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1907 文章

推動樸門扎根民間社群 美籍唐敏:臺灣是我家

全球陸地約有3分之1用於農業,以符合生態運作原則操作的生態農業(agroecology),是維護環境永續、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在臺定居35年,樸門永續設計認證教師唐敏(Tammy Turner),在臺開設樸門永續設計認證(PDC)課程,還帶領數十個以社區為主的樸門計劃,以最草根的方式推動樸門的生態農法。她讓樸門的生態農業在臺生根,幫助臺灣農業更具永續經營的「韌性」。

生物多樣性資料累積近千萬筆 公民科學佔87%貢獻卓著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所建置「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彙集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靠公民科學資料的大力挹注,截至7月底止,已累積987萬筆,逼近千萬大關,其中高達87%的資料便是來自公民科學的貢獻。

起薪37K!農田水利新進人員招考簡章出爐

農田水利會將於10月1日正式改制公務機關,納入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管理,17個農田水利會則改制為17個灌溉管理組織,新進人員也由農委會負責招考。農委會7日公告「109年農田水利新進人員聯合統一考試簡章」,招考灌溉工程、灌溉管理及一般行政3類人員,預計錄取259人,起薪3萬7千元,並逐年晉級調薪。報名期間自8月14日起至9月2日止。

林業新技術 精油微膠囊、紙香皂天然香味又持久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開發的精油微膠囊技術,將精油鎖在粒徑僅8至12微米(µm)的膠囊中,與纖維結合,便可讓布料、紙張緩慢釋放香氣;運用木竹剩餘資材及臺灣原生植物萃取精油製作的「紙香皂」,不僅使用便利、純天然,還有助林業循環利用。

有機耕作未獲保障 立委、公民團體促修有機農業促進法

《有機農業促進法》自2019年施行迄今已滿1年,但有機耕作仍未獲保障。滾水循環生態農業促進會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法修法,希望不分自有土地或承租公有土地、台糖土地,凡進行有機耕作農地,均能視為特定農業區予以保障。

國內也收到中國種子! 防檢局:多是附贈品

近來國際上屢傳有民眾接獲寄自中國的不明種子,引發人心惶惶,農委會防檢局3日表示,截至7月底止,防檢局共接獲國內民眾通報送交6件疑似來自中國的種子檢疫物,研判為白菜、蓮花及不知名雜草等植物種子。

一頁式廣告猖獗 劣質紅棗乾、蠶絲被假裝臺灣製造

7、8月是紅棗產季,對苗栗林家紅棗園來說,今年紅棗除了產量偏少,自家有機驗證證書被一頁式詐騙廣告冒用,還因此商譽受損;同樣位於苗栗縣,全臺唯一蠶農涂泉明的蠶業農場從107年起就屢遭一頁式廣告冒用,至今還會接到消費者來電詢問,不勝其擾。

屏擋WTO衝擊、提議農業金融自主 農委會前主委憶李登輝顧農民

前總統李登輝影響臺灣農業政策走向深遠,包括推動農委會設置「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屏擋臺灣在進入WTO後農業所受到的衝擊;提議成立農業金融局,管理全國農業金庫,讓農會能自主經營金融。

美國多州接獲中國種子包裹 臺灣民眾也收到上海培養土

臺灣近日有民眾接獲中國寄送植物培養土包裹,但在民眾警覺之下,已寄送農委會防檢局銷燬。防檢局表示,可疑種子、土壤包裹均可能造成國內生態環境威脅,呼籲民眾不要種植或任意丟棄,應保持原包裝寄送防檢局處理,否則恐遭罰。

昭和草做保健產品有譜 臺中農改場栽培技術技轉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現已建立昭和草栽培及採後處理技術,將野生植物變成可穩定生產的保健作物,每分地收成達1至1.2公噸,可供產業界技轉應用,解決保健產業缺乏穩定原料來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