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守護邊境、防堵疫情 檢疫犬隊出動!

檢疫犬隊的執勤項目,除了在大眾比較熟悉的機場,例如桃園機場、松山機場、臺中機場、臺南機場、高雄機場,負責嗅聞搜尋旅客有無攜帶檢疫物之外,連空運快遞貨物偵測也包含在機場執勤的內容中。

農民用藥查詢一把罩 10項快速搜尋功能助農民精準使用

臺灣氣候適合植物生長,作物病蟲害發生嚴重,農藥具速效、省工且取得方便等原因,往往是農友選擇用來防治作物病蟲害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國農藥使用制度屬於核准制,登載於農藥標示上之作物方可使用。然而自農藥延伸使用制度實施以來,單一品項的作物(如番茄、高麗菜、梨子等)被「群組化」(如茄科作物、十字花科蔬菜、薔薇科果樹等),各種作物品項被整併至較大作物群組之中,雖然實際上農藥的使用作物範圍變得更廣,但是農友必須先行學習各種作物的隸屬關係,才能瞭解農藥使用在作物上的合法性。

【尋味有機】融合在地文化 有機聚落型塑農業願景

來到桃園市大溪康莊有機聚落,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彷彿置身世外桃源,更有一群熱愛土地的農友們,擇善固執,實踐有機耕作理念,以愛護生態並兼顧生產力的聚落共識,結合農業資源、食農教育、人文歷史、生態景觀,成功擴大有機農業耕作面積,成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永續農業。

【森林療癒了誰?】 全球瘋森林療癒 德國日本最興盛 韓國澳洲發展多功能森林資源

近年來森林療癒活動普及,學術研究也有一定累積,德國、日本為森林療癒研究最興盛的地方,馬來西亞仍屬於起步階段,2017年才在報章雜誌被提出,各國發展不同,以下簡介德國、日本、韓國、澳洲、美國相關政策及研究取徑。

培育健康草莓有撇步 適時防治病蟲害減少培育損失

草莓鮮甜討喜,深受消費者喜愛。國內草莓的種植面積約500多公頃,主要產在苗栗、南投及新竹,其中苗栗占9成是最重要產地,結合觀光休閒農業後已成為極具代表性的六級產業。國內年需草莓苗約2750萬株,4~9月為草莓育苗期,育苗期最大瓶頸在於病蟲害防治,7~8月高溫多雨為炭疽病好發期。草莓病蟲害的發生,常造成農民慘重損失。

【桃園淺山蕨類】擁有高度多樣性蕨類 最特別的泡鱗亞屬有25種

二回羽狀複葉,葉柄基部鱗片深褐色,小羽片基部稍膨大凸出,先端略為平截,表面平整,孢子囊群靠中肋生長。此種廣泛分布於中國、日本及鄰近地域,國內原僅馬祖有確切紀錄,臺灣本島雖曾記載於早年文獻,但一直未見正確鑑定的證據標本。

風靡歐洲亞洲的尚青味 翡翠牡蠣散發迷人瓜果香

關於牡蠣,我們吃得多,但知道得太少。幾次到訪歐洲的經驗激起我對牡蠣在科學領域外的好奇,歐洲隨處可見的牡蠣小販,裝滿尚青的海味,不知不覺吃牡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桃園淺山蕨類】首次揭開桃園淺山地帶特色蕨類植物群相

桃園市西半部的地景由連綿的臺地及丘陵所構成,海拔高度大多於100至500m之間,地質多為礫石與紅土。因地形及地質特性,加上居民挖掘埤塘灌溉之傳統,此區域自19世紀日本的分類學者島田彌市(Yaichi Shimada)先驅性的調查以降,在學界便以豐富的水域及溼地植物相而著名,代表性的物種如臺灣萍蓬草(Nuphar shimadae)、水杉菜(Rotala hippuris)、桃園石龍尾(Limnophila taoyuanensis),以及多種茅膏菜屬(Drosera)與狸藻屬(Utricularia)的食肉植物。

全球首個路殺預警提示APP 全臺生物路殺熱點 導航說給你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為減緩國內道路建設及車禍對野生動物生存的威脅,讓石虎、穿山甲、水獺、陸蟹等野生動物免於滅絕危機,於9 年前發起路殺社公民科學計畫,廣邀民眾參與路死野生動物拍攝紀錄與回報(2 年前將回報物種擴及寵物與犬貓),並與多個道路管理單位合作,匯集全臺及各離島約18 萬筆路死動物時空資料,從中歸納整理出131 個動物路殺嚴重的好發路段。

浮筏式牡蠣養殖漁業廢棄物 專家建議減少發泡塑膠浮具使用

浮筏式牡蠣養殖為臺灣西南地區主要淺海養殖漁業。每年約有9,000棚、重約4,000公噸的竹架在禁養期間等待處理,尤其每座蚵棚使用12至16顆保麗龍浮具,每年回收量約為8千至1萬餘顆,地方政府花費在清運、焚化的經費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