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牛年新展望─林務局長林華慶】林務局美學月曆製作過程首度大公開 林華慶挑戰自己

林務局長林華慶手繪「木作之森」月曆6月構圖雛形(右)。(圖片提供/林務局)

2020年農業面臨武漢肺炎疫情衝擊、氣候變遷缺水危機等挑戰,在農業部門及所有農漁民的共同努力下,臺灣的韌性農業被世界看見。2021年我們將更大步向前行,在農村、漁村、山林、海邊、畜牧、農田果樹間,將注入一股新生的希望;新政策到位,物產豐收、農民收入增加,更多安心優質農產品提供給消費者,臺灣農業扎根永續經營。以農為本的《農傳媒》策劃2021「首長牛年新展望」系列專訪,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一級首長帶來新春新期許。

「去年11月,我已經開始想明年月曆主題,很有壓力啊!」每年造成搶購林務局月曆背後靈魂、局長林華慶首度公開製作過程。他說,前段籌畫時間很長,從策劃年度主題、發想每月主題,紀州庵建築用什麼木材,大葉山欖的葉子是互生還是對生,石虎的斑紋是什麼型態,都是林務局考究決定,有時甚至還提供繪圖的原始構想,「林務局不是掛名『企劃』,是真的在企劃。」

林務局爆紅月曆,從2018年「飲食之森」、2019年「里山動物」、2020年「木作之森」,到2021年的「生命之森」。每年的月曆都由林華慶發想主題,再找林務局同仁討論,進一步做12個月份內容的規劃,「里山動物」動員保育組同仁,「木作之森」委託造林生產組。

林華慶說,木作之森的主題,表達木作和人的闗係,用懷舊來喚起人來自森林,也一直運用森林的木材,然後決定12個月份的不同主題,包括農具、玩具、交通工具等,再交由同仁盤點該月份使用的木材,例如農具的鋤頭柄、鏟子或牛車、小時候打的陀螺是什麼木頭做的。

林務局造林組花了近4個月,才將「木作之森」每個月樹種木材盤點出來,圖為1月主題。(資料提供/林務局;製表/農傳媒)

為了規劃「木作之森」,造林組找資料、詢問相關領域專家,花了近四個月才把12個月份木製品及其使用樹種決定好;種籽設計開始繪圖後,草稿還要經專家審定,依據專業意見回饋種籽進行修正,參與的造林組同仁笑著直呼:「一年就受不了!」

但是2021年月曆林華慶發想了三個主題,沒想到同仁反而選擇製作最困難的「生命之森─種間關係」,每月不同主題,也都要諮詢植物、昆蟲、苔蘚、鳥類專家等,校對更是花了很大功夫。不過,外界對林務局月曆熱烈的反響,看來已帶給同仁最直接的成就感,甚至生命之森月曆封面的短詩,還出自於林務局同仁。

今年月曆主題「生命之森─種間關係」,比往年主題更具故事性,林務局希望能觸發讀者的好奇心。(圖片提供/林務局)

林華慶說,當初對月曆做改革,是想讓林務局的工作讓大家看見,也讓外界透過林務局看到臺灣的森林,他很欣慰月曆的成功,確實讓「生物多樣性」等過去冷門的題材受到民眾關注討論;今年月曆談森林各物種間彼此競爭、寄生、共生的「種間關係」,比往年主題更具故事性,「希望不只是視覺上能帶來美的感受,還能觸發進一步好奇心,這就是我們的用意。」

現在只要到年底,都期待林務局新年度月曆發表,林華慶成功行銷了森林產業。除了林業,林務局這幾年積極推動竹子產業,林華慶去年就買了張竹椅給母親,自己更用起竹牙刷。面對有人使用竹牙刷容易發霉,林華慶說:「用完隨手擦乾不留水漬,怎麼會發霉?」為了證明不會發霉,他隨即轉身去辦公室拿他的竹牙刷說,「我用了兩年竹牙刷,從沒發霉過」,儼然已是竹產業最佳代言人。

林華慶從自己辦公室拿出竹牙刷,證明他用了兩年竹牙刷,「從沒發霉過」。(圖片提供/農傳媒)

座落臺北市杭州南路的林務局辦公大樓,入門大廳就可看到木頭擺飾,嗅聞到明顯的木質香氣,大廳旁的「森林會客室」以國產疏伐木布置空間,架上擺放各式木作工藝、文創產品,走廊牆上還掛置一幅幅當代藝術家畫作,這也是來自林華慶的點子。

他曾擔任文化部專門委員兼媒體公關組長、科長,林務局大樓一至三樓走廊牆上的畫作,即是利用文化部「藝術銀行」服務租賃而來,讓這棟超過半世紀的林務局老建築,注入新活力。林華慶往山頭前進,期待看到更遠的地方。


【延伸閱讀】
【首長牛年新展望─林務局長林華慶】上篇 國產材打造合宜法規搶市場 竹產業降低生產成本
【首長牛年新展望─林務局長林華慶】下篇 發展精油產業推林下經濟 山豬吊替代方案保護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