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29 頁
綠盲椿象危害高山茶 利用草相管理可減少茶菁危害
綠盲椿象危害茶葉還沒有有效的有機防治方法,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建議,防治綠盲椿象除使用植物油混方等資材,因綠盲椿象偏好菊科雜草植物,茶樹生長期留養園中大花咸豐草作為陷阱植物,茶樹下的大花咸豐草可吸引綠盲椿象,讓牠免於危害茶菁。
行政院126億元建置全國冷鏈物流 重大建設提早2年內完成
行政院推動建設農、畜、水產品全國冷鏈物流體系,投注總經費高達126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積極加速推動,經農委會盤點,重大建設建置期程有望提早一年,包括以外銷為主的2處旗艦物流中心,協助國內產銷調節的5處區域物流中心,可在112年底以前建設完成。
光電板下種香莢蘭3年 屏東林仔邊協會去年底迎接首度收成
國內香莢蘭多仿照文心蘭搭建網室栽培,栽培香莢蘭需要半遮蔭環境,陽光直曬可能讓植株變黃、枯萎,光電板下閒置土地因此成為可能適合栽培的空間,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108年起嘗試種植,去年底首度收成。
防我國品種非法外流 農委會修《種苗法》增訂刑罰、罰金加倍
國內育成優良作物品種時傳外流情事,若回銷臺灣,恐衝擊國內產業發展,因此農委會將修正《植物品種及種苗法》,強化種苗管制,增訂刑罰,違法輸出入者最重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300萬元以下罰金,並可向企業、社會團體等法人處罰罰金。
百大青農遴選起跑 本屆農林漁牧俱全 遴選標竿農民打團戰
第6屆百大青農遴選首度加入林業及漁撈產業申請類別,完整農林漁牧四大產業版圖;但不同於往年著重輔導青農個人農業經營,今年轉型遴選可整合產業上中下游,帶動地區產業發展的典範標竿青農,農委會要輔導青農打團體戰。
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徵件 今年新增都市農業組別
農委會推廣食農教育,即日起徵求「111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為了讓都會地區有機會落實食農教育,推廣都市農業,今年特新增「樂農城市組」。計畫徵件每案補助金額最高50萬元,收件期限至2月21日截止。
阿里山神木變年輕?嘉大揭紅檜合併木現象 最老巨木「僅」1515歲(有影片)
嘉義大學歷時3年調查研究發現,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巨木群的紅檜為了適應當地潮濕的逆境環境,發展出「合併木」的生存策略,寬廣的樹木胸徑其實是多株嫁接合併而成,多數神木樹齡下修,最老的應是1,515歲的編號「2號」巨木。
肥料真的充足 實名制購肥量加2成供應
許多農民認為,依照實名制平臺設定合理施肥量購肥,肥料往往不夠用,農委會農糧署表示,為了充分滿足農民用肥需求,即日起提高可購買肥料包數2成,原料漲幅5成及運費補助每包(40公斤)20元照樣予以補貼。
全球首例!臺灣水韭基因定序 夜間吸收CO2循環機制解鎖登國際期刊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清華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完成臺灣水韭基因組定序,是全世界第一個基因定序的水韭,研究發現臺灣水韭景天酸代謝(CAM)調控基因迥異於已知耐旱植物,登上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
草屯平林灌區外農地有水了 「上平林」灌溉系統工程今開工
南投縣草屯鎮平林里生產優質巨峰葡萄及黑葉荔枝等作物,過去因屬於農田水利會灌區外農地,時有缺水問題。農委會農田水利署109年成立,將灌區外農地納入供灌服務列為重要政策,已完成「下平林」地區83公頃農地供灌,今(7)日宣布啟動「上平林」灌溉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