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菁「萎凋」不再全憑經驗 環境監測系統輔助智能製茶

茶改場開發茶葉萎凋環境監測系統,輔助製茶人員透過科學數據製茶。(圖片提供/茶業改良場)

早期缺乏科學數據紀錄,傳統製茶由製茶師傅口耳相傳來傳承經驗技術,「萎凋」、揉捻等程序也全看師傅的經驗手藝。但製茶師有高齡化趨勢,為避免製茶相關技術出現斷層,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開發「茶葉萎凋監測系統」,透過日照輻射、溫溼度等環境條件監測,配合製茶參數,輔助農友判斷調整萎凋環境條件,科學製茶。

紅茶、烏龍茶、青茶都需經過萎凋

製作多種發酵茶都得先經過茶菁採收後,進入「萎凋」減少水分的程序,再依茶葉種類進行揉捻、焙茶等作業。紅茶、烏龍茶、青茶等不同發酵茶需要不同的萎凋程度,萎凋程序影響最終茶葉品質;作法又分為日光萎凋、室內萎凋,以及運用熱風吹拂茶葉的「熱風萎凋」。

萎凋需長時間等待,程度輕重則受陽光輻射強度、萎凋場溫濕度等環境條件影響,過程中的變化因素多。茶業改良場運用日射量、溫濕度計、雨滴感測器及重量秤重計等各式感應器,整合茶菁萎凋過程中的變化,透過智能感測管理系統,可適時提醒製茶人員調整外在萎凋環境。

透過物聯網系統,只要為感測器設定好觀測值,當高日射量可能曬傷茶芽時,就可設定開啟遮蔭網,下雨時自動開啟遮雨棚;並且,所有感測器資訊整合在同一觀測介面,使用者可透過手機即時監測觀察,還有數據紀錄,幫助製茶人員逐步精進製茶程序,提高品質。

室內萎凋時製茶人員一邊進行攪拌情形。(圖片提供/茶業改良場)

室內萎凋以室溫攝氏22至25度、濕度70%至75%為最佳的環境,茶改場凍頂工作站站長林儒宏表示,萎凋目的之一,是使茶菁進入適合發酵氧化的狀態,進行室內萎凋時每隔1至2小時需要適時攪拌,藉攪拌調整茶葉氧化程度,以形成茶葉特有的水色、香氣與滋味。他說,茶菁幼嫩,日光萎凋時間不宜過長,避免茶菁曬傷;發酵程度愈重的茶類,萎凋程度就要愈高,秤重計數據可提供製茶人員判斷茶葉水分散失程度,再評估萎凋程序應進行多長時間。

茶改場預計不收技轉費用

茶改場指出,此套環境監測系統搭配多種感測器,藉由所架設的各式感應器資訊,可在手機即時同步監測觀察,並提供數據紀錄,有助未來在製茶製程的調整與品質的掌握,更可發揮輔助的功能。

此套環境監測系統視感測器設置多寡,整套軟硬體建置成本約在20至30萬元,林儒宏說,系統開發主要在輔助茶產業人員製茶,為推廣更多從業人員應用,預計不會收費技轉,有興趣從業人員可洽詢茶改場。

茶葉萎凋環境監控管理系統。(圖片提供/茶業改良場)

手機即時監測及提醒輔助功能訊息。(圖片提供/茶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