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牛肉消費量逐年增 國內肉牛專用種前景看好

由林明技所開設的伊佐牛牧場,目前肉牛飼養總頭數有118頭。(圖片提供/伊佐牛牧場)

內容提供/《畜產報導》 文、圖片提供/中央畜產會企劃組 王淑瑛、中央畜產會家畜組 趙心如

臺灣民眾對牛特別有情感,從早期協助農民耕田、拉車,到現在供應乳、肉,牛都是人類的最佳拍檔。本文介紹進口安格斯牛與布蘭格斯牛的各家牧場飼養、繁殖、銷售情況。整體而言,養牛產業正進入新階段的發展,前景看好,也有瓶頸待克服。

芸彰牧場

芸彰牧場106年接受農委會補助進口30頭安格斯孕母牛,後來再自行進口1頭安格斯種公牛,以提升配種成功率,目前場內純種安格斯有10頭,安格斯與澳洲和牛雜交種(肥育公牛、架子牛、懷孕或待產母牛)約27頭,乳公牛約450頭,另有數頭黃牛與和牛。

芸彰牧場對於安格斯及安格斯與和牛雜交牛的規劃是,母牛生產3~4胎,也就是體型最大(約800公斤)、肉用價值最高時屠宰上市,以售牛收益再購買澳洲安格斯牛以更新牛群。唯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運價大漲,每頭牛空運成本至少多出4萬元,芸彰牧場因此將觀望國際運輸成本變化,再決定採購時機。

芸彰牧場安格斯牛飼養情形。

芸彰牧場現有4家自營餐廳,包括設於雲林虎尾、員林與斗南的3家牛肉專賣店,及設於臺中新光三越美食街的餐廳。除自營餐廳外,北部臺北喜來登飯店、華泰飯店、三二行館,及南部簡天才主廚所營餐廳等,也使用芸彰鮮牛肉。芸彰牧場負責人張志名表示,以前這些高檔餐廳都是排定檔期在推臺灣鮮牛肉料理或排餐,現在不僅不再限定檔期,且需求量愈來愈大,反而是牧場端來不及供貨、甚至無量可供。

張志名分析,國內飼養成本雖高,但國產安格斯牛肉與美國進口同品種的牛肉相較,無論口感、風味都不輸後者,因此受到五星級飯店主廚青睞;國產牛肉價格相對穩定也是優勢,不像進口牛肉會隨國際行情起伏。

對於肉牛專用品種如安格斯在臺灣的發展前景,張志名相當看好,他認為,除品種外,後期飼養管理更重要,量與質都顧好,可以替代不斷成長的進口牛肉,提升整體國產牛肉的市占率。他也看好肉用乳公牛的發展,美國其實正在發展肥育乳公牛肉作為排餐,據說已經有知名品牌建立;臺灣肉牛本來就是以乳公牛與淘汰乳母牛為最主要來源,只要再精進飼養管理各環節(公牛去勢、飼料配方、飼養期程等),前景可期。張志名表示,安格斯與乳牛肉風味各有特色,前者較為較濃郁,後者較清爽,愛好者各占一半。

芸彰牧場對於肉牛未來的發展規劃為兩個路線:一是安格斯的部分,將不斷更新牛群、擴大飼養量,今年並與行政院農委會合作,進口(安格斯與澳洲和牛)胚胎進行胚移置試驗,代孕母牛則為乳母牛或黃母牛;另一條路線則是與肉牛產銷班員合作,採契養方式,壯大乳公牛群,以滿足不斷成長的國產牛肉市場需求。

芸彰牧場自營的餐廳。

雲牛畜牧場

雲牛畜牧場為吉升飼料公司自營牧場,專門飼養肉牛,去(109)年7月接受農委會補助進口216頭安格斯牛,目前場內已純種繁殖到300餘頭,另有和牛100餘頭,及安格斯與和牛雜交牛若干頭。

雲牛畜牧場定位為安格斯牛繁殖場,無論安格斯或和牛,清一色為「黑毛」種肉牛;成牛已陸續屠宰上市,目前通路以南部餐廳為主。

楊鎵燡畜牧場

106年接受農委會補助進口30頭安格斯牛,目前場內純種安格斯尚有15頭,安格斯與臺灣黃牛雜交種約80頭,另有乳公牛500頭及黃牛150頭。

牧場負責人、鈜景國產肉品專賣店總經理楊鎵燡表示,安格斯與黃牛雜交無論在肉質、成長速度或臺灣環境適應性方面都有良好表現,目前因雜交一代數量夠,暫時不會再進口和擴充純種安格斯牛群。

楊鎵燡指出,現階段國產牛肉有供不應求的狀況,安格斯、安格斯與黃牛雜交種因供貨量相對較少,通路以5家鈜景肉品專賣店及直營餐廳為主,其中2家位於臺北,分別為東門店及新光三越信義店(A4館),其餘分布嘉義。

鈜景肉品專賣店中所販售的國產牛肉,為率先通過CAS認證並取得產銷履歷雙重驗證。

伊佐牛牧場

林明技本是桃園茶農,後來在好山好水的花蓮鳳林開設伊佐牛畜牧場飼養肉牛,目前飼養總頭數有118頭,其中13頭為107年自費進口的安格斯品種,餘為黃牛。因看好國產牛肉市場發展,林明技打算逐步擴充牛群,達到牧場登記證所登記飼養規模450頭。

伊佐牛畜牧場占地面積約120公頃,四周為向台糖公司承租的造林地,中間為自有地。因面積廣,加上考量自然交配的配種成功率較人工授精高,乃採分區放牧、自然交配方式,生產安格斯與黃牛雜交種作為肉牛;種公牛為安格斯,每區投放1頭。

林明技認為,安格斯、黃牛雜交種與荷蘭乳公牛相較,具有多項優點,以飼養成本為例,前者耐粗食,上市前3個月再以飼料玉米肥育即可,比長期要補充精料的乳公牛飼養成本要省得多;其次,安格斯雖自國外引進,但與本土黃牛雜交的後代,耐熱、抗病、環境適應力強,不像乳牛容易感染牛流行熱等疾病。至於肉質的部分,據消費者反應,雜交種較純種黃牛肉質更優,且取肉率高。

安格斯與黃牛雜交牛及場內淘汰的純種牛除售予牛販外,部分於新北市林口、龜山地區自行銷售,等於自行接單生產,當消費者預訂數量湊足一頭牛時,才屠宰分切銷售,所以每年屠宰量都是變動的。

「伊佐牛」(林明技將安格斯與臺灣黃牛配種之雜交牛,命名為伊佐牛)雖具上述優勢,因牧場位於造林地,環境上仍有若干問題有待克服;林明技舉例,林地有蛇、虎頭蜂、螞蟻窩及其他無法想像的病蟲害,要靠最能適應本土環境的黃牛來克服這些問題,這也是他選擇以黃牛與安格斯牛雜交的原因;場內曾有安格斯牛不知避險,被蛇咬死的紀錄,所以林明技未來2年打算優先增養黃牛,並種植百慕達草,靠著黃牛巡迴的足跡,驅避病蟲害並增生草料,之後再增加進養安格斯牛,繁殖更多雜交肉牛出售。

林明技承租造林地養牛,得克服各種病蟲害問題。(圖片提供/伊佐牛牧場)

金門縣畜產試驗所

金門縣畜產試驗所於民國100年接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經費挹注及金門縣政府公務預算的支持下,由澳洲空運進口200餘頭布蘭格斯種牛,比民間畜牧場進口肉種牛早了好幾年,是該肉牛品種第一次引進國內,純種繁殖最高峰頭數有800餘頭,目前在養量約500餘頭;並大力推廣金門養牛戶飼養及牛肉行銷臺灣本島與大陸地區,但由於口蹄疫及牛結節疹等疫情,小三通管道受疫情影響暫停,生鮮牛肉如今只能在金門地區自行去化,只有加工產品如牛肉乾能行銷國內。

金門畜試所所長陳家輝分析,進口布蘭格斯種牛、維續金門酒糟養牛計畫的方向正確,只是生鮮牛肉暫時無法行銷臺灣。酒糟飼養的布蘭格斯牛肉本可作為代表金門極具特色的畜產品,既可供應臺灣本島的牛肉市場,又可跨海行銷福建廈門等大陸市場,金門各界是「畜」勢待發。

陳家輝表示,全金門共飼養6千多頭牛,本身一年內需約500頭牛,其餘須銷售臺灣,目前因供給大於需求、市場開拓不易,金門生鮮牛肉價格每公斤僅約240元,目前朝向研發牛肉加工產品及發展地方特色為主,同時促進產業發展,例如金門已經有兩家牧場取得中央畜產會核發的產銷履歷牧場認證,並建置國內少數自動化屠牛線,而讓臺灣能享用在地新鮮的酒糟牛肉的最後一哩路就只剩下檢疫問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長期以來,國產肉牛多依附於酪農產業,來自乳公牛與淘汰母牛的比例幾乎占9成,因此一直以來都有發展肉牛專用品種、肉源多元化的聲音;農委會於106年同意開放、並補助業者進口肉種牛,109年暫停補助,其間接受補助的養牛業者有4家,畜試所恆春分所為農委會專案計畫進口布蘭格斯,主因布蘭格斯牛較耐熱,比較能適應恆春當地的炎熱氣候。畜試所恆春分所於106年進口的16頭布蘭格斯牛,目前以純種繁殖、擴大族群為首要工作,待族群數量到達一定程度後,再考慮與其他牛種雜交,測試後代性能及牛肉品質。

恆春分所主任李光復表示,恆春分所於民國60年代就曾進口安格斯牛與白面牛,二者同屬溫帶牛種,在粗放的飼養環境之下,環境適應能力不良、易感染壁蝨且耐受性差、以及後代牛隻體型矮小化等因素,遂將牛隻於民國69年轉贈給退輔會所屬的清境農場飼養。由於布蘭格斯有八分之三的布拉曼血緣,環境適應力較安格斯好;至於肉質,金門畜試所給予高度肯定,畜試所恆春分所則待屠宰調查後,再進行分析比較。

李光復認為,臺灣每人每年牛肉消費量近年呈成長之勢,且增幅明顯,去年更創歷史新高,對牛肉市場展望是樂觀的;惟國產牛肉受牛價波動、產銷制度等因素影響,市占率並未相應提升,進口牛肉仍占優勢地位,未來如能加上肉牛專用品種加入國產牛肉陣營,相信國產牛肉市占率能進一步提升。

本文摘錄轉載自中央畜產會出版2021年2月號《畜產報導》,原文標題為〈肉牛專用種在國內飼養概況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