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有機】融合在地文化 有機聚落型塑農業願景

未受汙染的環境生態豐富,適宜有機耕作。

文字、攝影/張雅茹

來到桃園市大溪康莊有機聚落,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彷彿置身世外桃源,更有一群熱愛土地的農友們,擇善固執,實踐有機耕作理念,以愛護生態並兼顧生產力的聚落共識,結合農業資源、食農教育、人文歷史、生態景觀,成功擴大有機農業耕作面積,成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永續農業。

串聯在地資源,有機聚落應運而生

康莊有機聚落前身是桃園市大溪區的義和社區,位於大漢溪東岸康莊路旁,是前往石門水庫的必經之處。由於此地水源豐沛、工業汙染少,2010年被桃園市政府評比為有機農業最佳種植區域。

未受破壞的自然田園風光,加上介於桃園市與新北市周邊,交通便利,在農糧署協助下,於2017年正式成立「康莊有機聚落」,劃定義和里、康安里、福安里,擴大有機種植面積,結合超過15家有機農場、三座埤塘、木藝工坊、麵包坊,以及宮廟、古厝,涵蓋農業、生態與文化,塑造生活、生產與生態「三生一體」的休閒農業發展願景。

實踐有機,農田再現盎然生機

「期待藉著成立有機聚落,可以活化農村休耕的土地。」談到發展契機,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總幹事陳評煌笑著說,本來只是想培養退休後的休閒興趣,卻從此和有機農業結下不解之緣。2011年與當時的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兩人一頭栽入有機農業。

陳評煌表示,過去家裡種田使用除草劑、化肥、農藥,雖然產量增加,但一段時間後土壤鹽化、結塊,泥鰍、螃蟹都不見了,農田失去活力。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之後,他開始轉為栽培有機蔬菜,更進一步召集志同道合的農友,當了一段時間的除草義工,說服周圍的慣行農田不灑除草劑,直到完全不使用化學農藥及肥料,再申請有機驗證,一步步實踐有機農業。經過眾人齊心努力及農糧署支持,泥鰍、螃蟹回來了,還有獨角仙、蜻蜓及鳳頭蒼鷹,連臺灣特有種的珍貴稀有保育類臺北樹蛙都能看見,傍晚時分,田間閃爍著螢光點點,好不美麗。如今農地充滿活力,乾枯的土地已重新煥發生機,豐富的田間生態再三提醒有機農業的重要性。

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總幹事陳評煌。

提高生產品質,打造優質有機夢田

十多年前成立大溪區蔬菜產銷班第10班,從不噴除草劑開始,每週定期開會,進行資源整合,依照班員專長分配不同作物,彼此錯開品項、產季。舉例來說,班員生產的有機農產品有稻米、番茄、雞蛋、洛神花、羽衣甘藍、高麗菜、蘿蔔、小黃瓜、草莓……種類多元,更於2017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評選活動中獲獎,生產的有機蔬菜質量受到肯定,市場上競爭力十足,「我們是全國唯一得獎的蔬菜班!」陳評煌表示,產銷班更設置小型育苗場,統一育苗、供苗,不僅避開了蟲卵孵化的時間,提高蔬菜生產品質,也能統一採購以降低成本,節省不少開支。

有了第10班成功經驗後,進一步成立大溪區蔬菜產銷班第12班,現在總共有24位班員,三十多公頃的農地中,有15公頃的土地已通過有機驗證。因產品優質、產量充足,有機聚落中的有機農場、桃園市農會皆與當地中小學合作,讓學童的營養午餐也能吃到有機蔬菜。除此之外,Costco、喜互惠生鮮超市等大型連鎖商場、餐廳都有供貨,通路相當多元。

康莊有機聚落種植的有機羽衣甘藍相當受歡迎,目前已上架連鎖大賣場及生鮮超市等通路販售。

融合在地文化,展現農村豐沛能量

走在康莊有機聚落的路上,陳評煌沿路介紹周邊景點,附近有許多百年佛寺、老廟,像是齋明寺、普濟堂、仁安宮,聚落內更有臺灣罕見的雙土地公廟。巷弄內的簡氏古厝已修繕完畢,完整保留傳統閩南式三合院的格局與建築風貌,讓後人窺見當年風華。陳評煌更提到,大溪於清朝時期以發展木頭河運維生,繁極一時,許多來自唐山的專業木匠師傅定居於此,他們精緻的雕刻工法,奠定了大溪木業的扎實基礎,成為臺灣木藝產業的翹楚。這些歷史資產造就了大溪豐富的文化底蘊。

近年來,有機聚落內的居民和農友結合在地文化,邀請長輩導覽、講古,並請年輕人規劃休閒農事體驗及食農教育,開發多項體驗活動,例如手作蘿蔔糕、洛神花果醬、捉泥鰍、炕窯,及客製化木造工藝,除了吸引遊客前來,也促進交流,為社區注入了新活力。陳評煌特別感謝農糧署提供許多協助,挹注經費辦理康莊有機聚落小旅行、康莊有機聚落尋寶趣等農事體驗活動,「還讓我們參與農業精品展銷會,大大增加康莊有機聚落的能見度。」

休閒農事體驗與食農教育,為康莊有機聚落注入新活力。

結合二、三級產業,農業精緻化

「維護自然生態,也要維持農友生計。」陳評煌強調,要讓產業持續前進,就不能停留在農業生產階段,從成立蔬菜產銷班,到共同運銷有機農產、結合文創行銷及食農教育理念,還要積極開發新的作物,除了分配種植的作物及產量之外,如果有多餘的閒置空地,他也鼓勵農友嘗試種植杭菊、香莢蘭高經濟價值的作物,開拓新市場,賺取額外利潤。

陳評煌進一步表示,預計和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GMP)合作,運用聚落生產的當季有機農產進行二、三級加工,製成發酵液,洛神花也可熬煮果醬、釀成蜜餞;蘿蔔製成蘿蔔糕;薑做成薑糖、薑汁,往精緻農業發展。再搭配農事體驗活動,邀請遊客參加手作DIY,形成足夠的商業模式,大幅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康莊有機聚落將持續往六級化產業的目標邁進。

陳評煌說:「十年前,沒人告訴我們有機的路該怎麼走,堅持多久才能開花結果。」居民原本也不看好,現在都願提供土地闢公園、花臺、停車格等基礎建設供大眾使用,他也期待未來年輕人能發揮更多創意,融合大溪的在地文化與有機農業,展現地方特色,深入認識康莊有機聚落,以實質的消費行為支持有機農業,活絡農村。未來,仍持續實踐有機農業的理念,將種子撒在這片大溪的夢土上,建立屬於大溪的有機世外桃源。

 

【延伸閱讀】

【尋味有機】友善大地 農會領航霧峰香米新出路

【廣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