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78 頁
拉近城鄉差距 偏鄉學校午餐國產食材覆蓋率達94% 餐點溫熱到校還有洗碗機省人力
農委會配合教育部共同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截至今年10月底,全臺3,600多所國中小學校午餐食材使用三章一Q覆蓋率已達95.71%,偏鄉學校也有94.16%。偏鄉學校中央廚房不僅有配備GPS、溫感器的運餐車,讓餐點溫熱送到校,還有洗碗機等新式設備,避免雇不到人洗碗的窘境。
草莓葉枯、萎凋病害肆虐 預防重於治療 葉菜12月氣溫轉冷生產趨穩
12月是苗栗大湖草莓產季,但大湖東興、武榮地區部分草莓園的草莓,卻有植株大量死亡,感染葉枯病、萎凋病嚴重,農民懷疑與11月高溫有關,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大湖地區11月均溫其實未較往年高,病害發生尚非全面性,但病害傳播快速與栽培「香水」品種容易感病有關,被害面積約占大湖、卓蘭地區1成。
產銷履歷升級版強化勞動安全、環境永續 含括9成四大類作物環境補貼每公頃多1萬元
農委會農糧署今年已陸續公告農糧作物「水果類」、「蔬菜類」及「雜糧類」產銷履歷臺灣良好農業規範驗證基準升級版(TGAP PLUS),「米類」預估可於兩周內公告;強化勞動安全、環境永續等管理要求,因重視農業勞動安全福祉,推動淨零排放、維護環境永續,農糧署提供環境補貼每公頃2.5萬元,較現行履歷驗證補貼多出1萬元。
臺南南化蜜棗啟動外銷 台農發1月起空運配送 臺灣訂購日本取貨
年底是國內棗子產季,臺灣棗皮薄多汁、又甜又脆,主要產地在高屏地區,但第三大產地的臺南蜜棗也有好品質。臺南市南化區農會今年與台農發公司合作,克服低溫殺蟲檢疫處理技術,將蜜棗外銷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新興市場。預估1月起開始以空運配送銷日,提供臺灣訂購直送日本服務,拓展臺灣優質蜜棗外銷。
北部旱作福音 大豆「桃園1號─金圓」早熟高產 脆果加工讓大豆像爆米香酥脆
國內北部大豆主要在秋作栽培,但因冬季有伴隨東北季風而來的雨水及低溫,產量大約只有中南部產區一半,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第一個適合北部栽培大豆新品種「桃園1號─金圓」,早熟高產,讓秋作產量可達中南部標準,還有蛋白質含量高、適合機械化栽培等優良特性,預估明年可公告技轉,授權農民栽培。
台糖產銷履歷驗證甘蔗增至近萬公頃 全臺首支有「身分證」履歷黑糖上市
台糖公司去年在農委會農糧署輔導下開始生產全臺首支產銷履歷甘蔗糖(二砂),今年持續以虎尾糖廠農場為驗證主體,擴大產銷履歷製糖甘蔗驗證面積達9,893公頃,並進一步通過產銷履歷黑糖加工驗證及清真驗證,今(14)日宣布全臺首支履歷黑糖產品上市,也是繼甘蔗糖之後,台糖旗下第二支具有「身分證」的糖品。
省工栽培降低碳排 茶改場「除草機器人」樹冠下雜草也能除 「聰明肥」咖啡用肥省1/4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研發「茶園智慧除草機器人」結合即時動態定位技術(RTK),自動除草免人工,一公頃茶園可在4小時完成除草,機器人吃電不吃油,還能減碳排;化肥使用是農業碳排主要來源之一,針對咖啡樹不同生長階段開發「咖啡聰明肥」,可節省咖啡用肥量4分之1,咖啡品質提升,風味更飽滿圓潤。
檳榔廢園轉作補助最高每公頃25萬元 明年起申請時間不限、可分三年移除
農委會今(12)日公布,將再推動檳榔廢園轉作,農友參與檳榔廢園轉作最高可獲補助每公頃25萬元,明年起至114年底受理申請,農友全年皆可申請、沒有時間限制,且為提升農友經營彈性,可先轉作推薦作物再廢園,檳榔可分3年完成移除。
南部水情拉警報 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率僅3成 嘉南地區明年一期作停灌
臺灣今年雖曾發布3個颱風警報,但均未登陸,造成嘉南地區下半年整體降雨量只有歷年同期平均值4成,目前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率更只剩3成,無法滿足明年一期作灌溉用水,農委會農田水利署今(9)日宣布,使用曾文─烏山頭水庫水源的嘉南地區雙期作田1.9萬公頃明年一期作停灌,受影響農民可領最高每公頃9.6萬元停灌補償。
農委會啟動產銷調節 秋刀魚改銷日韓 魷魚、鰹魚轉進東南亞做加工
中國暫停我水產品輸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9)日下午說明因應措施表示,午仔魚在暫停輸中前內銷量已成長一倍,降低銷中比例,後續將加強內銷並拓銷東南亞市場;秋刀魚轉銷韓國、日本;因為魷魚、鰹魚過去輸中本是為了加工再銷其他國家,農委會將輔導業者轉銷東南亞等海外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