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產地】關於寶島種滿地瓜的那些事

文字 范容瑛/照片提供 瓜瓜園

地瓜,也稱番薯或甘藷。在早期臺灣經濟困頓的年代,地瓜曾是農家子弟充飢或餵養豬隻的常用作物,與臺灣農村的命脈緊緊相依。身為農村子弟,「瓜瓜園」的產地經理沈奕岐回憶長輩談起童年的印象,總少不了那道番薯籤永遠比米粒多的「番薯籤粥」。

地瓜是現今健康飲食的熱門食材,不僅如此,臺灣水餃晶瑩剔透的Q彈餃皮、夜市常見的QQ球、酥炸香雞排那引人垂涎的粉衣,還有料理時滑順綿密的勾芡湯汁……乃至蔚為風潮的地瓜拿鐵、夯吉包、巧克力髒髒包內餡……等,儼然已成為各種美味料理的重點食材。

除了地瓜本身運用多元,地瓜製成的生粉,用途如酥炸料理時裹的麵衣,水晶餃、臺灣水餃、芋圓等點心皆常使用,也是其口感Q彈有勁的原因;熟粉則不需再烹煮過,可即食也可用於食品外觀的染色。

兩種粉製程不同。瓜瓜園研發副理蘇倩形容,生粉前段製程類似榨豆漿。需將地瓜原料打碎,過濾、沉澱靜置與烘乾;身處第一線、最常跟地瓜農互動的產地經理沈奕岐說,曾聽老農們提過,早期甚至還有專門製做地瓜生粉用的地瓜品種,農民們用臺語稱呼此品種為「撿粉的」。現今生粉多為進口,也已見不到昔日「粉間」(製粉工廠)林立盛況。

瓜瓜園生產的粉料為熟粉。熟粉製程須先將地瓜清洗乾淨、篩選掉品質不佳者,再去皮、蒸煮熟化、乾燥、磨碎成粉。然而,地瓜原料要搖身一變,成為用途廣泛的地瓜粉,再變成令人頰齒留香的各式料理,這過程其實也相當厚工(kāu-kang)。蘇倩換算了製成率,搖著頭苦笑說,每一百公斤的地瓜原料,大概僅可製成十八到二十三公斤左右的熟粉而已。

亞洲最大 地瓜製品加工廠

位於臺南新化的瓜瓜園,成立於一九八三年,創辦人為神農獎得主邱木城。從臺北的一輛二手小貨車開始,到後來移至離原料產區更近的南部地瓜重鎮,這顆歷經約四十個年頭細心照料的地瓜,如今成長茁壯為全臺唯一產製儲銷一元化、亞洲最大的地瓜薯製品加工廠。

不同品種的地瓜,各有其風味。
不同品種的地瓜,各有其風味。

瓜瓜園主要使用的幾款地瓜品種,分別是台農五十七號黃心地瓜、台農六十六號紅心地瓜,以及台農七十三號的紫心地瓜。負責產品研發的蘇倩語氣藏不住少女心,「用香氣十足的黃心烤地瓜做地瓜熟粉,需要調色就加入紫心地瓜,顏色真的很好看!」例如與「星球工坊」一起開發的雙色地瓜爆米花、與連鎖飲料店合作的地瓜拿鐵、烘焙業常用於麵包或餅乾外觀的染色,都是讓人童心大爆發的繽紛配色!

甜度高且香氣較濃的五十七號黃心地瓜目前產量最多,市場需求、加工使用量最大,是做成薯泥、烤番薯的首選;六十六號紅心地瓜飽含β-胡蘿蔔素,水分含量較多,口感較鬆軟,早期是番薯籤粥主要食材;而富含花青素、為養生首選的七十三號紫心地瓜,有獨特風味,口感較有彈性,常做天然染色使用。

將台農七十三號紫心(左起)、五十三號黃心以及六十六號紅心地瓜製成熟粉,顏色燦然絢麗。
將台農七十三號紫心(左起)、五十三號黃心以及六十六號紅心地瓜製成熟粉,顏色燦然絢麗。
不同顏色的地瓜熟粉,像調色盤般繽紛亮麗。
不同顏色的地瓜熟粉,像調色盤般繽紛亮麗。

以契作陪伴農民 一起成長

以產銷班契作為主的瓜瓜園,每年夏天,南部的日光赤焰時,便是契作農民開始報名的時候。大部分的契作農民都已合作許久,「其中年紀最長的農夫甚至已經八十幾歲!」沈奕岐既驕傲也佩服的說:「這樣的契作模式也是為了服務農民。」身為在地臺南子弟的沈奕岐透露,這些地瓜農們年紀較大,有些採收、翻蔓、種植的工作已經沒有辦法獨力執行,瓜瓜園會在缺工時,幫忙老農找工或提供機具。

瓜瓜園與地瓜農長期契作,種出一條條頭好壯壯的寶島地瓜!
瓜瓜園與地瓜農長期契作,種出一條條頭好壯壯的寶島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