保養品公司向合作社採購黃芩,欲研發臉部肌膚清潔、殺菌的產品,而花蓮場與農業科技研究院合作,也正將黃芩的應用,擴展至毛小孩的皮膚照護。
法規綁手綁腳待翻修 農醫聯手落實本土化
黃芩雖然好種,但栽培面積難提升的癥結,除了價格高於進口的先天條件,還有法規綑綁下的後天管理失調。
張同吳與紀進池無奈說明,中醫藥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目前制定的相關法規,將中草藥分為三類。第一類即「中藥材」,包含黃芩和丹參,農民直接販售採收後的鮮品並不觸法,然而一經乾燥、切片等炮製加工後,唯擁有藥證的中藥商可販售及進口,農民若無穩定收購管道,種植意願甚低。第二類為「可供食品使用原料的中草藥」,如當歸、肉桂、紫蘇等,品項多、利用廣,但如需求量大的黃耆和甘草,臺灣先天環境就不利種植。第三類為「可供食品使用的中藥材」,衛福部2018年將過去215項刪至剩下枸杞、山藥等37項,再讓農民可從藥食兩用中藥切入生產的發展彈性,大受限縮。
棘手的產業常態,還有部分散戶惡意中傷,甚至陷民眾於藥物風險的亂象。舉丹參為例,紀進池沉痛地說,丹參為植物性溶血劑,濫用、誤用的危險性頗高,卻有農民欠缺中藥常識和計畫生產、行銷的概念,不是未經藥效分析就自行喊價宣傳,就是碰上滯銷,便放話批判其他業者與輔導單位,「演變成現在到處有人亂種、亂賣丹參,讓我身為最早的推廣者很難過。」
若要破舊立新,首要工作是衛福部與農業部門應盡速深化跨部會合作,重新評估和鬆綁部分嚴苛的法條。再者,規畫生產策略必須「農醫聯手」,慎選重點作物。「而不是醫界一心做藥理試驗,但農業界根本種不起來,或我們生產的作物,卻無法醫用。」張同吳直言,「疫情讓大家發現,臺灣不要全部都從中國進口中藥材,也須找出本土適種的品項。」才能降低忽然被箝制、進口斷貨的殺傷力。
他補充,例如慈濟推出的「淨斯本草飲」配方,便盡量挑選在地有種植的艾葉、紫蘇、菊花等。近期花蓮場與慈濟醫院啟動的新跨域計畫,也有望在農醫合作、截長補短的主軸下,撐起本土產業成長的天空。對已有栽培基礎的作物如當歸,雙方將延伸更多成分分析與藥材的調配利用;對以往產量低的艾葉和不好種的桔梗等,也會加速研究栽培或尋找相似的替代作物。
懷抱著讓更多臺灣人吃到本土安心、優質中藥的夢想,紀進池也呼籲,政府針對境內管控,須加強教育輔導和檢驗的力道。若農民從品種、栽種到加工均通過標準,應頒發相關證明,並擬定分級定價制度,使生產端、藥廠端到消費者端皆有所依循,才能打通國產中藥的產銷,讓這塊喊了20年的新興產業真正茁壯!
如有興趣加入中草藥栽培的行列,花蓮場歷年來開辦的中草藥栽培管理班,是入門的好窗口。「我們的輔導重點,涵蓋一級生產、二級加工和三級銷售,學員上過課,就不容易不小心觸法而被罰錢。」花蓮場助理研究員林正木細數,從種原與栽種技術、保健產品應用、炮製及藥膳食譜開發到中藥材管理法規,管理班札實的教學大綱,是農民起步階段的最佳後盾。
家常紫蘇躍升抗疫新星 採種技術助攻規模化栽培
同樣為唇形科植物的潛力藥用作物,還有日常料理不陌生的紫蘇。
花蓮場助理研究員吳伊婷分享,紫蘇富含的機能性成分中,最知名屬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含量比迷迭香高出22倍,有抗發炎、抗過敏、預防阿茲海默症等多重功效。2021年中央研究院的研究證實,紫蘇萃取物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活性,再讓紫蘇於後疫情時代名聲大噪。
「以前臺灣紫蘇外銷日本,1997年栽培面積最高曾達到39.49公頃,後來不敵中國競爭,2021年已降到剩0.8公頃。各地多是小農零星栽培,再賣給下單的餐飲或加工業者。」她指出,目前產地供應餐飲使用的鮮葉每盒100片售價250元,有機紫蘇乾葉甚至賣到25克200元,市場價格雖好卻也很紊亂。
紫蘇種子和葉片為衛福部核准可食部位,種子可榨油,葉片依紅紫蘇和綠紫蘇兩大品系,利用上則有不同。綠紫蘇口感較幼嫩,常取鮮葉搭配海鮮、生魚片食用;紅紫蘇有花青素,纖維略粗、風味微帶辛辣,偏向炒食、醃漬、染色等料理加工,如紫蘇梅、紫蘇醋和客家菜紫蘇雞。
「我都推薦農民先種紅紫蘇,第一抗氧化成分較高,第二比綠紫蘇好種很多。」吳伊婷解釋,紫蘇3~4月種下,5~8月每1~2週連續採收,9月後受光週期影響不斷開花、葉片品質下降,就會全株砍掉或留待中秋節後採種。「而綠紫蘇相較紅紫蘇,更不耐熱、生長期更短,太早或太晚種都容易開花。」採收時也須單片細心手摘,大小、完整度都有要求,不像紅紫蘇可機械採收,對農民皆是考驗。
許多民眾認為紫蘇不難照顧,但若採商業規模種植,紫蘇需防治的病蟲害其實不少。初期易有銹病,斜紋夜盜蛾名列頭號敵人,後期植株太悶熱,也會引來椿象、葉蟎。近年花蓮場開發「紫蘇有機栽培及繁殖採種技術」,既協助農民不靠化學藥肥照料紫蘇,也突破量產瓶頸。
吳伊婷說明,紫蘇一般利用頂芽扦插或種子繁殖,扦插成苗快,1盆可變10盆;種子成株後可產1萬多顆種子,繁殖倍率更大,卻栽在發芽率。「過去農民多買扦插盆苗,一盆就要價至少80元。若改種子繁殖,紫蘇種子具短休眠性,不同品種的發芽率差異,從不發芽到70%很不穩定,加上保存年限短,約2年內就要用掉。」兩者弱點限制紫蘇產業發展,如今透過花蓮場傳授採種與催芽技巧,農民自行育苗後的發芽率,以50%保守估算,1萬顆種子可培育出5,000株紫蘇,效益翻百倍。
契作紫蘇開拓新收益 富里農會推複方飲和冰淇淋
從加工拓寬紫蘇銷路,花蓮場也同步推出風味獨特的「紫蘇系列茶包配方及其調製技術」,並鑽研紫蘇品種性狀與機能性成分的差異,為開發多元產品打下基礎。衡量市場上不乏從日本進口鮮葉和從中國進口乾葉做藥材,吳伊婷認為臺灣要發展紫蘇:「我們若能找出較快衰退的機能性成分,採收後馬上萃取,再延伸保健產品,才有地利之便,也將紫蘇不利運輸的劣勢轉成優勢。」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主打少量多樣化路線,今(2022)年率先技轉上述兩項紫蘇繁殖與加工技術。目前已有6位農民,活化水稻閒置用地投入栽培,以紅紫蘇為大宗、6月種下,總面積已達2~3公頃。
為鞏固生產信心,農會不僅採行契作制度保價收購,也提早部署紫蘇加工行銷的配套措施。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強調:「新興產業需要有系統的輔導整合,怎麼銷售出去最重要!」不用農民煩惱,她提到,「最近我們剛完成2款紫蘇飲品設計,預計8月上市。一款紫蘇百合複方飲取作『靈心』,一款紫蘇紅棗複方飲取作『暖心』。」百合與紅棗部分,分別是與花蓮和苗栗有機農友跨區合作。
另一項醞釀中的是紫蘇甘酒冰淇淋。農會運用花蓮場更早技轉的「國產稻米甘酒冰淇淋加工技術」研製,清新綠紫蘇、甘酒和義式冰淇淋的組合,令張素華盛讚,「滋味超特殊,我自己也很喜歡,一定能做出市場區隔。」農會藉紫蘇積極打磨富里鄉品牌的新亮點,花蓮場也樂見地方串起完整的產銷鏈結。兩方只頭疼:「最近已有好多廠商打來詢問紫蘇,就只差農民循序漸進地生產出來啦。」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