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漁業人物誌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2018年發布《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指出,全球捕撈和養殖魚類的總產量將在2030年達到2.01億噸,比目前的1.71億噸高出18%。其中,漁獲增長以養殖漁獲為大宗,已達到整體漁貨量的53%。
隨著全球人口增加,對水產品的需求節節上升,但捕撈已達極限,今後必須依賴水產養殖才能滿足人類對水產食物的需求。雖然臺灣內陸水產養殖面積小,但四面環海的優勢可充分發展海洋養殖,所以海上箱網養殖可說是臺灣漁業的明日之星。
從小生長在臺東縣成功鎮,蔡富榮高中畢業後進入新港區漁會工作,直到65歲屆齡退休,將近半個世紀的漁會工作經驗,他從小職員到總幹事,跟著漁會一起成長。
在退休之前,蔡富榮更推動新港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簡稱FIP),並獲得國際SFP網站同意登錄,讓鬼頭刀成為臺灣第一個執行FIP且登錄國際網站的魚種,不但讓臺灣捕獲的鬼頭刀進入國際市場,魚價翻倍,也讓國內漁業與國際永續觀念接軌。他說:「地球不是只有人類,我們要跟海洋生物共存,才能共榮。」
豪華餐宴使用的龍膽石斑,養殖技術由他首創,而他從一個流氓小混混,到成為公司大老闆,更從一位養殖門外漢,變成技術稱霸全球的人工繁養殖權威,龍佃海洋生技董事長戴昆財為自己與龍膽石斑,都寫下傳奇故事。
堅信「與海爭地,人定勝天」的信念,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前校長鄭森雄多年來不遺餘力推動海洋教育。
很難想像,在臺灣,曾有一所大學在創立之初,校地只有300多坪,建校37年後卻發展到41公頃,是原來的400倍,而其中三分之一的校地完全靠著學校一點一滴填海而成。
虱目魚從魚肚、魚背肉、魚皮到內臟,盡顯美味,不僅是臺灣庶民尋常料理,也登上國宴殿堂。臺灣養殖虱目魚的歷史,長達300多年,而早期養殖虱目魚必須倚靠野生魚苗,然而喜歡魚也愛研究的曾雷強利用養成的虱目魚種魚,成功繁殖出魚苗,創下全球先例。
一位出生在全臺唯一不靠海的縣市──南投的小孩,卻在後來與漁業結下了相當深刻的因緣,李健全從漁業行政最基層的技士、技正、漁業處處長,到擔任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長達11年,為農漁民服務。無論面對臺灣漁業捕撈遭到國際配額制裁或是處理來自農漁民陳情的聲音,他皆勇於任事,並參考著西點軍校的統御哲學「有我在、看我做、跟我來」,依靠團隊的力量,帶領同仁一同度過挑戰。
在國際外交空間不斷被壓縮的現實環境,隨著遠洋漁業船隊出航,臺灣在漁業合作的盟友遍及各大洋,而臺灣區遠洋鮪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名譽理事長謝文榮走遍國際漁業組織會議場合,不但消弭臺灣與日本在國際漁業的衝突,也為飽受印度洋海盜的遠洋船隊爭取重振的機會。任職公會理事長期間,謝文榮放下自己的事業,為臺灣遠洋漁業開拓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他說:「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他追求最好的,也希望為公會、為臺灣尋求最好的未來。
基隆社區大學日語老師劉建隆20歲左右就擔任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水產試驗所試驗船船長,開發澎湖臭肉鰮漁場,也到澎湖籌建水試所馬公工作站,後來調任前經濟部漁業幹部船員訓練中心主任,一路走過15個年頭,培育超過6萬位漁業人才,爾後又重回水試所貢獻所學。公務生涯45年,他說,自己的人生就像馬戲團,不管到哪裡,都要做到好,做到滿意。
自從1970年代鰻魚養殖業興起之後,鰻線的價格日益升高,有時還供不應求。因此,漁民捕撈鰻線的的意願提高,使用的漁具規模及作業範圍卻不斷擴大,早期只是利用手抄網在河內捕撈鰻線,後來發展到利用漁船架起大型網具到外海捕撈鰻線,甚至利用大型定置網把整個河口攔截起來捕撈鰻線。在層層網具捕撈鰻線的情況之下,繁殖下一代的銀鰻也愈來愈少。張贊化憂心的說,如果不適當管制鰻線捕撈,讓鰻魚早日恢復生機,有朝一日鰻魚恐怕會走上滅絕的道路。為了鰻魚養殖業的永續經營,他支持漁業署實施的禁捕期,同時也期盼漁民遵守,因為鰻魚資源的保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