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地方創生術】窮鄉僻壤反轉為風格夯地 日本西粟倉村的森之奇蹟

近30年來,西粟倉村的人口數連年遞減,出生率不敵死亡率,且人口不斷移出。儘管如此,村民2004年卻否決了與鄰近行政區合併,以節省行政開支的「平成大合併」提案。為了開源,村公所申請中央政府的「地域再生管理事業」,於2008年推出「百年森林構想」。

鳳梨怎麼挑才好吃?不是轉黃就可以 訣竅在於果目和水分

鳳梨果肉酸甜多汁、容易入口,是大小朋友會喜歡的解膩型水果,帶酸味的鳳梨能入菜料理、製作飲品,整顆鳳梨若吃不完料理搭配性仍高。鳳梨盛產的季節在什麼時候?如何挑選美味的鳳梨?該如何判斷適合採買選購的時機?掌握鳳梨的外觀與特色,教你幾招讓你更懂鳳梨,隨時挑選到滋味正好的鳳梨。

【中國禁臺灣鳳梨風暴】系列報導

中國海關總署2月25日以「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為由,突然通知臺灣自3月1日起暫停鳳梨進口。一紙禁令,讓臺灣銷中4.6萬公噸鳳梨面臨衝擊,尤其3月起正是鳳梨陸續產出季節。我方兵分二路,去函對岸希望雙方在WTO架構下,儘快討論解決方案;並預備10億元預算,將今年產地價格維持每公斤21元以上。面對變局,化危機為轉機,臺灣鳳梨更走向全世界。

吃鳳梨挺農民 添好運旺來入菜上桌

中國3月起暫停輸入臺灣鳳梨,為了力挺農民,和億生活集團得知消息後立即聯絡農委會農糧署,首波採購150萬元鳳梨,透過旗下米其林一星「添好運」廚藝團隊立即開發三道鳳梨入菜新品,包括港式波蘿炒飯、旺來蘿蔔糕和鳳梨冰茶,號召全臺民眾一起響應「吃鳳梨挺農民」。

芸彰牧場負責人張志名出任肉牛協會新任理事長 首要任務提升屠宰量能

今(110)年1月18日,「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簡稱肉牛協會)召開第六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選出新任理事長為芸彰牧場負責人、斗南鎮農會輔導肉牛產銷班總經理張志名。張理事長接受專訪時表示,未來3年首要任務是:讓消費者看見並重視臺灣肉牛產業的存在,也期盼政府積極協助解決各環節的發展瓶頸,讓肉牛產業能健全發展、永續經營。

【貂山之越】像支破傘的雙扇蕨:伊藤武夫在尖山湖的蕨類植物採集

1914年1月,有一位住在日本三重縣的23歲年輕人伊藤武夫,他很想來臺灣做植物調查方面的工作,卻礙於是自學出身,沒有相關的學經歷背景。正好當時家鄉伊勢神宮的神宮農業館開館,家人透過拜託蒞臨與會的男爵田中芳男的推舉,向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斡旋,終於如願來臺任職於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

國產牛肉消費量逐年增 國內肉牛專用種前景看好

臺灣民眾對牛特別有情感,從早期協助農民耕田、拉車,到現在供應乳、肉,牛都是人類的最佳拍檔。本文介紹進口安格斯牛與布蘭格斯牛的各家牧場飼養、繁殖、銷售情況。整體而言,養牛產業正進入新階段的發展,前景看好,也有瓶頸待克服。

臺灣傳統米食:紅龜粿、米糕龜、佛手 化作虔誠的心意

米糧與日常生活相伴,也展現在宗教祭祀的行為上。在移墾社會中,米不僅是臺灣本產、相對容易取得的原料,由於米糧容易受氣候影響生產,且又是重要的輸出商品,因此米食節約的觀念根深蒂固,俗諺「粒粒皆辛苦」就顯示了對於米的尊重,將此具有珍貴意涵的米,經過加工,作為祭祀品,則更顯示了禮敬神明的虔誠心意。

受疫情影響市場不穩 越南茶葉去年唯對中出口仍維持穩定

越南茶葉出口目前世界排名第五,茶產品可輸銷到74個國家與地區,茶葉產量則位居全球第七,總生產面積12.3萬公頃,年產量18萬噸,2020年度出口預估達13.5萬噸,出口額2.2億美元,國內銷售額3.32億美元,茶行業總收入5.52億美元。

臺灣首部植物採集漫畫「採集人的野帳」 3日起植物園開展

林務局林業試驗所與文化內容策進院CCC專案辦公室及蓋亞文化合作,在臺北植物園的古蹟腊葉館,推出「《採集人的野帳》漫畫展:臺灣植物發掘的黃金年代」,展示漫畫手繪彩圖原圖,並搭配漫畫中腊葉館的實境場景,展期從3月3日至4月18日止,清明節國定假日休館,可一探漫畫故事裡的真實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