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話有機】張幼功觀點:應回歸友善農業推動的目的,思考配套措施

在1920年早期,IFOAM(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者聯盟)稱之為有機農業1.0的時代,魯道夫.史坦納(Rudolf Steiner)以人智學的觀點提出了生物動力農法(Biodynamic Farming,簡稱BD),是最早的有機農業運動者之一。

【飽讀好書】猶加敦的艱辛歲月與哈瓦納辣椒

展開田野調查前,我們要先到市場裡逛逛。我們前往梅里達市政府辦的果菜市場,打算瞧瞧當地人處理哈瓦納辣椒的傳統方式,以及他們是如何經營、交易,最後販賣給家庭料理者與餐廳廚師。

新北農損查報不停歇,請農友儘速向在地公所通報

6月2日降下罕見大雨,新北市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查報機制,掌握各地農損情形,6月3日一早,各區公所趁大水消退,勘查區內農損情形。農業局彙整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區公所查報農損情形

【文化鱻事】俗諺話水雞

台灣諺語有許多勸勵世人的智慧之語,比方說「膨風水雞刣無肉」就是在警惕我們不要自我膨脹,因為「膨風」的那部分是虛的、沒實質的「肉」,所以做人要腳踏實地。

大雨農損2150萬,中南部嚴防雨後豔陽二次傷害

今年最強鋒面昨入夜南移,雲林、嘉義等地彷如颱風過境,許多地區淹水超過一人高,即將收成的稻田慘遭滅頂,連農路都看不到了,再十天就要採收的美濃瓜一夕全毀

禁掉拖網就好嗎?解析沿近海漁業問題

日常食用的櫻花蝦、胭脂蝦、劍蝦、角蝦、明蝦、甜蝦、扇蝦和牛蹄蟹,到養殖飼料用的魚粉及釣客用的南極蝦,這些都來自於拖網漁業所生產。關心海洋議題的人應該對「拖網」這兩個字並不陌生

想吃苦也要吃健康!花蓮山苦瓜現在嚐鮮正是時候

經過20餘年的苦瓜育種過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2005-2016年間育成「苦瓜花蓮1號-6號」等6個優良品種,其中「苦瓜花蓮1-5號」中小型山苦瓜品種,經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技術國家型計畫之苦瓜研究團隊試驗研究證實具特定成分,能調節生理機能

梅雨強襲中南部在即,水試9招讓養殖漁民不必剉咧等

今年最強梅雨鋒面報到,北海岸地區汪洋一片,入夜後降雨將一路擴展到中部以南,目前正值中南部白蝦收成初期,前幾天端午節大雨後又出大太陽,池底滋生細菌,中南部已傳出白蝦生病、死亡

豪雨不斷,避免菜價高,根莖類蔬菜是採購首選

為因應全球氣候異常變化,穩定蔬菜供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災損設施重建輔導措施,並提高設施補助比例,由原先1/3提升至1/2,引導農戶興建結構強固型溫網室設施,以強化農業抗風防災能力

慎防豪雨來襲,農友應提早做好防範措施

中央氣象局預測,今年度第一波梅雨鋒面,將伴隨強烈西南氣流前來,自2日至5日將造成全台各地陣雨或雷雨,並且可能轉成豪雨造成農作物災害。農委會農糧署呼籲農友應確實做好農作物災害防範措施,才能讓受害損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