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如何從飲食素養的角度 看待有機農產品的真與偽?/陳玠廷

在消費市場上,由於「價格」與「價值」持續引發討論,讓有機農產品「真」與「偽」一直是媒體報導或學術研究的熱門議題。對晚近食農社會學的討論來說,有機農業雖被賦予反思主流農糧體制發展下的另類出路,卻也隨著日益「慣行化」現象的出現,引發真與偽爭論。

專欄
日本島國的農業大夢:鬆綁法規、產業六次化 看轉型後的因應對策/陳玉華

日本安倍政府在2013年提出「攻擊型農業」的施政方針,試圖將過去深受保護的農業轉化為「成長型產業」,並藉由擴大經營逐步邁向農業出口大國,同步增進國內「產業六次化」規模。聚焦於此的同時,不妨讓我們透過《2025農業關鍵字》一書,探討日本政府如此的野心勃勃,是否真的可行?

placeholder-light
專欄
【臺灣農業向南走】開拓東南亞蔬菜潛力市場

近年我國農產品出口以中國大陸、日本、美國作為主要外銷市場,有過度依賴特定市場的疑慮。另一方面,新南向國家GDP約7兆美元、占全球8.8%,人口超過全球總數30%,經濟快速發展,被各國視為重要潛力市場而積極布局。

專欄
揭密!3種赤眼卵蜂這樣做100%狙殺秋行軍蟲/謝佳宏

赤眼卵蜂為卵寄生蜂,體型通常小於‎1公釐,眼睛紅色,身體通常為黃橘色,幼蟲寄生於其他昆蟲卵內,藉由取食卵內物質使宿主昆蟲無法孵化而死亡,屬於生物防治應用之寄生性天敵。

placeholder-light
專欄
【公民生態課】從水雉棲地看農業保育——人口老化帶來的危機/林昆海

今年三月媒體報導指出,有綠能業者在官田地區遊說農民出租農地,做為設置太陽光電板的場地,以高於租金行情價(一分6000元)的一年租金4萬元,租約20年,吸引農民地主加入;有的農民同意、有人觀望,這件事引發生態保育團體關注。此舉與七股魚塭、布袋鹽田和桃園埤塘種電如出一轍,不但嚴重衝擊濕地生態,更危及弱勢的農漁民和農漁業生產體系,進一步可能影響糧食自給的國安問題與社會問題。

專欄
竹子不足以成家,是因為我們怕被當窮人/史任捷

你很可能在節能減碳的宣導中看過無數次「拯救北極熊的家」,可是什麼是家?該如何拯救?綠建築師對於這個問題,肯定會給你「少開冷氣」以外的回答。

專欄
【話有機】從「問題解決」反思有機農業的擴增/陳玠廷

進一步,我想從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的觀點出發,討論如何擴增有機產業。然而,是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解決誰的問題呢?首先,從議題的討論來說,當前臺灣社會關於有機農業的討論,普遍存在著「對立」的氣氛,這對於向來訴求各種關係和諧(harmony)的有機農業而言,無疑是相當諷刺的。

placeholder-light
專欄
口蹄疫拔針後的下一步?專訪前日本大學獸醫系教授/潘英仁

今年7月1日起,臺灣豬隻及偶蹄類動物將全面停打口蹄疫疫苗,也就是俗稱的「拔針」,跨出臺灣養豬業歷史性一步。

專欄
有機立法的再思考 一個「促進」的觀點/陳玠廷

若就市場產值來說,該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有機產值達到897億美元,將近是2000年179億美元產值的五倍。在臺灣,有機農業歷經三十餘年的發展,2017年底驗證面積達7,569公頃的歷史高點。

placeholder-light
專欄
【話有機】陳玠廷:PGS需思考如何與既有驗證機制互補,融入在地

這套系統是否能夠達致臺灣社會有機/友善農業的推展?是一個大哉問。本文擬就「信任關係」、「第三方驗證/另類驗證」等概念的比較,並以PGS同儕審查的機制為例,嘗試拋磚引玉提供討論、對話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