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25 頁
農委會與桃市共辦社會住宅 土地租金將供農田水利事業之用
農委會為活化農田水利事業作業基金不動產,並支持社會住宅政策,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8)日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簽訂合作備忘錄,選定農委會農水署轄管桃園青埔、草漯(音踏)及中路地區等3處土地,總面積約2.9公頃,與桃市府共同興辦社會住宅。
讓世界看見臺灣東方美人 苗栗青年製茶師奪英國三星大獎
出身三代茶葉栽培、製茶設備世家的苗栗頭份青年製茶師張家齊,以臺灣的東方美人茶,拿下全球最大美食飲料競賽盛事、英國Great Taste Awards最高三星大獎。在競爭最激烈的「單一莊園茶類」組別中,僅有3件作品榮獲三星大獎,張家齊的東方美人就包辦其中2件。
綠豆生產耗人工 秋作機械採收成本僅約6分之1
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綠豆秋作栽培技術,透過肥培管理讓綠豆花期趨近一致,秋天氣候乾燥也適合機械採收,以機械一次性採收產量雖僅約人工採收7成多,但相較人工採收成本每公斤70.5元,機械採收大幅降到12元,僅約人工6分之1成本。
四國駐臺使節暢談永續飲食 唐鳳:植物肉創新食材具未來潛力
里仁公司與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共同舉辦「永續飲食生活節」,今(5)日以「蔬食無國界」為主題,邀請行政院政委唐鳳,以及蔬食大國以色列、澳洲、瑞典、印度等四國駐臺使節,交流永續飲食觀點。
茶菁「萎凋」不再全憑經驗 環境監測系統輔助智能製茶
傳統製茶由製茶師傅口耳相傳來傳承經驗技術,「萎凋」、揉捻等程序也全看師傅的經驗手藝。但製茶師有高齡化趨勢,為避免製茶相關技術出現斷層,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開發「茶葉萎凋監測系統」,透過日照輻射、溫溼度等環境條件監測,配合製茶參數,輔助農友判斷調整萎凋環境條件,科學製茶。
農糧業振興措施延至明年6月 履歷農產包裝、行銷獎勵最高15萬元
農委會為減緩產業受到疫情衝擊,訂定「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農糧業振興措施作業規範」,振興措施獎勵項目申請原定今年6月30日截止,但因疫情5月中再度升溫、進入三級警戒,因此將振興措施延長一年,即日起至明年6月30日止都可以申請。
會辨識鳥群位置 雷射驅鳥裝置可降近2成作物損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雷射驅鳥裝置,可有效驅趕麻雀、雁鴨、烏頭翁、斑鳩等鳥類,還會影像辨識、主動找到鳥群聚集位置,增加雷射投射頻率,可有效降低18%作物損害率。此雷射驅鳥裝置已取得國內專利,現正與民間業者洽談技轉。
第一階段農遊券最末周號碼出爐 13萬餘名幸運兒中籤
農委會配合振興五倍券推出第一階段88萬份農遊券,今日由水保局副局長林長立抽出最末周中籤號碼,包括11組號碼:315、740、381、264、285、765、682、763、373、015及374,總計13萬1,328人中籤。
葦草蘭野外族群不到200株 瀕危植物貢寮棲地拔地而生
葦草蘭是紅皮書瀕危植物,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19年加入林務局國土生態綠網瀕危植物復育工作,成功培育出約1千株實生苗。林務局今日與特生中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帶葦草蘭「回娘家」種回原棲地,希望讓它再次回到野外自然繁衍。
比人力作業效率高12倍 槽耕電動鬆土機輕便、無廢氣又安全
槽耕土壤硬化,手持鏟子、鐵耙鬆土既費力,速度又慢,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適用於槽耕栽培的電動鬆土機,機體僅約10公斤,輕便好操作,使用電池作為動力來源,不排放廢氣,且設計有多重安全裝置,手離開機械就會自動斷電,安全又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