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工授粉
夏季高溫來臨怎麼辦?紅龍果因應高溫的生產策略
目前紅龍果在內銷市場的需求已逐漸飽和,外銷通路仍在拓展中,在夏季量產又無法顧及品質的情況下,市場價格不易維持穩定。因此本文將說明紅龍果高溫期的結實障礙原因,並提出因應的穩定生產對策,供農民參考。
【木虌果攻略6】務農不浪漫,康樂鼓掌農場的木虌果之路
「康樂鼓掌農場」的農場主郭明哲說:「這邊就叫做康樂嘛,我們又希望可以給自己打氣、也帶給別人鼓勵,就取了這個名字。」由青農郭明哲、鍾欣妤夫妻經營的這座農場也種釋迦,還有紅龍果、百香果。但使他們特別的,則是方興未艾的新興作物:臺灣原生種‧木虌果。
【國產香料大進擊】臺灣香莢蘭:維持品質與穩定性,可望放眼外銷市場
綿密冰淇淋和誘人蛋糕甜點散發濃郁香草香氣,讓人愛不釋手!香草被譽為「香料之后」,在各國飲食當中都能見得到香草的影子。臺灣在2006年引進香莢蘭(俗稱香草)栽種,品質不輸國際的知名產區(例如馬達加斯加、印尼),甚至有望成為臺灣的外銷潛力作物。
番荔枝人工授粉 花朵採後處理技術面面觀
花朵採後處理為番荔枝人工授粉的重要流程之一,使用的方法不當或放置環境不佳時,都會影響雄蕊發育,導致花粉活力下降,使得授粉效率減低。本文分析了常見的採後處理問題,並歸納適當的解決方法,供農友參考應用。
【蟲農之路】田間的蜂情萬種
近幾年台灣時常出現蜜蜂死亡的消息,從西方蜂因誤觸農藥而產生行為異常一直到東方蜂感染幼蟲囊狀病毒使得族群數量一直減少,再加上荔枝椿象的大舉入侵,為了防治荔枝椿象而讓蜜蜂的生存更雪上加霜,除了讓蜂農面臨收入上的險境
營造田邊微棲地策略奏效,蜜蜂,終於回來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著重有機生態農業研究與推廣,利用在田邊種植生態綠籬和野花,吸引重要授粉者如蜜蜂等多種有益生物,以及瓢蟲、蜘蛛等多種天敵,以及豐富農田生態系統,建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