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3 文章

主要國家實施農業收入保險之經驗與啟發(下):中韓經驗及各國綜合討論

韓國僅針對稻米提出所得穩定相關方案,其他農產品則沒有其他所得穩定對策,以有效管理農產品價格下跌對於農家所得損失可能風險。中國大陸目前有中央和地方共同補貼的政策性農業保險,以及地方補貼的政策性保險。中國大陸農業保險保費收入、賠付支出和補貼資金,均呈逐年增長趨勢。

主要國家實施農業收入保險之經驗與啟發(上):美日經驗與兩國農場收入保險比較

收入保險為農業保險的新趨勢,且符合農業政策目標,然因我國推動時間較短,因此主要國家實施經驗值得深入探討與借鑑。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在於認識主要國家實施農業收入保險的經驗及成效,從而啟發我國辦理收入保障型農業保險之檢討與精進。

高粱產業現況及保險推動概況

農委會、金門縣政府於110年媒合臺灣之農會與金酒公司自111年起在臺灣契作高粱,擴大生產面積。同年並開辦雜糧類作物農業保險第一張高粱收入保險保單,分散高粱種植之風險,讓農民收入有保障,種植更安心。鑒於金門縣長期以來高粱種植面積、產量每年約在1,700公頃、2,000公噸,相對穩定,本篇報告以介紹目前於臺灣擴大高粱產業現況及保險推動情形為主。

香蕉收入保險試辦及 保險費補助辦法簡介

近年氣候變遷加劇,農業生產風險日益增加,香蕉係臺灣主要果品之一,蕉農面對風險除天災事故外,適逢盛產年價格易受市場供需影響波動大,就以民國111年為例,年初青蕉價格每公斤約新臺幣50元左右,但下半年價格大幅下降,影響蕉農收益,為擴大對農民農業收入的保障範圍,農委會於109年推出香蕉收入保險,保障蕉農收入。

品種植金05》成為植物品種權人不可不知:品種權申請流程、種苗和品種保護息息相關

【品種植金】專題報導由新品種「寶島甘露梨」談起,介紹植物品種權爭議、品種權概念的由來,以及植物新品種的作用及影響。但和品種及品種權有關的事情仍相當多,甚至有些專有名詞可能會讓人混淆,例如與植物品種關係密切的種原、種苗;本文將讓讀者進一步了解品種權申請,再對與品種流通與保護息息相關的「種苗」做一番介紹。

金門「親子嘉年華」暑假展開 高粱掃帚手作、風獅爺彩繪還可抽國際機票

金門縣政府即日起至8月31日止舉辦為期二個月「親子嘉年華」活動,主打主題式親子體驗,有高粱掃帚手作體驗、風獅爺彩繪、帆布袋絹印、漢服古裝體驗、風獅爺紅龜粿DIY、官窯捏陶彩繪DIY、潮間帶生態體驗以及刺激有趣的實境營區水彈槍射擊體驗等,團體還可預約安排導覽解說。

康氏馬加鰆性情兇悍,活力旺盛。(照片提供/水產試驗所)

海上受精技術成功 水試所獨步全球 完成土魠魚人工繁殖首例

作為傳統小吃美食的土魠魚(康氏馬加鰆),滋味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究團隊今(30)日宣布,繼去年完成黑䱛人工繁殖首例的技術,今年更順利以海上受精技術成功完成康氏馬加鰆人工受精,進而孵化魚苗,為臺灣的水產養殖漁業突破全新進程。

(照片提供/林嫩鳳)

【漁電共生期中考】光電蓋了,誰會養魚?光電屋頂型室內養殖調查報告

光電板下的漁業養殖不論國、內外,成果尚未有長期科學證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提出十大物種在「日照40%遮蔽率下不會影響養殖產量」的初期驗證,採模擬遮蔽試驗,太陽能光電板下的養殖尚在試行中。另外,搭建光電板的室內養殖示範場域,準備後年在臺東、彰化及澎湖落成啟用。在光電板下的試驗報告還沒有正式出爐前,不少漁民已經按政策推動轉型,發現傳統養殖技術已不適用,但也沒有實際光電養殖成績與相關技術配套,讓漁民直言:我不知道怎麼養魚了!

梨農劉申權育成寶島甘露梨對梨農收益帶來正面影響,隨之而來的侵權爭議,也成為農業相關業者關注的焦點。圖為梨山地區梨穗。(攝影/吳尚鴻)

品種植金01》新興品種催生產業第二春 「寶島甘露梨」品種權為何槓上農會?

候變遷下,近年梨農均感嘆水梨愈來愈難種,新興品種寶島甘露梨異軍突起,為產業帶來第二春,成為市場中大受歡迎的寵兒,為許多梨農抬升收益。但優質品種造就的榮景背後卻有侵權陰影,甘露梨育種者劉申權表示,「每5人中就有4人是用偷的」,甚至農會跳過育種者,逕自與梨農簽約生產梨穗,形成國內許多品種權人都關注的爭議案例。

品種植金02》農業的智慧果實與種子 百年育種到植物品種權

我國於1988年底公告《種苗法》,並開始實施品種權登記制度,是繼日本1947年公布《農產種苗法》後第二個訂立品種權專法的東亞國家。優良品種攸關農產品競爭力,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指出,「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產業發展,用這種權利的保護讓我們的育種者得到激勵,有一個利益,然後他把品種授權給農民使用。」