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駐臺使節暢談永續飲食 唐鳳:植物肉創新食材具未來潛力

里仁公司與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今(5)共同舉辦「永續飲食生活節」─「蔬食無國界」主題沙龍。(攝影/游昇俯)

今年「永續飲食生活節」響應2021國際蔬果年,今(5)日以「蔬食無國界」為主題,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以及蔬食大國以色列、澳洲、瑞典、印度等四國駐臺使節,交流永續飲食觀點。多國使節提到,透過創新技術幫助農業生產更精準,農業能否永續經營是環境永續的關鍵。

永續飲食生活節由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里仁共同舉辦。唐鳳透過錄影為「蔬食無國界」沙龍對談引言,他提到,與食物有關的溫室氣體排放大約占全球碳排4分之1,除了進口食物有較長的食物里程,國內農業若無法以永續方式生產,一樣會傷害地球;他認為,食物風味與情感記憶關係密切,但像植物肉這樣的創新食材,具有呈現飲食情感記憶的潛力,鼓勵消費者支持永續食材,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以色列國土有3分之2是沙漠,可作農業生產土地持續減少,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柯思畢分享以色列投入創新科技研發,幫助水資源利用及農業生產,整合生產端到消費端餐桌的經驗,他說,建立農夫與消費者間的聯繫管道,有助減少能源耗費,是更永續發展的方式。

各國駐臺使節暢談全球永續飲食趨勢,也分享各國飲食傳統與特色料理。(攝影/游昇俯)

澳洲辦事處副代表莫博仁表示,澳洲從1980年代國內環保及農業團體即攜手發展永續農業策略,並將經驗輸出國際,至今澳洲仍在討論園藝、穀物生產等各方面的永續經營計畫,因為資源有限、無法持續消耗,農業能否永續經營對環境至關重要。

「瑞典文中『Lagom』這個字意謂不多不少,如果吃辣食指定Lagom,就代表只要一般辣度」,瑞典貿易暨投資委員會台北辦事處代表孔培恩也透過錄影,從Lagom這個字「恰如其分」的意涵,引申其哲學概念,說明瑞典的永續理念。

沙龍中各國使節也分享自己國家的飲食特色,柯思畢表示,以色列是移民社會,人民來自80多個國家,飲食富有中東料理特色,常使用鷹嘴豆作料理,他自己也喜歡鷹嘴豆泥料理。印度台北協會副會長宋友仁說,香料是印度料理的靈魂,不光有50多種香料,到印度只要願意發問,每個人常有自己的獨門香料;而且印度料理歷經多個階段演化而來,各地區吃辣的程度其實不同。

澳洲以早午餐(Brunch)聞名世界,甚至風行到紐約、巴黎,莫博仁分享他自己在澳洲的愛店,並談到自己下廚的經驗,他說,他製作沙拉馬鈴薯的秘密武器是臺灣的工研醋,本來以為是實驗失敗的料理,沒想到一嘗真的好吃,他製作過多次,吃過的人都在問,他坦承是加錯佐料,但沒想到料理成功要歸功於臺灣的神奇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