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專訪03》農業作為一種志業——最後的農委會主委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受《農傳媒》專訪,因去留問題每被關心,反而大開自己玩笑。(攝影/吳尚鴻)

近一年沒踏入農委會主委會客室,「農為國本」四個大字仍沉靜懸掛牆邊,主位旁茶几擺著姿態瑰奇、但色系相對低調的拖鞋蘭,預定專訪時間從下午三點半延到四點半,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結束上一個會議已過五點,天色昏暗,陳吉仲卻不顯疲態,剛坐定就語出驚人炒熱氣氛:「你們想問什麼都可以問,第一個可以問說,一月中立法院會期結束後,我會不會在這裡?」

大開自己去留玩笑,引起《農傳媒》眾人大笑,再追問:「農業部可能即將成立,您有沒有想承擔,做第一任的農業部長?」陳吉仲笑答:「那不是一樣?」又引起一波笑聲。和上次專訪相同,他還是一襲藏青色西裝,但這次細看,外套和褲子顏色不是成套的,褲腳布料留得很高卻已有磨損,皮鞋明顯補過鞋跟,唯一新配件是藍色領帶,裝飾著吉祥的白色小象,太太選的。

陳吉仲的皮鞋已穿了至少6、7年,鞋跟有明顯更換痕跡。(攝影/余麗姿)

說回對農業部有什麼想法?「我當然有想法。」陳吉仲稍微正色,說道:「比較重要的是,農業部成立後跟現在的農委會有什麼差異?有什麼所謂的亮點?對農漁村、農漁民有做什麼改變?從這角度看農業部組織架構,就會比較好玩,那誰當農業部長就不重要。」

彷彿回到離開多年的大學課堂或研究室,他從動保司的成立和未來產業展望,談到規劃中的水保暨農村發展署,接著被問及心目中對臺灣農業的整體圖象,又侃侃而談各種改善農民收入的產業政策和冷鏈等基礎環境建設,除了中間反過來向「學生」詢問對農業的想法,幾乎不停歇的說了五十分鐘,正好一堂課的時間。傍晚六點,冬季的天空也正式沉暗下來。

鴨子划水的農業政策  提升臺灣農業競爭力

「農業要永續不是嘴巴講,要做到幾件事情,要有土地、陽光、水,再加上農漁民,就可以永續。」對陳吉仲而言,這本質上是要非常務實的問題。環境的永續面要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包括推動農藥減半、綠色環境給付等,而對產業面,簡單歸納下政策目標只有兩個,一方面要幫助農漁民賺錢,或者學術地講「所得要提高」,同時讓國內外消費者可以買到安全的農漁畜產品,生產者的持續投入與銷售市場的活絡,就是農業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農村生產到銷售市場各環節通暢,乃至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就能讓臺灣農業持續走下去。(圖片來源/shuterstock)

從農村生產到銷售市場各環節通暢,乃至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就能讓臺灣農業持續走下去。(圖片來源/shuterstock)

農委會盤點近年完成和進行中的農業部門績效,包含口蹄疫、傳統豬瘟拔針,以及強化加工加值、食農教育立法等等,林林總總60項,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產業上中下游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要改變數以十萬計農友們的行動和想法,絕非易事。

「我爸從頭到尾一期作都種水稻,從沒看他改過。」陳吉仲以推動稻作「四選三」和自己的父親為例,「水稻面積太多、產量太多,每年外銷20萬公噸,還有10幾萬公噸做飼料米……其實我們的需求24萬公頃就夠了」。

優良稻米被迫用作飼料,生產過剩米價難以上升,這樣的生產和消費是缺乏效率的,農民收入無法增加,也對糧食自給率無益;推動轉作反而是一種「互惠」,國產雜糧生產形成進口替代,又舒緩米市同行競爭。擴大灌區、農機和冷鏈的補助、增強加工量能……這些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措施,其實也都在強化整個產業鏈到市場「產銷調節」的能力,或者說韌性。

對政策的發想,他並不太邀功,比如冷鏈系統,陳吉仲特別指出,「你知道這誰教我的嗎?」,原來是日本Farmind社長堀內達生把他當朋友,向他極力建議臺灣要把冷鏈做好,改善農產保存的時間和品質「調節瞬間的產銷,又可以維持價格」。

日本Farmind株式會社社長崛內達生(中)對臺日農業貿易有所貢獻,他關於冷鏈物流的建言也為陳吉仲所重視。圖為2017年台農發公司與Farmind株式會社在東京簽署合作備忘錄,陳吉仲親自到場見證。(圖片來源/農委會提供)

日本Farmind株式會社社長崛內達生(中)對臺日農業貿易有所貢獻,他關於冷鏈物流的建言也為陳吉仲所重視。圖為2017年台農發公司與Farmind株式會社在東京簽署合作備忘錄,陳吉仲親自到場見證,和崛內社長、台農發董事長陳郁然(右)一同合影。(圖片來源/農委會提供)

帶動農業部門士氣  維持農漁業政策的韌性

產業需要韌性,施政也是。進入農委會邁向第八年,一雙皮鞋跑遍各地補了再上,期間執政黨經歷2018、2022年地方選舉敗選,都有農委會主委要負責的耳語,乃至不實謠言的攻擊,陳吉仲也曾親上火線扛起美豬公投議題,這些風雨沒有澆熄他當初接任主委時對農業「一生懸命」的意志。

陳吉仲直陳,「我一點都不在乎那些呢(neh)」,每天那麼多事要做,「如果在乎我就沒辦法做事情啊!」從2016年到現在,他只有剛擔任副主委時發生人畜共通的H5N6禽流感疫情,擔憂產業衝擊太大,有一天晚上睡不著覺,「會支撐我們繼續在這裡,是每天我們總是有很多問題被解決,好的政策持續在實施,越做越多,很多同仁和我建議有哪些事要做,慢慢累積正面能量。」

沒有時間介意蜚短流長,反倒是同仁被中傷時他更憤慨,比如上個月中,漁業署長張致盛受外界汙蔑,他急匆匆在晚間十點半發文寫道:「張署長在漁業署為漁業盡心盡力,執行許多重大政策,包含完成漁業政策白皮書、加強漁民福利和提升漁業基礎建設;更讓受中國禁止進口的石斑魚池邊價格上漲……張致盛署長是最合適的漁業署長。」

漁業署長張致盛和各地漁民交流密切,深受漁民信賴和支持;圖為他到地方產銷班參訪時,和民眾一同分享新生兒到來的喜悅。(圖片來源/枋寮三魚直賣所・陳右穎提供)

「講到漁業署一定要幫他們講一下話,」專訪當天他再次強調張致盛受漁民愛戴的程度:「他們(漁民、漁業團體粉專)都發文說自己的署長自己救;你去問漁會幹部,每個都肯定張署長,他又培養漁青,每個都是未來的中堅分子。」

去年9月24日,升格將滿一年的農田水利署舉辦「第57屆農田水利杯錦標賽」,陳吉仲也特意在這值得紀念的場合下場打壘球和網球團體賽,全程陪同參與,沒想到拚命過頭,打完後「醫生叫我三個星期不能運動」。同樂而已,有必要這麼拚嗎?「(同仁)說今年一定要拿冠軍。」

陳吉仲參與農田水利杯下場參賽同樂,除了網球比賽也在壘球賽擔任投手,並和壘球隊友合影。(圖片來源/農田水利署提供)

危機變轉機基於眾人努力  不憂農業部規劃生變

六點過後,陳主委的政策課再續一堂,臺灣農業逐漸脫離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是近年令人疲憊卻又結果正向的發展。但危機變為轉機並非理所當然,即使由農經學者說來道理清楚明白,從水果、水產——乃至和中國因素無關的循環經濟,都不離做好基礎建設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以及帶動市場需求,然而資源、時間有限,他坦言同仁在每次事件的當下都承受很大壓力。

天色已暗,話題兜了一圈,仍舊回到農業部的安排和他的去留。問他是否擔心,立法院最終審出來的農業部組織法不同於現在的規劃?他俐落秒答:「不會。」

對務實規劃和實踐的信心,他不擔心人去政息,「大家可以往更大的尺度看,每個人總有會離開的時候——不是離開那個位子,而是我們的人世間——我們可以問一件事情,眼睛閉上時有哪些你會後悔的?哪些沒做的?或是哪些你會覺得,幸好我做了。」

他可以是最後的農委會主委,也不介懷這一任農委會主委的最後。準備結束專訪,他看了看手錶,為今天行程拖延和採訪時間的有限連說「不好意思」。

至於主委還有多少時間?外界留任呼聲響起,「主委,有人說要救你。」

「喔,不用。我的自己,自己救!」

農業發展要調整好產業體質,自然能堅定走下去,陳吉仲對主委一職也以「自助助人」的觀點幽自己一默,能「自救」才能繼續推動農業政策。(攝影/吳尚鴻)


延伸閱讀:2023年農委會主委專訪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