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牛年新展望─林務局長林華慶】上篇 國產材打造合宜法規搶市場 竹產業降低生產成本

林務局致力國產材復興,局長林華慶接受《農傳媒》專訪暢談新年政策方向。(圖片提供/農傳媒)

2020年農業面臨武漢肺炎疫情衝擊、氣候變遷缺水危機等挑戰,在農業部門及所有農漁民的共同努力下,臺灣的韌性農業被世界看見。2021年我們將更大步向前行,在農村、漁村、山林、海邊、畜牧、農田果樹間,將注入一股新生的希望;新政策到位,物產豐收、農民收入增加,更多安心優質農產品提供給消費者,臺灣農業扎根永續經營。以農為本的《農傳媒》策劃2021「首長牛年新展望」系列專訪,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一級首長帶來新春新期許。

農委會林務局主管林業、自然保育兩大業務,新的一年,局長林華慶要持續推動國有林產物永續利用,為臺灣人工林產業打造一個符合時宜的法規。臺灣竹林資源豐富,竹子生長快速,是速成、有利環保的材料,林務局也將在竹產業投入更多資源,協調修改法規,鼓勵原住民保留地等從事竹林生產經營。

在推動生產非木質林產物上,林務局希望運用廢棄林業材料、本土樹種發展精油產業,目前針對國內森林植物精油資源盤點及產業化評估已接近完成,今年會正式推動國產森林植物精油產業。

近年國人生態環保意識抬頭,關心日常生活最容易接觸到的公共樹木修剪問題,以及臺灣黑熊誤中「山豬吊」陷阱的議題,林務局也都提出務實解決問題的配套措施,引導社會良性發展。以下是林華慶訪談紀要:

問:林務局近年致力森林資源永續利用,特別著重推動國產材產業,提升國內木材自給率,主要的想法是什麼?

答:臺灣天然林在民國80年代禁止伐採,連帶使外界認為人工林也不可伐採,但外界忽略我們確實有使用木材的需求,國內自用木材每年至少400萬立方公尺,還不包括進口加工成家具後轉出口的還有約150萬至200萬立方公尺;進口木材中可能有3到5成是來自熱帶地區國家的「天然林」,天然林是國際瀕危野生動物如侏儒象、長鼻猴、犀鳥、紅毛猩猩等的棲地,使用天然林等於在破壞牠們的棲地。

進口木材推估有3至5成來自熱帶天然林,林務局推動國產材產業,盼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圖片提供/林務局)

因此,臺灣有必要負責任地生產部分自己所需的木材,降低對國外天然林的依賴使用,儘可能使用來自「人工林」的木材;林務局則要持續與社會的既定觀感溝通,說明伐木並不必然會造成土石流或是破壞生態,林木生產是人工林的利用、收穫行為,是一個生產循環,而非開發行為,林地不會因此永遠變得光禿禿。

同時林務局也以高標準自我要求,推動國產材導入國際森林驗證標準FSC,並由政府補助50%,鼓勵私有林林農申請,希望做到經濟、社會、環境三面向均衡發展;為免林木生產有害水土保持,針對陡坡、鄰近溪流區域有限制伐採規範,去年也公布針對環境敏感或有受保護動植物緩衝帶限制伐採,並提供林農限伐補償。

林務局做了許多國產材行銷工作,去年市場上開始出現國產材的規格材,相當具有指標意義,因為國產材價格高、買進口材更方便,以前廠商生產國產材規格材都會怕賣不掉,現在願意生產就表示市場需求量已達一定穩定程度,不怕賣不掉。

問:林務局推動國產材的政策重點在哪裡?

答:近幾年推動國產材生產,林務局花最多時間反而是在主管法規的簡化上。外界誤以為林務局很愛砍樹,錯了!林務局很多法規都是阻撓砍樹的。因為過去的伐採規定是針對紅檜、扁柏等天然林貴重木而設,為擔心越界砍伐,重在防弊,業者要伐木得先申請,進行每木調查,每棵樹打印,伐採後要載走前還要逐支丈量(檢尺),計算材積,以確定沒有越界偷砍,沒問題才放行。

林務局近年致力簡化國產林木伐採規範。(圖片提供/林務局)

但後來種植杉木、柳杉的人工林要伐採,面對的還是同一套繁複的法規,從申請、查驗、清點、檢尺規定,林務局投入龐大人力成本,但這塊林地政府能分收的價金可能只有幾千元;而且,林農光從申請伐木到進行每木調查而已,常要等待一年以上,過程像在跑五百障礙賽,除了等待核准曠日廢時,時程不確定也難先找到買主,下游業者也根本無法做進一步的生產、銷售規劃。

因此林務局過去花了3年進行「國有林林產物處分規則」及「林產物伐採查驗規則」等法規修正,先針對人工林伐採遇到的問題做局部修正,就是穿著西裝改西裝,去年12月,林務局已成立工作小組,未來將進一步為臺灣人工林產業打造一套符合時宜的法規。

國內需求木材(含竹材)若以進口600萬立方公尺來算,國產材自給率只有將近1%,依據2018年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決議,林務局在10年內將把國產材自給率提高到5%。臺灣竹材資源豐富,竹子一般生長3、4年即可收穫,是相當速成的材料,林務局今年將在竹產業投入更多資源來推動。

問:今年推動竹產業有些什麼具體作法?

答:臺灣竹產業分三大區塊,北部集中在新竹尖石、五峰及桃園復興等鄉鎮,生產桂竹,主要提供下游加工品原料來源;中部以南投竹山地區為主,生產孟宗竹,還是臺灣竹傳產工業重鎮,做全臺竹材的基礎加工;南部則是嘉義、臺南等地,生產長枝竹、刺竹,過去沒人經營已是半荒廢狀態,針對不同區域竹產業的類型必須分別擬定不同的輔導措施,北部地區以輔導竹原料供應;中部地區以傳統竹產業生產技術開發,至於南部地區,林務局去年則已輔導成立高雄永茂林業生產合作社,以恢復荒廢竹林經營為重點,主要生產刺竹。

竹子生長3、4個月即可收穫,是速成、環保的材料。(圖片提供/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

過去國產竹產業在上游原料端,到中、下游的產業端,分屬不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整合困難,因此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從去年起即出面做垂直性整合,委託林務局擔任幕僚工作,希望以10年時間營造出臺灣竹產業的特色。

臺灣竹材與木材產業都有規模小,伐採成本高的問題,但近年國產木材與進口木材價差已逐漸縮小,國產竹材與進口竹材價差卻可高達12至15倍。臺灣缺少人工,個別竹農擁有的竹林面積又小,因此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林務局一方面輔導竹農擴大經營規模、籌組生產合作社,也開發生產機具,例如,屏東林管處補助屏科大森林系及農機系與民間廠商合作開發竹材收穫機,已進入試用階段,林農購買林業機具,林務局還會補助一半。

竹子叢生,竹子會變得很細,林相不佳,竹林強勢擴張,入侵次生林,也不利森林生態多樣性,需要適度疏伐。(圖片提供/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

竹子纖維長、韌性高,甚至可做建築屋樑結構,應用多元,技術也都辦得到。臺灣有18萬公頃竹林,其中原住民保留地就占了3分之1,約6萬公頃;若以竹材供應現況來看,有高達85%是原保地所生產的;但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卻可能讓原住民為了領取補償,不再伐採利用,因此在行政院張景森政委協調下,今年應可修正放寬禁伐補償認定條件,讓原住民維持竹林前提下,還能適度疏伐,不影響其補償請領資格,也能讓竹林重啟利用。

實際上,竹子叢生,若沒有疏伐,竹子會變得很細,林相不佳,竹林強勢擴張,入侵次生林,也不利森林生態多樣性,水保功能也會變差,因此適度伐採撫育是必要的。


【延伸閱讀】
【首長牛年新展望─林務局長林華慶】下篇 發展精油產業推林下經濟 山豬吊替代方案保護黑熊
【首長牛年新展望─林務局長林華慶】林務局美學月曆製作過程首度大公開 林華慶挑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