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牛年新展望─水保局長李鎮洋】下篇 農村再生工程納生態檢核 發展綠色照顧讓農村老有所終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是國內第一個採行生態檢核機制、執行水保工程的公部門。(圖片提供/水保局)

2020年農業面臨武漢肺炎疫情衝擊、氣候變遷缺水危機等挑戰,在農業部門及所有農漁民的共同努力下,臺灣的韌性農業被世界看見。2021年我們將更大步向前行,在農村、漁村、山林、海邊、畜牧、農田果樹間,將注入一股新生的希望;新政策到位,物產豐收、農民收入增加,更多安心優質農產品提供給消費者,臺灣農業扎根永續經營。以農為本的《農傳媒》策劃2021「首長牛年新展望」系列專訪,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一級首長帶來新春新期許。

水土保持局是國內第一個採行生態檢核機制、執行水保工程的公部門,去年起已將所有工程納入生態檢核作業,今年將進一步擴及平地地區的農村再生設施工程。水保局推動農村再生已逾十年,今年做為下一個十年的起頭,水保局將發展「綠色照顧」,讓高齡化的農村「老有所終」。

問:國人生態保護意識提高,水保工程水泥化屢遭外界挑戰,水保局要如何改善?如何對外溝通?

答:工程人員注重安全,工程施作傾向強固保護,才有水泥化傾向。工程人員學校養成時並沒有生態相關的訓練,只會思考工程要兼顧財務平衡及經濟效益,但在社會愈來愈重視生態環境保育下,水保局也一直思考工程施作如何兼顧防災與友善生態。

水保局民國96年就發展生態檢核機制,納入環保團體參與協商,協助工程人員進行生態考量,採行「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等生態保育措施進行工程施作。水保局是國內第一個採行生態檢核機制的公部門,當初因在石門水庫特別預算工程先行生態檢核機制,接納環團建議,降低工程規模,反而還節省下7億多元預算。

水保局工程去年已全面納入生態檢核作業。(圖片提供/水保局)

工程人員因為沒有生態專業,無法知道工程施作地點存在什麼動、植物需要保育,因此水保局從107年起也開始籌建「集水區友善環境生態資料庫」,收集環團、林務局、特生中心、學者調查過的資料,提供工程人員檢核水保工程地點是否有需要注意的生物、生態,迄今資料已收集超過20萬筆。

工程案經過生態資料庫檢核,若是一級生態區,代表其中有需要特別保護物種,就必須召集環保團體、當地居民及工程專業人員共同協商,討論如何利用「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等原則進行工程,以減少對物種的衝擊。

水保局保育治理工程自去年起全面依工程會「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注意事項」規定,辦理工程全生命週期生態檢核作業,各地分局也已邀關注團體成立12個溝通平臺,局本部的總平臺也正在籌設中。水保局每年工程總數約在1,500件上下,今年起連位於平地的農村再生設施工程,都要全面落實生態檢核。

問:水保工程要如何做到對生態、環境友善?是否採用生態工法?

答:國內有關生態工法技術的叢書是從水保局開始出版的,水保局生態友善的觀念走得很前面。以前溪流整治都是以混凝土封底防止水流沖刷,但其實可以改用橫向構造物減緩河道流速,讓溪底仍能透水;河道兩岸也可以不用混凝土封死,改以堆疊砌塊石,這樣就有縫隙讓植物生長;考量混凝土表面平滑,動物不容易攀爬,也可改以造型模板替代。

野溪整治改以砌塊石建構的橫向構造物減緩溪流流速,替代混凝土封底,保護溪床不被水流淘深。圖為獅潭鄉大東勢溪新店四橋上游野溪整治工程。(圖片提供/水保局)

但使用生態工法也要看情況。砌塊石在工程歷史上使用久遠,沒有水泥以前都是用此方式,但其結構性安全相對會比較低一些;又例如生態工法也可以使用木頭,但木頭可能五年、十年就會爛掉,但混凝土則可以用到50年,結構強度也可以計算。工程要兼顧結構安全與生態,因此使用生態工法與否需要獲得大家的支持,因此若經生態檢核確定是一級生態區,水保局就會找大家來協商討論。

尤其水保局進行水保工程的土地都是老百姓無償提供,百姓提供土地是希望工程的施作能保護他的土地,若工程做好三、五年就崩壞,誰還會願意提供土地呢?而且若因此發生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責任可能還要公務人員來承擔,因此水保局對於以友善生態的方式進行工程,都希望取得大家的共識再執行。

河道兩岸不用混凝土封死,改以堆疊砌塊石,讓植物有縫隙生長。圖為新竹北埔龍船窩下游野溪治理工程。(圖片提供/水保局)

問:水保局推動農村再生多年,累積了哪些成績?新年有什麼新的展望?

答:過去農村沒有計畫性建設,青年勞動力又隨著經濟起飛往都會區集中,農村只剩老人及小孩,沒有生產力且愈來愈老化,推動農村再生就是希望創造農村的產業,讓年輕人能在農村找到發展的機會。《農村再生條例》民國99年公布迄今已超過十年,這十年來,全臺4,232個農村,水保局推動培根計畫培訓了2,648個,有62.5%農村社區參與了農村再生。

培根計畫的目的在讓農村社區了解自己的優劣勢,凝聚社區共識,發展願景,進而寫出自己的農村再生計畫,政府可根據計畫提供輔導,幫助社區建設。農村再生初期是從個別社區著手,到了104年已可連結鄰近社區形成區域型的農村再生,106年再加入縣市政府、鄉鎮公所及民間團體加速推動,成功轉型。

今年進入農村再生第三期計畫,水保局會做更多跨領域的結合,重點之一就是綠色照顧。綠色照顧包括綠飲食、綠療育、綠場域及綠關懷四個面向,農村有健康的農產品、有綠飲食,有森林、田園的綠場域,可以做讓農村年長者健康老化的綠關懷,邀請年長者結伴一起來唱歌、打鼓、做手工藝等綠療育,今年預計先找20個農村社區來做做看。水保局會持續關注農村的需要,並提供相關協助,幫忙農村社區發展及改善農村生活品質。

水保局挹注嘉義縣瑞里社區農村再生計畫,培育多名茶藝師,提供遊客特色茶席體驗。(圖片提供/水保局)


【延伸閱讀】
【首長牛年新展望─水保局長李鎮洋】上篇 大規模崩塌預警上路 今年推12處自主防災社區
以水保為志業 李鎮洋激勵士氣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