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27 頁
登山出遊打勾勾 林務局推防疫自主檢核表
農委會林務局參考日本、英國經驗,徵詢醫學、登山活動領域專家學者意見,研訂符合臺灣山岳活動需求的防疫自主檢核表,供民眾在事前規劃、風險管理、裝備及活動四大面向,做好自主檢核,落實防疫。
不飽和脂肪酸近似橄欖油 花生新品種「臺南20號」保存期限更長
花生油耗味產生的速度主要取決於花生油脂中的油酸(Oleic)、亞油酸(Linoleic)含量,油酸愈高愈穩定,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歷經11年育成全國第一個高油酸落花生品種「臺南20號」,產量、風味均與現在主流的「臺南14號」相似,但氧化速率降低10倍。
讓青蔥不怕豪雨 農試所減藥栽培管理可減少一半產量損失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一套抵抗環境逆境的青蔥減農藥栽培管理技術,透過篩選不帶病毒的健康種苗,可提高青蔥產量20%;平時以安全資材預防病蟲害,減少農藥施用,雨期再精準用藥,甚至可減少青蔥產量50%的損失。
花蓮金針花8月中盛開 花季人流管制限2千人
花蓮金針花季將來到,花蓮縣政府考量觀光、防疫並重,兩大產區玉里鎮赤科山、富里鄉六十石山將從8月14日起至9月21日止,針對上山遊客實施實聯制及人流總量管制,人數上限各2千人,人數達到上限採一出一進方式管制。
2060年臺灣恐無冬天 果樹類作物首當其衝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9日公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IPCC AR6),包含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在內的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隨即依此提出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
維持二級警戒! 阿里山林鐵復駛 嘉明湖高山營地先開放
國內疫情警戒標準維持第二級,農委會林務局轄下自然保護區域(包含自然保護/留區與野生動物保護區)、8處自然教育中心、7處生態教育館重新開放;阿里山林業鐵路復駛,高山營地則率先開放嘉明湖國家步道單日往返及嘉明湖山屋。
總統、院長南下勘災 農委會公告10縣市現金救助拚一個月發放
農委會今(9)日公告包括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等7縣市,農產業全部項目可辦理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苗栗縣、臺中市及南投縣部分作物也可申請,即日起受理農民申請至8月19日止。
喝手搖飲挺臺灣水果 優惠暢飲直到10月中
夏天喝清涼的手搖飲最爽了!農糧署今年邀請使用芒果、鳳梨、紅龍果、芭樂、檸檬等為主要原料設計飲品的手搖飲業者,促銷國產水果,計有六大業者入選。即日起至10月15日止接力推出手搖飲優惠活動,預估活動期間將採購300公噸以上的國產水果。
有機友善耕作破1.65萬公頃 光這個合作社就貢獻近150公頃
農委會自2016年「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即設定2020年國內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面積達1.5萬公頃,往後每年增加10%、1,500公頃的成長目標。今年目標1.65萬公頃已提前達標,截至7月底,國內有機友善耕作面積已達1萬6,571公頃,已占國內農業耕地2.09%。
農委會擬納天災回報APP佐證災損 現行拍照存證就有效
農民遭受天災損害,因有及時搶救倖存農作物、清園,或是災後復耕的需求,往往無法等待公所人員現勘就改變田區樣貌,卻導致日後難以認定災損程度的問題。立委提議開放「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APP供農民做田間生產紀錄、災損回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