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專訪01》穀價有感提升 去年二期作每刈逾1100元半世紀最高 拒絕補貼政策改造稻作體質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力推「四選三」政策,改變稻作產業體質,讓稻穀市場價格有感提升。(攝影/吳尚鴻)

水稻是國內種植面積最廣的作物,但臺灣長期實施稻穀保價收購政策,糧價難以提高,農委會110年起實施「稻作四選三」政策,減少稻作面積及產量,在111年取得甜美的「收穫」,全年濕穀販售價格每百臺斤(刈)最高逾1,100元,創下近半世紀以來最高價,打破糧價長久低迷的局面。

稻穀保價收購過去被視為選舉政策,幾次總統大選均以提高收購價格作為利多,去年九合一大選也不乏呼籲政府提高收購價的聲音。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認為,「保價再提高2、3元,對稻米產業會是災難」,可能促使農民都去種稻,國內需要增加種植的雜糧反而沒有人會推動。他說,提高收購價格很簡單,但「這樣不需要我當農委會主委,任何人都可以當主委!」

去年水稻種植面積大幅減少3萬公頃。(圖片提供/農糧署)

農委會不把稻穀收購價格提高,而是推動「四選三」政策,不僅成功調整稻作產業體質,讓稻穀市場價格實質提升,也以具體政策反駁外界「農委會只有補貼政策、沒有產業政策」的誤解。以下是陳吉仲訪談紀要:

問:農委會推動稻作產業轉型政策「稻作四選三」,111年第二期作起檢核之前3個期作耕作措施,以減少稻作面積,推動成效如何?

答:農委會致力增加農民收益,讓農產品可以賣到更好價格,但所有農產品中價格最難提升的就是稻米,因為稻作面積太大、產量太多。曾有屏東農民告訴我,從他父親30幾年前起至今濕穀每百臺斤收購價都是880元;但去年二期作濕穀價格都開在1,050至1,100元,已經是近半世紀來最好的價格(註[1]),中北部穀價還超過政府保價收購(乾穀)中輔導收購價格,就是因為透過「四選三」,111年初估稻作面積23.8萬公頃,相較國內近5年(106至110年)去高低平均值,大幅減少3萬公頃,去年二期作保價收購數量甚至比前一年同期減少6成5。

近年全國濕穀價格走勢圖。因110年一期作大規模停灌7.5萬公頃,非正常年穀價,圖表不列入。(圖片提供/農委會)

減少3萬公頃非常困難,「四選三」要求農民第4個期作若繼續種稻就不能繳交保價,這是會讓7、80歲老農跟你「拚生死」的事情,老農認為「我一輩子種水稻,為什麼不讓我種?」農糧署跟各場試所下鄉和農民座談200場,我自己也參與好幾場,努力勸說農民改種綠肥領獎勵每公頃4.5萬,請大專業農幫忙種玉米、領6萬元,或是仍要種稻,進階作產銷履歷就可不受「四選三」限制。

稻作面積減少3萬公頃後稻穀價格上來,同時也可讓大豆、高粱、玉米等雜糧種植面積增加。現在學校午餐喝國產非基改大豆做的豆漿,或是用在地生產的地瓜、紅豆、花生做成的甜湯,透過學校午餐以需求帶動供給,國產大豆供不應求,今年要繼續從4千多公頃增加到5,900多公頃,明年到7,900公頃;高粱跟金酒公司契作要衝3千公頃;硬質玉米跟青割玉米也要衝5萬公頃,國內糧食自給率將跟著提高。

稻作面積減少,有助提升大豆、高粱等雜糧作物種植面積。圖為高粱機械採收。(圖片提供/農糧署北區分署)

農委會把長期以來認為應該做的,去到第一線、一樣一樣具體執行,同仁非常辛苦;當然農民素質也在提升,包括購買肥料、農藥都要實名制,相當程度對他們造成干擾,但農民都願意配合政策。

問:外界常以為農委會「只有補貼政策、沒有產業政策」,您認為這樣的說法公允嗎?

答:外界可能以為農委會花錢的都是補貼政策,但其實像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休耕給付(生產環境維護)或產銷調節等,是長期以來就在執行,並不是蔡英文政府上臺才做的;一般人或許會批評稻穀保價收購是補貼政策,但這個政策也是從蔣經國時代延續至今,涉及產業結構性問題。

保價收購與休耕給付過去被稱為「總統大選政策」,93年陳水扁總統尋求連任時曾將休耕給付從每公頃4.1萬提高到4.5萬元;97年總統大選,96年就提高保價收購2元;101年馬英九尋求連任,100年再提了一個保價收購3加2政策,等於提高5元,讓公糧大幅度增加、每年收購量超過50萬公噸。

這兩個政策對稻米產業正面嗎?當然不是。如果要補貼,我只要同意保價收購再提高2、3元即可,但這樣不需要我當農委會主委,任何人都可以當主委;若保價再提高2、3元,對稻米產業會是災難,農民都去種稻,長期以來認為需要增加種植的雜糧將沒有人會去推動。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認為,稻穀保價收購價格若再次提高,對國內稻作產業是個災難。(圖片提供/嘉義縣政府)

農委會推動政策有些不是透過補助,但可以做到比補助的效果更好,例如「稻作四選三」,又如農業保險,有助降低天災、氣候變遷的災損風險,但卻是要農民自己掏腰包。《農業保險法》通過農委會補助5成,讓農民自己出錢才會有風險預防的觀念。

問:去年除了穀價亮眼,農委會如何維持其他農產品產銷穩定?如何為農業加值?

答:農產品長期以來價格偏低,豐收、產量多時價格又會下跌,就是因為沒有冷鏈、加工設施延長保存期限。農委會補助農民團體購置冷鏈、加工設施後,我現在只怕(天災)減產、被老天爺收去,不怕豐收,豐收有辦法調節,價格會回升。補助冷鏈、加工設施,要視為補貼政策,還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工具,都可以接受外界公評。

補助冷鏈、加工設施可調節農產品產量、維持價格,也有助農產品品質提升,舉例來說,去年11月雲林有兩個合作社場的冷鏈完工,其一是「阿甘薯叔」,以前農產品產銷失調是因為量多沒地方去,但地瓜有了冷鏈可儲放8到10個月,配合加工,可做成全家、7-ELEVEN等超商在賣的炭烤地瓜,以及冷凍地瓜、脆片等產品,價格可以變多好。

透過冷鏈加工廠的建立,有助延長甘藷(地瓜)貯藏時間。(圖片提供/農糧署)

以前我們農村會用水煮地瓜,煮熟後一大塊一大塊給豬吃,那時的地瓜是經濟學裡的劣等財:inferior goods,後來變為正常財:normal goods(註[2]),現在甚至是視為健康食品。

國內有許多農產品的市場是被特定通路業者掌控,往往即使政府做了產銷調節,價格還是不如意;但因為「誰掌握冷鏈、誰就決定市場價格」,透過冷鏈調節產銷,還可打破不公平競爭的市場。舉例來說,109-110年產季的紅豆價格曾一度被壓到每臺斤32元,但透過冷鏈,價格就回到36元以上。可冷藏儲放1、2年,並依市場需求調節供應。

國產洋蔥市場價格過去被少數通路業者所掌控。(圖片提供/農糧署)

又如我擔任農委會副主委那幾年,恆春每袋20公斤裝的洋蔥只賣150元,想提高到180元都很難,後來農委會輔導恆春鎮農會做冷鏈,洋蔥一年產量不過90、100萬袋,光恆春農會就能收購儲放20萬袋, 3、4月採收的洋蔥可儲放到7、8月,汛期再釋出價格更好;農委會並補助農會購置採收機、選別機,輔導與全聯通路對接,以小包裝每袋2顆銷售,讓洋蔥價格再獲得提升。

臺灣農產品價格偏低,農委會輔導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建置冷鏈,過去5年沒有颱風造成災損減產,但自107年截至111年8月北農蔬菜平均拍賣價格仍從每公斤24.7元上升到31.1元,水果也從38.1元上升到49.7元;北農是全臺最重要的消費地批發市場,它的價格決定了,產地價格就會跟著連動,搭配外銷,有在外銷的農產品例如芒果、鳳梨、文旦等,產地價格就能維持很好。

過去5年沒有颱風造成災損減產,但北農蔬果拍賣價格仍持續攀高。(攝影/游昇俯)

問:臺灣農產品價值提升,有助農民增加收益,但農村老化、人力短缺,也日漸墊高農業人力成本,臺灣農業生產的未來在哪裡?

答:不只是臺灣農村在老化,日本的農村也在老化,但因日本農業很早導入自動化、機械化,老化就不成問題;甚至因機械化程度高,他們的農民職業災害有7成5是因操作農機具所產生,我們的農職災卻還是因為中暑、跌跤或是被鋤頭傷到。

面對農村老化、農業缺工但要持續提升產業競爭力,需要導入自動化、機械化,農委會現在輔導雲林蒜頭產業導入機械化,要在3年內讓蒜頭從播種、採收到乾燥都以機械完成,這樣即使農民活到7、80歲,照樣可以繼續種蒜頭,只要打電話請人(代耕)播種,自己做田間管理就好;否則像去年4月採收季,農民怕蒜頭被水淹搶收,每分地工資竟從2千元漲到7、8千元。

農委會推動雲林蒜頭產業3年內全面機械化。圖為附掛式大蒜種植機。(圖片提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國內200多種農漁畜產品有多少可以像蒜頭一樣導入自動化、機械化?太多了。水稻栽培就是因為已幾乎全面自動化、機械化,沒有任何缺工問題。農委會鼓勵農民購置農機具、補助3分之1費用,在行政院支持下,過去4年補助大小農機具已投入60億元經費,現在每年持續投入23億元執行自動化、機械化計畫,今年可能再獲得20億元的預算。

農業機械化有助擴大農民經營規模,行政院主計總處每5年辦理一次農林漁牧業普查,國內農家經營規模本來逐漸減少,但現在已經逆轉開始成長;因為土地面積固定、人口逐漸減少,未來經營規模會持續大幅增加。

透過產業政策調整,這幾年農家所得逐年提升,所得是扣除成本後的淨收入,至110年國內約8萬戶的專業農家平均所得已達187萬元,約20萬戶主力農家所得已達155萬元,若未來臺灣農家的收入都能像專業農,我們就成功了。

農家收入是永續農業之本,陳吉仲認為現況已有改善,未來更值得期待。


[1] 政府自民國63年起實施稻穀保價收購政策,此後稻穀市場價格常參考保價收購價格而定,又因國內稻作面積及產量長期高於市場需求,以致稻穀價格難以提升。每年稻作收穫,民間糧商以濕穀重量計價,向農民收購後烘乾保存,政府保價收購的公糧則是以乾燥後的乾穀重量計價;保價收購價格自100年一期作起全面提升每公斤3元,並自當年二期作起補助農民稻穀乾燥、包裝及堆疊費用每公斤2元,收購價格水準維持至今,分別為計畫收購每公斤26元、輔導收購23元、餘糧收購21.6元。

[2] 所謂「劣等財」是指消費者對某一商品的需求,會隨著本身所得的增加而減少,例如貧窮時吃地瓜、有錢了就改吃白飯;「正常財」則是指當消費者所得增加後,需求也隨著增加的財貨。


延伸閱讀:2023年農委會主委專訪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