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地瓜
雲林水林「台農57號」地瓜遠近馳名,略含鹽分的土質與海風吹拂,造就肉質軟Q帶勁、口感香甜綿密的地瓜,這風頭水尾之地的強韌滋味,在2百公里開外的桃園蘆竹,竟能得到進一步昇華!「恆器製酒」酒廠創辦人羅己能等在其中一棟前面,旁邊另一棟鐵皮屋則是製酒場。近年屢次斬獲國際大獎的「台農57號」地瓜酒就在此釀造蒸餾,甚至搭配不同水果「格外品」釀造酒品,開創出獨特風味。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
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本期邀請黃婉玲老師與張曼娟老師專文寫餃,以動人溫暖的文字,引領我們深入認識兩款在地重要餃食:一、以地瓜粉製皮的「臺灣水餃」,二、由麵粉做皮的「中式餃子」。採訪團隊也走訪製餃、賣餃店家,深入探詢地瓜、韭菜、黑豬肉等,粉皮與餃餡產地發生的故事。
餃子外表結實飽滿,既團且圓,格外令人感到溫暖與安慰;更有甚者,認為其形如元寶豐盈,象徵財富鍋中滾滾,落入盆中越聚越多。各式餃食風味不同,共通的,是對記憶中那餐難忘餃食的念舊,與吃飽後身心俱足,生活能繼續前進的動力。讓今年也如餃丰腴,內外俱美。上媠(suí),上好。
餃好聚寶,年豐有餘,怎能不愛餃子?
地瓜,也稱番薯或甘藷。在早期臺灣經濟困頓的年代,地瓜曾是農家子弟充飢或餵養豬隻的常用作物,與臺灣農村的命脈緊緊相依。身為農村子弟,「瓜瓜園」的產地經理沈奕岐回憶長輩談起童年的印象,總少不了那道番薯籤永遠比米粒多的「番薯籤粥」。
農業部農糧署推動大糧倉計畫輔導雲林縣瓊埔合作農場開發多種甘藷加工產品,並以自有品牌「阿甘薯叔」行銷國內外市場。在農糧署輔導建立集團產區,產銷履歷驗證,並導入冷鏈加工體系下,讓瓊埔合作農場生產甘藷產品新鮮、安全、品質佳;其開發「雙色地瓜脆片」使用甘藷「台農57號」、「台農73號」原料,今(6)日封櫃啟航,首度外銷日本東京等地銷售。
水稻是國內種植面積最廣的作物,但臺灣長期實施稻穀保價收購政策,糧價難以提高,農委會110年起實施「稻作四選三」政策,減少稻作面積及產量,在111年取得甜美的「收穫」,全年濕穀販售價格每百臺斤(刈)最高逾1,100元,創下近半世紀以來最高價,打破糧價長久低迷的局面。
今年速食店力推地瓜薯條,引起國內討論,但根據農委會農糧署調查,今年一期作甘藷種植面積預測約1,904公頃,卻較常年同期作減少21%,種植減少主因去年8月豪雨影響,農民延後產期,有的選擇下個月再種,有的則是二期作再增加種植面積,因一期作非國產甘藷主產季,產量還有機會在二期作、裡作種回來,評估影響不大。
今年初進口馬鈴薯條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尤其進口量最大宗的美國薯條,受到乾旱影響,今年進口量更大減40%,近期烏俄戰爭又影響預炸油品出口,國際馬鈴薯條面臨供應短缺。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表示,馬鈴薯條全球供應鏈受到挑戰,國產地瓜趁勢而起,在速食店等需求顯著提升下,預估地瓜薯條銷售可成長30%以上。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與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合作,試驗以節水管路灌溉栽培旱作甘藷(地瓜)「臺農66號」,相較傳統溝灌栽培,可節省用水約7.5%,但因搭配甘藷生育期準確給水,每公頃產量反而提升2,300公斤,增產約8%。
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建立「甘藷蔓苗越冬生產技術」,可將現行北部育苗受到低溫限制,每分地只有2千苗的產量,提高至每分地2萬至4萬苗,產量逾10倍以上,今年首度授權種苗業者、農民技轉。
新加坡約有561萬人口,國土面積約為719平方公里,雖面積不大但因所處位置具優勢,讓新加坡因貿易策略而帶來經濟高度成長。2016年新加坡居民的平均家庭月收入為11,598新幣,為高所得國家之一,且其工作時數平均每週達46小時,生活較為忙碌與緊張。此外,新加坡和臺灣相同,也正面臨高齡化衝擊,新加坡政府統計65歲以上人口超過9.2%,預估2030年新加坡65歲人口將增加為目前的3倍,進入超高齡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