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本事】泰雅竹鐮幫 揮出臺灣竹劍天下

桃園復興山區蓊鬱的桂竹林。(圖片提供/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

內容提供/農委會林務局     文/李佳芳

復興山區蓊鬱的桂竹林中,泰雅青年們奮力揮刀砍竹,下游竹劍工廠、眼鏡品牌接棒投入,一刀一劍揮出竹產業的希望。從產地到市場,一心尋回輝煌的竹業史。

從大漢溪上溯到泰雅族族居之地,卡普部落裡一棟閒置鐵皮屋復刻了傳統竹屋外觀,老師傅忙著剖竹、削竹、晾曬煮燙殺青的原竹;一支支立靠在外牆的桂竹, 皮殼從脆梅青轉為薑黃色,未經打磨與上漆的低度加工,卻在光線下反映出溫潤光潔的亮澤,那是竹材不同於木頭的特有美感。

談起竹業, 總先聯想到南投竹山,卻鮮少有人知道竹山所產為孟宗竹,但臺灣舉目所見用於建築、農業、工藝等廣泛領域的桂竹,大多來自桃園復興山區,這裡才是臺灣最大的竹材產區。 桃園市復興區,分布有六千多公頃的竹林,以及超過三分之二的泰雅族人口,扛起臺灣從1950年橫跨到1960年的伐竹大業。當塑料流行的太空年代,塑膠射出廠取代了竹工廠,竹籃、竹椅、竹杯、竹筷都有了不腐不壞的替代物,竹材與竹藝消失在臺灣人的生活,產業鏈也隨之碎斷。

採桂竹 撐起部落風光的竹業生意

竹材曾為臺灣重要的民生資源,從前人養雞捕魚的雞籠、魚簍、曬芥菜用的篩仔、上市場用的提籃、拜拜拿的香腳,以及吃飯夾菜的筷子,或遮風擋雨的竹編夾泥牆都少不了竹材;最終的竹廢料還可以打成竹漿,製成燒給神祇的金紙。

竹業全盛時期,竹山三百多家加工業者把竹子從頭利用到尾,交錯出複雜分工的產業鏈。彼時,伐竹是桃園泰雅族人賴以維生的副業,家家戶戶都種有一片竹林。許多耆老都還清楚記得在沒有卡車運貨的年代,從前人是怎麼揹拉四、五百斤的原竹捆, 從卡普部落山坡切到大漢溪畔,順著溪流把竹子運到行口交易。「我老家就是賣了一甲地的竹子蓋的。」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總幹事李依婷回憶。她生在竹業沒落年代,身旁早已無人從事伐竹業,而支持部落的地方經濟消失,使得大量人口外移,與竹共存的文化不再傳承,成了部落永續的最大危機。

李依婷成立「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以社區營造、二度就業、地方創生等面向推動地方竹業重建,完全是受到丈夫阿山哥(林志仁)的影響。阿山哥為部落返鄉青年,他與警職退休的父親林榮振、哥哥林志宏共組「友順竹業」,最大的動機就是為了重振部落,他說:「長久以來,復興區的伐竹業都是由漢人包商進來向地主收購,而原住民有伐竹技術與知識,卻大多是雇工,無法形成穩定的主業。若能改善這個問題,便可為部落創造工作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流。」

在工藝師的指導下,部落族人巧手把生硬的竹,編織成美麗的竹藝品。(攝影/王士豪)

重振泰雅竹鐮幫威名

阿山哥自小看著耆老伐竹,深知竹材的經濟價值。他說:「相較於森林養成必須等待數十年,竹子的生長速度快、經濟循環週期短,大約五年即可伐採。」而復興區擁有品質良好的桂竹,是臺灣經濟價值最高、用途最廣泛的竹種。對於早期部落人而言,擁有一座竹林就等於擁有一座寶山。

「可是伐竹得看天吃飯,一遇雨季就無法採收,收入時常不穩定,而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上山又沒有田可種,光靠伐竹根本無法生活。」眼見部落擁有高品質的桂竹,卻無法形成穩定產業,阿山哥感嘆伐竹業無法吸引年輕人投入,也是部落人才流失與文化斷層的原因。因此,他希望可以透過公司或合作社等組織制度的建立,發展出適地生存的永續經濟。

初期,兩兄弟砸下六、七百萬貸款買了二十六噸大卡車, 挾著雄心壯志投入伐竹業, 一個月拼出兩百公噸竹材產量。但在令人欣快的成績背後,伴隨來的卻是滯銷問題,而伐下的青綠原竹具有高糖分,堆放不久即開始蟲蛀敗壞,最終只能廉價賣給蚵農做蚵架、賣給蕉農當樹木支架。

又因產業鏈碎斷,身為市場新面孔的友順竹業,很難把竹材賣給竹山的加工業者。為了要遞出一張漂亮的名片來介紹自己,阿山哥參與林務局「國產竹材產銷供應鏈建構與技術推廣計畫」,學習竹材分級管理,提供更好的竹材原料, 用品質爭取廠商的認同。此外,為了克服淡旺季的落差,阿山哥也積極導入裁切、殺青、加工技術,承接小量客製化竹材加工,讓雨季也能有產值。果然, 阿山哥的構想吸引了約十個年輕人加入,加之伐竹多年的前輩也陸續投入,漸漸壯大勢力,打響了「泰雅竹鐮幫」威名。

剖竹、曬竹。(攝影/王士豪)
仿傳統的竹屋內是剖竹、曬竹的小型加工廠。(攝影/王士豪)

山羌願意走入才是好竹林

不過,產銷之外,當前伐竹業有更大的挑戰──「看得到竹子卻砍不到竹子」。考量國土保安及生態維護而實施的《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給予林業用地受限的地主適當補貼,以維護保留地生態;卻忽略木、竹生長特性不同,比照森林管理反將影響竹林產業與環境。因為許多地主為了省事或領取補助,寧願任由竹林生長老化,也不願把竹林賣給伐竹業者,條例背後的一番美意在現實面前變了調。

阿山哥說,竹子的生長週期短,大約7年即走向老化;而竹林如果沒有適度伐採更新,大量倒竹與枯立竹將會擠壓新竹的生長空間,竹林無法萌生新筍與擴張,地下莖會衰老死亡,竹林固土能力下降,反而不利水土保持。再者,伐竹業受到原住民禁伐補償政策衝擊, 工作量頓減, 收入又成頭痛問題,當好不容易回流的幾位年輕人又離去,阿山哥四處尋求解決方法。林務局見狀便在大溪事業區第六林班進行計畫,委由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林試所」)與友順竹業展開為期三年的合作。

友順竹業配合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及林試所,針對老竹移除以及竹林管理進行研究,找出適合永續經營的疏伐模式,並積極說服地主或筍農組成合作社,矯正以往過度採筍的習慣,使竹林可以兼備竹材與產筍的永續功能。

為更新竹林林相, 兩兄弟從外圍一步步推進, 砍除枯竹與藤蔓,廢材碎化鋪在地表保水覆土,給予竹林重生的養分。來到大溪事業區第六林班看見竹林管理前後的差異,阿山哥指著產業道路上的動物行跡說:「缺乏管理的竹林連山羌都不想走進去。」任何植物都有生命週期,伐竹不是破壞森林,而是一種生態保育,「多用竹子不會不環保,反而要請大家為了生態,多多愛用竹材!」

部落族人編織的竹籃。(攝影/王士豪)

從伐竹業走向部落竹經濟

面臨青年不願意回流的困難課題,阿山哥努力優化伐竹流程,盡可能利用現代化設備,減低勞力負擔,穩定就業環境。另一方面,他也思考青年要在故鄉成家立業,還必須提供女性就業,為此他的妻子李依婷成立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以竹產業為中心發展多元就業。透過邀請專案經理人與工藝師進入部落指導,推出「Qenay na bamboo」竹耳飾品牌,而部落年輕女性也學習技術成為工藝師,使得部落具有開發、製造商品的能力,協會也串連在地資源推動「竹業小旅行」,希望伐竹可以跳脫一級產業向外發展。


《山林本事:打開通往森之國度的大門》
作者:微笑台灣編輯團隊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天下雜誌合作出版
出版日期:2021/03/01


【延伸閱讀】

【山林本事】兼顧狩獵與生態 重返森林的排灣族獵人

● 本文摘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山林本事:打開通往森之國度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