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51 頁
5G應用農產冷鏈物流 永聯物流:影像辨識最有機會
永聯物流開發公司協理沈泰霖認為,因為農產品有多元品項、成熟度不一致的特性,物流作業人員不是農業專家,難以判斷理貨,利用5G技術做農產影像辨識,將可協助農產品分揀,甚至區分不同規格。
臺灣米製甘酒 鋅鈣鎂鉀及B3含量傲視日本甘酒
農委會農糧署為開發國產稻米多元加工利用,今年輔導臺北醫學大學執行「甘酒營養成分對人體機能影響研究」,分析臺灣稻米製成甘酒營養成分,研究發現,相較日本甘酒,臺灣甘酒所含礦物質鈣、鎂、鉀、鋅及菸鹼素(維生素B3)等含量更高。
用農業鎖住二氧化碳 陳吉仲受邀「千分之四」分享固碳經驗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9日應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COP)項下「千分之四倡議聯盟(4 Per 1000 Initiative: Soils for Food Security and Climate)」邀請,以創始會員身分透過視訊方式參加「千分之四倡議日」第五次高峰論壇。
「香水」草莓占9成、產季提早 再一周二期果甜度較佳
苗栗地區草莓產季以往約從12月起開始,但今年因農民種植「香水」品種草莓占9成,香水草莓花期早,產季整整提前1個月,11月起就有草莓可採收。大湖草莓文化季今年12月1日即起跑,大湖地區農會表示,草莓以二期果以後品質轉佳,12月中旬即有二期果可吃。
臺灣比日本更不受萊豬進口衝擊 陳吉仲說三理由
臺灣豬不必怕進口豬?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日表示,臺灣比日本更不受萊豬進口衝擊有三理由:國內食用國產溫體豬占七成,營養午餐全面用在地食材,加上將清楚標示產地來源國等配套措施做好,就能大幅降低衝擊。
農民退休儲金7日受理申請 30歲起提繳退休領3.7萬元
農委會今(4)日宣布,下周一起(7日)農民即可向各鄉鎮農會申請提繳農民退休儲金,以目前勞工基本工資2.4萬元計算提繳金額,農民30歲起提繳35年,65歲退休時,領取「老農津貼」加「農退儲金」,可月領3.7萬元。
洋蔥水分少1% 可讓貯藏損失少3分之1
農民為了洋蔥收成有份量,會盡量縮短採收前停止灌溉時間,增加洋蔥含水量,洋蔥含水量高卻可能導致貯藏時間大幅縮短。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旗南分場研究,採收前4周提早停灌,洋蔥水分雖只減少1%,卻可減少約3分之1的貯藏耗損。
【氣候變遷04】11項最易受乾旱衝擊作物公布 農委會擬推大區輪作制度
農委會2日公開農業部門因應乾旱調適策略,公布其評估11項易受缺水衝擊的乾旱高度敏感作物,並提出短中長期調適策略,中期策略擬實施大區輪作制度,將以農糧署明年一月實施的「稻作四選三」政策為基礎,鼓勵稻作兩年四期作其中一期轉作旱作雜糧。
【氣候變遷03】雙管齊下 讓稻作找雨季、培育最耐旱稻種
今年10月中農委會宣布桃竹苗二期作停灌,11月初新竹縣新豐鄉已結穗的水稻,因為缺乏水源持續供灌,稻穀充實不足,稻穗低不下頭,只能在九降風強吹下瘋狂地搖晃,有的不耐風颳,甚至倒伏一片,彷彿已喪失求生的意志。
【氣候變遷02】停灌休耕 農民半暝勤追水 品牌米找出路
臺灣米倉的嘉南平原是臺灣面積最大的平原,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太保工作站掌水工楊金松,接手掌水工工作五年多的他,負責後庄區域的供灌,今年特別忙碌,因為雨水偏少,頻繁巡圳路看水走到哪了,一塊田吃夠水了,就得趕快把水孔塞起來,換另一塊田灌,才能善用有限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