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53 頁
蛋殼上是充滿自豪感的徽章 英國禽蛋市場與消費者觀察
英國認為自己的蛋雞產業是世界上最現代化的產業之一,有此項巨大的成就使英國人感到自豪。從上述報導英國雞蛋銷售通路、蛋盒包裝及代表雞蛋身分證之蛋殼字串……等措施,可為借鏡。但國情不同,英國有些做法並不能完全一體適用於臺灣產業。
臺中山城飄香 國產咖啡無限潛力
臺灣人愛喝咖啡,更重要的是,擁有足以媲美國際的優良國產咖啡。提起臺灣咖啡,一般印象不外乎來自古坑或阿里山,其實中部的東勢、石岡、新社等咖啡新興產區,皆展現優異成績,讓更多人看見中部咖啡農的努力及山城農業發展的多元與希望。
臺灣如何走進大芒果時代
芒果是原產於印度、中南半島的漆樹科熱帶果樹,臺灣最早約17世紀荷蘭人殖民期間引進,在臺南六甲及附近鄉鎮種植,包括柴檨仔、香檨仔、肉檨仔、牛犀仔等多個品種,經400年來的繁殖馴化,逐漸適應本地風土,至今以「柴檨」栽培最多,即今日人稱之「土檨仔」,為臺灣步入「大芒果時代」的根基。
當鵪鶉農家開起咖啡廳──日本鵪鶉業者的六級產業化轉型
日本的鵪鶉產業在諸多問題衝擊下,飼養戶從1970年代極盛期1,000多戶下滑到2021年僅剩27戶,飼養數亦僅剩300萬隻左右。面對嚴峻挑戰,有幾家日本業者積極進行「六級產業化」轉型,亦即整合農業、 工業、 服務業,創造高附加價值,力求突破困境。
將要正名的百萬家禽大軍──臺灣鵪鶉產業發展現況與未來
國內鵪鶉品種源自於日本,早期透過民間當作觀賞鳥引進臺灣,約40、50年前開始發現鵪鶉蛋的經濟價值,開始被農家飼養,早期因飼養人數不多、產值不大、產區分散又副業經營,以致未受到產、官、學界的重視;然而,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產業邁向多元化及產品外銷後,鵪鶉產值逐步上昇。
李登輝在《豐年》的農業遠見(二):農業生產專業化與農業金融
前總統李登輝在政治領域成就之外,也是一位聞名於世的農經學者。他於1972年擔任農復會農業經濟組組長時,就認為在社會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趨勢下,農家勢必朝向擴大規模與專業化生產,而在《豐年》半月刊發表〈農業生產專業化與農業金融〉,指出農業金融體系也必須加以改進配合。
海鮮加工即食學問多 市售蒲燒鰻讓你在家快速上菜
現代人生活忙碌,因此街邊巷口的便利商店成為上班族常用餐的地點,其中調理水產品與白飯十分搭配,鮪魚飯糰、海鮮燴飯或海鮮炒飯等即食產品經過微波即可食用。在調理海鮮中,蒲燒鰻可說是非常成功的案例,甜中帶鹹的蒲燒醬汁與軟嫩的烤鰻魚製成真空包,不僅美味也方便保存。
李登輝在《豐年》的農業遠見(一):毛豬外銷 大有前途!
前總統李登輝在農復會時期從事大量研究,到1972年已有不少成果,包括由他擔任主編的《臺灣農業結構變動之研究》系列開始出版,當年初他也在《豐年》發表了兩篇投書,都展現出在農經領域的扎實學識與遠見。巧合的是,這一年也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之一,從純粹的學者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走上從政之路。
【在地農人02】隨著時代前進的上等畜產──進擊的顏文雄擴展養雞事業
上等白肉雞電宰廠成立於1988年,在此之前,總裁顏文雄先生在臺南養雞已經超過20年,作為農家子弟,自小從種田、養豬、養魚為生,到如今擁有大規模的養雞場,可以完整的鏈結養雞產業,他的務農人生,可說是農業人事業有成的典範,更像是一位典型的臺灣企業家。
【在地農人01 】無抗養殖生食等級鮮蝦──海水循環利用 徐嘉隆建水產王國
學甲區是臺南養殖漁業重鎮,利用魚塭養白蝦、養虱目魚不稀奇,一夫水產創辦人徐嘉隆卻是用搭建溫室養蝦, 利用海水循環系統養殖,大幅節省水資源,且無須投放抗生素,卻能養出生食等級白蝦及草蝦,供應飯店餐飲、日本料理店使用,甚至外銷北美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