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與農業調適雙軌並進 水稻收入保險明年開辦 減產20%即理賠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今日舉辦第二屆臺灣氣象產業論壇。(圖片提供/中央氣象局)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8)日表示,農業部門推動淨零排放,在建立作物碳儲技術的栽培模式以外,將開發土壤生物資源、促進農業物產物再利用,來增加碳匯;農業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則會持續補助強固型溫網室設施,設置養殖漁業專區,並在明年一期作開辦水稻收入保險。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今日舉辦第二屆臺灣氣象產業論壇,陳吉仲應邀發表「臺灣農業部門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與淨零途徑」專題演講。他於論壇開幕致詞時表示,2040年全球升溫攝氏1.5度已是必然,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與淨零排放要同時做,調適是有成本的,因此要從有助淨零排放的先規劃;並且,氣象、氣候及氣候變遷等資訊應讓民間可利用,民眾了解重要性才能配合政策。

臺灣受暖化衝擊排名第10  有機和農廢循環可實現淨零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今年8月公布氣候變遷第6次評估報告(IPCC AR6),揭示人類對地球暖化的影響無庸置疑,全球將持續增溫至少到本世紀中。

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最受衝擊國家臺灣排名第10,農業更是首當其衝,陳吉仲表示,全球蛋白質營養來源中的水產已低於陸上畜產,農委會將投入4年88億元,設置各地養殖專區,上面可以蓋光電,增加農業綠能,2025年養殖漁業光電目標達到4百萬瓩(GW),目前已盤點8,700多公頃,未來會再增加4千多公頃。

農業部門排放500多萬公噸溫室氣體,主要是氧化亞氮(N2O),來自化學肥料,國內化肥一年使用7、80萬公噸,農委會推動有機友善耕作可降低N2O排放,陳吉仲說,臺灣已跟加拿大、美國、紐西蘭、澳洲及日本簽訂有機同等性協議,有機產品可出口這些國家;且農委會已在計算有機與慣行土壤碳匯差異,有機碳排較少,還可將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淨零碳排許多理念都可以藉此實現。

維持農民生產和收入  持續推動設施農業和保險

氣候變遷下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增加,農委會已補助農民設置強固型溫網室設施1,323公頃,今年8月豪雨造成葉菜農損,北農拍賣價飆到每公斤50元以上,沒有這些溫網室設施,農損、產銷失衡會更嚴重,因為這些設施葉菜每日供應1,015公噸,占了北臺灣整體供應量1,350公噸的7成,穩定了市場供需。

農業部門利用氣象資料及預測模型,進行不同季節的生產規劃,也可結合農業保險開辦氣象條件指數型保單,降低農民受到天災的損失,《農業保險法》今年正式施行,目前已開發25種品項、38張保單,明年一期作將開辦水稻收入保險,將現金救助轉為基本型保險,區域減產20%以上即理賠,幫助農民降低生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